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58章:贰臣之罪
    据那逆子说,此等招术可极大地增加群臣的凝聚力,尤其是增强其忠君报国之心。

    但在崇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怎么一个个文臣都想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又舍不得多掏银子呢?

    南廷官吏的的月俸虽不如北廷高,可侍郎一级的官员月入亦有百两之多,首辅更是达到二百两之巨。

    更何况很多人家里都享受免税的优待,加上周遭人的投献,年入千两银子似乎不成问题,真正两袖清风的官员才是极少数。

    为了查看履历,首辅花了三百两,次辅花了二百两,兵部尚书袁继咸在其之后总算是有了起色,斥资五百两。

    身为兵部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的史可法在北都当差,得益于较高的月俸,是也攒了不少钱,斥资七百两之多,仅次于黄得功的花销。

    但也有反例,譬如兵部右侍郎李日宣与刑部尚书傅冠明显对自身信心不足,早已占到了对面去,根本没敢花钱看。

    刑部左侍郎侯恂与刑部右侍郎张采,一个东林,一个复社,都被皇帝罢官了,悲观地说,这就等于刑部的三位要员全军覆没。

    工部倒是还好,不论是尚书张慎言,还是两位侍郎姜曰广与朱永佑,都算是坚贞不屈的忠良,户部亦是如此。

    然而礼部有争权夺利的张溥,都察院右都御史钱士升先起兵反清,事败之后便削发为头陀了。

    比起前张溥,以及东林魁首,现翰林院掌院钱谦益,同样姓钱,钱士升的所作所为还算是好的。

    吏部右侍郎张玮死于唐王时期,根本没赶上清军攻入江南。吏部左侍郎张肯堂是清军攻破舟山,兵败而亡。

    这么一对比,钱谦益反倒成了典型的贰臣了,其他人至少没他这么下做。

    即便看过钱谦益履历之人都对其所作所为嗤之以鼻,但没人说出来,做到心里有数就行了,算是给其学生瞿式耜半分薄面。

    一圈看下来,平均每人至少拿出三百两来买看履历的门票,文臣加上武将的部分,总额达到了八千余两。

    对于这个数额,崇祯基本算是满意了,至少能恩养千余名孤儿许久了。

    “诸位爱卿,朕不知待看过之后,诸位感觉如何呀?”

    崇祯觉得如此一番浏览之后,下面的文臣武将都对身边的同僚有了重新的认识。

    “陛下,倘若此册确系为太子殿下从仙界得来消息所制,则降清贰臣当须严惩不贷!”

    礼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倪元璐在崇祯十七年发生的甲申之变中,可是追随崇祯皇帝而死,自然对贰臣恨之入骨。

    倪元璐可是花了大价钱,看了另外四个人的履历,其中便有钱谦益的,此等贼人先是包庇奸商,后来又做了贰臣,不论如何都不能放过了。

    纵使钱谦益是首辅瞿式耜之师,亦不能轻饶,否则使贰臣逍遥法外,断无如此天理,更无公道可言!

    “臣附议大宗伯所言!”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泰来也是嫉恶如仇之人,对于贰臣这种败类,陈泰来认为处以极刑更为合适。

    陈泰来只看过首辅、次辅、钱谦益的,但就是这三个人里,便出了一个叛徒,公然背弃大明,投降东虏,委实可恨。

    “……”

    此言一出,钱谦益不在殿内,自然不会害怕,可是将没有看过自己履历的傅冠与李日宣吓得不轻。

    万一自己是贰臣,如此一来,岂不是自寻死路了?

    早知道适才便应该花些银子,也好让自己死个明白。

    现在呢?

    自己若是忠良还好,可以进退自如。

    反之,真成了名册里的贰臣……

    出列附议的话,便是自己赞同自己被处决了!

    室温不高,可殿内的某些人却已然是大汗淋漓了。

    被冤枉而死,至少会有沉冤得雪的一天。

    被当成贰臣处死,那就是跟秦桧一样的结果了。

    都愿意做宰相,可谁愿意做即将被处决的秦桧啊?

    没捞着多少好处,却背负了一身的骂名,重要的是自己也没坑害像岳飞一般的良将啊?

    这样被处决,可是比秦桧冤多了,上百倍不止!

    傅冠与李日宣真是进退不得,骑虎难下,想反对又张不开嘴。

    事情怎能变至如此地步?

    速度快到俩人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低头互相对视了片刻,也没想出对策。

    原本郑三俊、万元吉、程国祥等人也跟这两位站在一起,后来转而都占到对面去了。

    既然心中坦荡,没无愧对陛下之举,又何惧翻看自己的履历呢?

    傅冠与李日宣心里万分焦虑,想了半晌也没好意思张嘴阻止。

    首辅瞿式耜其实比他俩更为心急,倪元璐与陈泰来所指的贰臣,多半会是自己的老师钱谦益。

    瞿式耜认为皇帝肯定早就对群臣的履历了如指掌了,此时方才拿出便是对东林与复社的反击。

    虽说瞿式耜只看过老师钱谦益的履历,并未看过其他出自东林或复社等同僚的履历,但直觉告诉他兴许还会有贰臣。

    侯恂、张玮、钱士升,在这三位之中,到底谁是贰臣,瞿式耜着实有些猜不透,在脑海里反复进行对比,也没能弄清楚。

    而最为棘手的老师,瞿式耜害怕自己出言反对惩处贰臣,反而会引起皇帝的愤怒,将老师置于死地。

    毫无疑问,皇帝肯定是故意如此,可是否会刻意引自己上钩,那就另当别论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就在瞿式耜思索对策之时,先后有史可法、张慎言、袁继咸、姜曰广、朱永佑、孟兆祥等人出列支持倪元璐。

    这些人都看过自己的履历,也在同僚无意间的引导下,看了钱谦益的履历。自己不是贰臣,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支持严惩贰臣钱谦益。

    尽管所有人都没花钱看过所有人的履历,但只要看过自己的,再看过钱谦益的,或许连钱谦益的都无需看。

    只须确定自己不是贰臣,然后看同僚们的风向,便可以轻易判断出大殿之内究竟谁是贰臣了。

    那些武将在看过之后,一个个扬着脖子,鼻孔都要跟穹顶对视了,说明武将之中罕有叛将。

    悬念就在于文臣里面到底谁是贰臣了……

    武将没降清,文臣却丢了骨气,对比起来,这得有多尴尬???

    支持倪元璐的一群人里有北官集团的,也有南官集团的,分属两大阵营,原本立场并不完全一致。

    但在惩处贰臣一事上,却无须事先商量,只有确定自己不是贰臣,便可支持倪元璐的提议了。

    原来你不是!

    原来你也不是!

    两伙人互相看了看,旋即便从对方眼里得到了答案。

    只要不是贰臣,那此时便是自己人了,可以同仇敌忾了。

    作为老牌的反东林人才,高弘图没有跟着附议,一直在蓄势待发。

    首辅瞿式耜不表态,或者皇帝不开金口询问,他便决定一直如此。

    现在高弘图有点明白自己得以入阁的原因了,这极有可能是太子的提议。

    以前高弘图猜不透其中的所以然,这会儿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目的就变得很清楚了。

    从履历上来看,瞿式耜毫无疑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属于能臣,亦是忠臣。

    但由于其出自东林,故而崇祯皇帝不会放心使用此人。

    可表面上,为了安抚东林这个江南本地的最大团伙,还要任命瞿式耜为首辅。

    于是,由于自己一贯反东林的背景,也就顺势入阁成了次辅。

    高弘图觉得经过如此一番整合,在逻辑上便说地通了。

    瞿式耜算是忠良,然而东林……

    参照之前那伙人对皇帝的进言,高弘图觉得跟二十多年前没啥区别。

    可以说皇帝的逆鳞与东林的逆鳞在同一个部位,可方向却截然相反!

    商税就是双方的命门,就看谁能把对方的命门先行掐死!

    朝廷能收上来商税,便意味着东林背后的金主休矣!

    否则,朝廷凭借眼下这些银两只恐无力支援北廷了。

    高弘图正在暗中观察,皇帝是否有意向东林开战。

    若是东林不敢应战,主动舍弃掉钱谦益,那或许还能苟活一阵子。

    反之,东林选择以大量商贾与数千士子为屏障,力争死保钱谦益,那就……

    皇帝没下决心之前,自己未得圣意,就不能率先发难,廷议没人支持,根本无法行事。

    高弘图跟钱谦益倒是没有甚子私仇,但与东林,有超过二十年的过节!

    魏忠贤已故,可东林犹在!

    高弘图是在七年前,因与内侍张彝宪不睦,而被崇祯皇帝下令削籍归乡的。

    如今陡然复起,觉得里面肯定大有文章,据皇帝说是太子的提议。

    可太子从未召见过自己,亦未遣人知会自己该当如何行事。

    既然太子抑或是让自己对付东林,总得给点提示吧?

    高弘图心里的疑问便在于此,自己贸然攻击东林,是否暗合太子心意呢?

    太子大力征收商税,打击奸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对于在江南实力极大的东林,似乎并不青睐,北廷为官的东林几乎屈指可数。

    由此推断,太子或许是想用自己来牵制东林,但是否发动攻击,尚不可知。

    高弘图此时还有些后悔,若是之前像那黄闯子一样,多花点钱,了解更多同僚的履历就好了。

    自己家底殷实,根本不差这点钱,适才谨小慎微,现在想来,算是走错一步很重要的棋了。

    当下这等情况,再想翻看是不大可能了,只能事后私下再去觐见皇帝,希望有机会总揽一遍。

    “不知首辅意下如何?”

    崇祯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那就是利用亲系之口来收拾钱谦益,光闭门自省还不够。

    钱谦益乃是东林魁首,那些不谙世事的士子未得其令,安敢在皇城前恣意妄为!

    若是士子不闹,崇祯到还觉得事情有转圜的余地,让钱谦益闭门自省即可。

    然而钱谦益允许由商贾支持的士子前来请愿,提出一堆无理要求,甚至威胁国本,那就决计不能轻饶了。

    “……臣以为……先安抚士子,再行查清事情原委!”

    跟皇帝较量,就决计不能来硬的了。

    让皇帝拿出钱谦益做贰臣的证据,皇帝肯定拿不出来。

    然而崇祯下令抄没钱府,一旦搜到老师收受商贾所送的银两,随便按个罪名,老师必死无疑。

    说好话?

    你先看看下面有多少人想让老师去死!

    鉴于东林为商贾百般辩解,拼命反对加征商税。

    这会儿说钱谦益不是贪生怕死的贰臣,谁会相信啊?

    幸好有士子请愿,不然瞿式耜都不知道找何等理由来搪赛了。

    “次辅以为呢?”

    现在这个局面对自己极为有利,崇祯自然就不急于表态了。

    “臣以为陛下此前所言有理,士子目无王法,当须管教。贰臣滋事甚大,切不可疏漏。”

    高弘图结合适才皇帝对士子的处理方式,以及瞿式耜与钱谦益的师生关系,才决定这么回答。

    皇帝如此发问,多半是想拿钱谦益开刀,警告东林上下不要轻举妄动了。

    钱谦益本人是否会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打击东林的嚣张气焰。

    南都掌握最大权力的是崇祯皇帝,而非东林魁首钱谦益!

    东林抗令不尊,刻意包庇商贾,那便是大逆不道之举。

    连一起聚餐,又要合伙隐瞒真相,说明东林与复社分明是在狼狈为奸,企图蒙蔽圣聪。

    聚餐只是冰山一角,谁只能东林与复社隐藏了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说不定昔日天启帝之死,当真与东林有关!

    先是抗拒上税!

    而后谋害先帝!

    最终魁首当了贰臣!

    三件事情都核实无误的话,只怕东林算是坏事做尽了!

    比较起来,王振、刘瑾之流的所作所为都不算事了!

    一旦崇祯帝将东林视为害群之马,冠以颠复大明之罪。

    莫说一个钱谦益,只怕数千东林士子都得折进去陪葬!

    谋害先帝的证据实难寻觅,钱谦益当贰臣的证据更是不可能事先得到。

    可是东林抗税的证据确凿,不是三五个人,而是三五千人之巨!

    皇帝因此而屈服,那不光南廷承受不了,北廷也难以为继。

    反之,东林必然会遭遇灭顶之灾!

    与东林走的很近的复社与几社也不能幸免!

    “李若琏!”

    “臣在!”

    “遣人逮捕钱谦益,抄没其家,家眷先行羁押于原地,待定罪后再行处置!”

    “臣遵命!”

    “还有,逮捕侯恂,务必捉到其子侯方域,其家眷处置方式与钱家等同!”

    “臣遵命!”

    崇祯觉得大局已定,可以给东林一点厉害尝尝了。

    “诸位爱卿可能心有疑虑,为何朕要下令抓捕侯方域?大伴,念一下此人的履历!”

    “是!”

    王承恩找到了册子里关于侯方域的那页,当众宣读起来。

    “侯方域!侯恂之子,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表面宣称忠君报国,力图分君之忧。实则尤爱风花雪月,每每流连忘返。亦赞同抵制商税,屡次出言抨击朝廷。然清军大举南下,侯方域不思抗敌,反而四处躲避。待清军攻破南都后,侯方域方才露面,又不甘寂寞,遂投靠清廷,亦步亦趋,甘为走狗。向总督张存仁献计,后张存仁派兵掘开黄河大堤,弹压十万复明义军同时,借河水杀人以百万计……”

    “……”

    待王承恩念完,群臣已经震惊到无以复加了。

    如此看来,侯恂这儿子不就是个祸害么?

    留他何用?

    待其投靠东虏不成?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