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总算可以帮到封哥哥的霸业(支持下订阅)
“就是现在,杀了他!”
等的就是这一机会,战马上的郭孝恪在失去平衡前,大喝了一声。
“嗒…”
紧接着,好几名常规骑兵飞奔过来,挥动长矛刺过去。
还有另外几名常规步军围过来,合力攻击其下盘。
“左天成武力极高,又对隋室非常忠心,只能杀了。”
看见这一幕,张公瑾暗道可惜。
并且,不这么杀了也不行,隋军还会继续抵抗。
凭借对方自身的武力,不一定拦得住,趁早杀了比较好。
“不好,我的眼睛。”
战马的鲜血喷到眼睛,视线受阻的左天成,胡乱挥动手里的金背砍山刀。
“出???”
以左天成本身不俗的武力,在仓促间,挡住几名常规骑兵。
只是几名步军的合力突刺,根本来不及作出有效格扌当,只能凌乱的作出反击。
“啊!
结果,其中一条腿被轻易切断,发出痛入骨髓的惨叫。
“汉将,你暗算我,
卑鄙。”
尽管断去一腿,用金背砍山刀撑起身的左天成,怒骂道。
“你还有脸说卑鄙,怎么不说自己走子午谷,想端了我军的长安,动手。” 稳住身形的郭孝恪,冷笑了一声。
IS O
当下,常规军将士一拥而上,少说十把长矛同时挥动。
“你!”
气结的左天成说不出话,想挥动金背砍山刀,却是牵扯到腿部伤口。
用上的力气还没平时一半,连动作都慢了许多,自身武力严重下滑。
“噗毗!”
就这样“四七零”,排在天下好汉里的隋将,死在常规将士的乱矛之下。
呼然一声,左天成倒在地面上,双眼还大大的睁着,无疑是死不瞑目。
“啊,你们杀了左将军。”
亲眼目睹左天成身亡,许多隋军涌过来要报仇,却是连靠近都没靠近,一个个倒在血泊中。
“放下兵器,投降不杀!”
张公瑾适时的说道。
“对,放下兵器,投降不杀!”
当即,郭孝恪跟着高呼一声。
“我们,投降吧……”
除却顽强抵抗的人,遭到汉军就地绞杀,其余隋军相互望了一眼。
最终,选择放下兵器向汉军投降。
“此次多亏有张大人,否则,也无法击败七万益州隋军,击杀左天成和定彦平。”
郭孝恪走过来,由衷的说道。
“其实,郭将军的军事才能不差。”
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张公瑾来陈仓这么久,当面说的一句实话。
“张大人赞誉了,主要是王上派本将镇守陈仓,才有这么一个机会。”
说到王上,郭孝恪在言语间多了一份感激,以及死忠般的狂热。
陈仓是最初起兵的地方,也是拱卫长安的兵家重地,结果王上派自己来镇守。 证明什么,证明王上对他的肯定,信任。
“说的也是,没有王上的发掘人才,郭将军今天就不会在陈仓。”
张公瑾不免发出一声感慨。
“张大人,陈仓一战结束,我们也得该抓紧时间回去,配合弘智拿下汉中、武都。”
郭孝恪没忘记另外一件重要的事。
“不错,击败七万益州隋军后,汉中、武都兵力空虚,可以直接拿下了。”
不趁势拿下就是蠢到家了,张公瑾想也不想的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
一想到汉军的战线,从陈仓推进到汉中,郭孝恪就有些雀跃。
“对了,派人把捷报传回长安。55
这一战可谓干系重大,长安方面肯定在等消息,张公瑾接着说道。
“对对,来人,将捷报传回长安。”
郭孝恪猛得一拍左手,差点忘记把消息传到长安。
诺。
随即,一个伍的将士,即是知道全部消息的一人,由另外四个人进行护送。 确保有关捷报,可以顺利的传回长安。
“郭将军,我部先打扫战场吧,早点去和偏师汇合。” 正是轻易拿下汉中,武都两地的好时机,张公瑾可不会错过。 早点拿下也能放心,不将其占据,心还是不安啊。
“没问题。”
而郭孝恪,自是没什么意见。
“打扫完战场,全军返回陈仓。”
“诺!”
接下来简单多了,等打扫完战场,就会直接进入益州地界。
攻取兵力极其空虚的武都郡,汉中郡一线的地区,打开进入益州的通道。
做到这一点,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也不知陈仓、陇右一线地区,这里的战事怎样? ”
在长安城内的汉王府,宣政殿所属的东殿,
韦
成带着担忧说道。
毕竟,王上在中原的战事还没结束,主力不能就这么回去。
而长安,距离第一线确实危险。
“放心吧,有张大人在那里,局势不会过于恶化。”
郭孝恪无法肯定,但是,房玄龄很放心共事过的张公瑾。
“对,有张大人他们带常规军去,郭孝恪想做什么也得考虑一下。
阴世师认同的说道。
得以作为记室之一,在王上身边的人物可不会简单。
“也对,倒是本官过于担忧了。”
两句话下来,韦圆成顿时安心不少。
“自从长安和洛阳的能工巧匠,相互混合之后,效率和技巧大大提升。“比如说炮弩,每个月可以生产一千台,还能一边生产其余器械。” 随即,房玄龄说起最新的生产情况。
“棉甲的生产情况如何? ”
最近的天气转变很大,凉州储备量并不能满一足需求,高士廉直接问道。
“棉甲再加大力度生产,按目前来看,下雪前可以装备这里的军队。” 没急着回答,房玄龄想了一下才说道。
“这个可以肯定的吗,房大人? ”
三军将士没棉甲,碰上大雪天很容易冻伤冻死,阴世师追问了一下。
“放心,阴将军,可以保证。”
能工巧匠没混合之前,或许,房玄龄不会这么肯定。
但是,现在不一样,整体人数增加,还带来更多技术。
“那就好,要不然,将士们都要冻死了。”
作为护卫汉王府的伍天锡,有资格在这里议事,松了一口气。
“凉州这边,就是王上那边,棉甲需求量大多了。”
高士廉皱着眉头,在中原的军队更多。
不算王牌军,光是常规军就有十多万,别忘了还有并州南部的军队。
“应该是没问题的,王上并没有派人来长安,特别运输棉甲。”
韦圆成记得洛阳那边,储备比长安要多出不少。
再加上,有同等人数的能工巧匠,供应全军是没问道的。
“也是。”
高士廉和其余文武,顿觉很有道理。
“谁来了? ”
这时,几位文武听见有脚步声传来,朝声音来源的位置看去。
“禀各位将军,各位大人,司州军情。”
一名背嵬步军的将士,走进来说道。
“司州军情? ”
刹那时,几位文武纷纷了走过来,高士廉将其打开。
“高大人,军情里说了什么? ”
其中,伍天锡迫不及待的问道。
“各位,军情里面说有三万隋军俘虏,将会对调到凉州的关北地区,调相应的三万到司州。” 带着明显的惊讶,高士廉宣布道。
“对调三万到司州,前线战事吃紧? ”
其实,这个兵力不算少了,阴世师顺着话推测下去。
要知道,司州有八万多的王牌军,还有十多万常规军。
“也不像,前线战事吃紧的话,应该会明说援兵,而不是对调。” 沉思一番,房玄龄不觉得是战事吃紧。
“房大人说有道理,对调就是正常换防,可能需要用到其余地方。”
对这个说法很认同的韦圆成,试着猜了一下可能性。
“也就司州,并州南部,完全用不着再调动兵力了。”
虽然只擅长冲锋陷阵,但是,伍天锡清楚具体的兵力。
“王上有王上的用意,兴许是想让别的常规军打打仗。”
高士廉也是想不出个所以然。
至于说去接管新占领的地方,这个可能并不大,连洛阳和司州都没彻底消化。
“总之不是坏事,前线战事很顺利。”
到了这里,几位文武形成共同的想法。
“陈仓捷报!”
在这么想的时候,一道高呼在耳边炸响。
“太好了!”
捷报二字清晰传进来,几位文武彻底松了一口气……
“快说。”
阴世师更是快步上前,催促说道。
“郭将军和张大人共同谋划,击败七万益州隋军,斩杀左天成和定彦平。”
这名从前线归来的将士,激动的说道。
“好的很,七万益州隋军折在这里!”
意味着什么,房玄龄是一清二楚的。
根据锦衣卫的情报,整个益州隋军加起来不过才九万,折了七万在这里,正是进一步南下的好时机。
“左天成和定彦平,接连死在这里,攻取益州的天赐良机。”
阴世师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此次,益州隋军损失巨大,有必要让郭孝恪和张大人他们,从汉中持续南下。”
这一点,高士廉是非常认同的,
正所谓机可不失,失不再来!
“哈哈,王上统帅大军拿下洛阳和司州,我们也得有点动作才行。” 听到这里,伍天锡兴奋的说道。
“没错,趁着其余隋军来不及增援益州,以汉中为跳板继续南下。”
“将战线更往南推进, 再有司州的拿下,一举解除长安的潜在威胁。”
经过这次隋军的进攻, 韦圆成认为很有必要这么做。
“既然各位都没意见, 命张大人和郭孝恪向南推进。”
作为王上钦定的长史, 房玄龄有权主持这方面的事情。
“为了确保长安的安全,关北地区的兵力不能抽调,从陇右、陈仓抽调三万步卒。” 考虑到凉州兵力也不是很多,长安不能再受威胁,阴世师接着说道。
“三万步卒南下扩大战果,足够了,适合益州地势的作战。”
这样的抽调比较合理,韦圆成很是赞同的说道。
“即便不能拿下整个益州,也能往南推进大片区域。”
高士廉点了点头,也没什么意见。
“好,本官即刻书写。”
紧接着,房玄龄提笔书写起来,再由阴世师盖章,才能形成有效的调动权利。
而高士廉他们,则是准备各种物资,确保运输到汉中前线。
“禀王后,我军取得陈仓一战的胜利……”
依照惯例,房玄龄来到含章殿的次殿,向王后进行禀告。
也就是,今天传来有关司州,有关陈仓的事情。
“封哥哥那边很顺利,这边也比较顺利,太好了。”
听完,端坐在次殿内的长孙无垢,眉宇间尽是喜悦。
她的封哥哥,就是这么个做大事,注定成就一番霸业的人物。
“这次,观音婢也能帮到封哥哥了。”
突然想起什么,长孙无垢莞尔一笑,轻轻一提面前的毛笔。
“哗...”
下一刻,在空白的纸上写起来,不知写着什么。
1?6但是,从字体来看很有水准,整体落笔如云烟,很有一番气势
“奇怪,王后怎么了? ”
没有王后发话,房玄龄是不拱手不行,离开也不行。
“将这一封书信交给房卿,说我汉军攻到梓潼时自有妙用。” 书写完,长孙无垢看向旁边的宫女。
“诺,王后。”
这名宫女上前,将刚写好的书信接过来。
“就是不知,能不能帮到封哥哥的霸业。”
望着宫女离去,在长孙无垢的脑海里,浮现出封哥哥的身影。
这样一来,封哥哥也能少点事处理,多在长安留几天。
“房大人,这是王后交给你的,说是大军到了梓潼有妙用。”
而后,这名宫女将话重复了一遍。
“好。”
这是王后亲自书写的,房玄龄郑重接过。
“告退了。”
随即,这名宫女走回去复命。
“本官想起来了,驻守梓潼郡的将领,不就是长孙顺德!”
起初还奇怪王后写信的用意,房玄龄猛然想起一件事。
长孙顺德,关中长孙家族的一员,还是王后的堂叔。
而本人,又和王后的父亲认识,劝其归降的几率非常大!更何况,王后的地位今非昔比,聪明人都知道怎么做。
“有了这一封书信,南下的三万步卒将完好无损,还会平白多出一支可用之兵。
想通这些,房玄龄脚下的步伐加快。
然后,早点把这封书信派人送出,再到公瑾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