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0章、试飞准备
    这些年,马由陆续研制成功了反重力装置、微型电驱等离子发动机、各种隐身设备、超分辨率光学镜头、数码摄像摄影等技术、新型材料和电池组以及高转换率的太阳能帆板技术、激光武器等卫星必备的技术和模块。

    加之从前世资料库中,找到的非传统光谱类探测技术、数据压缩以及达曼尼达谐振波传输技术等,综合设计后,基本能满足综合功能卫星的各项技术要求。

    卫星的升空高度,也是必须综合考虑的。轨道低了,卫星需用一定的能量应对下坠的引力,还有大气层密度较高等,导致卫星寿命较短。在轨高了,光学影像等受到云层等遮掩。

    总之,目前国际上是根据卫星不同功能,安放不同高度。没有哪个国家像马由这样,各方面都要尽善尽美。可马由拥有的技术,比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他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在他这里都不是问题。

    他只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高度的优势后,最终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即可。最终他将高度设定在低轨通信卫星(leo)所在的500k~2000k范围内。具体高度,他会依据最终发射的卫星数量,经过精心测算,在这个范围内不同的高度组网。

    而且,所有卫星都自带变轨发动机,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位置。

    无论如何,卫星的设计、构造和加工,要比穿梭机简易太多。甚至不用马由亲自动手,智能加工中心和智能总装线就能完成。

    时间一晃,已是9月中旬。

    马由是第一次如此耗时地做一件产品。前后跨度半年时间,集中加工、总装累积也花费了2个月,终于将穿梭机总装完成。

    不过,看到眼前这架长度103米、可变飞翼宽度42-69米、舱体最大宽度为22米、连起落架最高高度35米。造型如鲸鱼般完美流线、极为科幻的空天穿梭机。内心还是有点成就感,这个时候,好似回到了前世,专门做古典科技样品,每次完成后那种愉悦的感觉。

    这款最终定稿型号,历经多稿完善。所有技术参数,基本能满足他的自身的要求。

    穿梭机因为要在大气层和太空飞行,就需要不同的运行原理的推进器。在大气层中,使用的是源自未来几十年的技术。设计出的两台小型电驱航空发动机。太空中,则是使用全功率可变比冲的磁等离子推进器,它使用洛伦兹力让带电原子或离子加速通过磁场,来反向驱动航天器。

    这种等离子发动机技术,国际上已有些科研机构进入了实用阶段。但因推力极小,加之没有电驱技术。采用化学能源为等离子发动机提供动力,能源转换率极低,仅能作为太空飞行器微调方向功能的小推进器。

    而马由引用了前世领先目前60年的先进技术,设计出这种超级等离子推进器,一台就足以为穿梭机在太空中以20马赫的速度前行。

    再加上反重力装置综合运用,三台驱动器就能为这架微型空天穿梭机提供足够的动力。所有动力源都是由电池组供应,加上自带转换率达685的柔性太阳能帆板,以及温差发电系统,让穿梭机能在飞行过程中,获得能量补充。

    穿梭机设计的内部空间很小。因为需要生命维持系统,所以分成了客、货2个舱。客舱只有4个座位,空间长宽高分别为26x18x19,货舱长宽高为36x18x16、容积1037立方米。平时客货舱通过隔墙分隔开,节约生命维持系统的能耗。

    只有在太空中需要驾驶员或乘客进出货舱工作时,才开启隔墙。

    穿梭机还安装了4个智能机械臂,可以在太空中完成释放卫星、收取太空垃圾、捕获卫星等动作。另外上下左右分别安装了两架动能炮和两架激光炮,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对付普通大小的陨石、太空垃圾、以及摧毁来犯导弹攻击等没有问题。

    防御方面,除整个机壳都是由极高强度的超强钛合金、复合材料等7层材料构成。有极高的抗物理打击强度。此外,还将反重力技术延伸开来,在穿梭机机身外形成一个防护力场。可以抵挡大功率激光、粒子等能量武器的攻击,以及弹射开一般物理碰撞物。

    此外,具备完全隐身,包括雷达、电子和光学。这样也能让导弹等传统武器无法锁定穿梭机。来增强防御能力。

    因为采用的是反重力装置进行大气层穿梭,可调整到任意速度往返大气层,因而不会像其他火箭、返回舱或航天飞机的外壳那样,面临高温的考验。但即使这样,穿梭机的复合材料外壳,也能抵抗最高3000c高温和零下272c低温,足以适应飞行中的各种复杂环境。

    这个抗低温能力,已达到位于半人马座方位的行星状星云,距地球5000光年的“回力棒星云”的零下272c,比绝对零度(零下27315c)仅高115c。抗高温能力比传统太空返回舱以15-20倍音速穿越大气层形成的高温越1000-1200c。

    最关键的是,马由采用了温差发电设计,不仅可以将热能回收产生电能,而且通过这个发电装置也起到对内部空间的降温、保护作用。其多达7层的各种材料和温差发电综合后,能让穿梭机内保持22c的恒温。

    穿梭机整体自重为69吨,其中电池组就达到了16吨,有效荷载为12吨。若以前世科技看,完全是一个玩具。但在今生,已是非常了不起的运载平台了。

    这段时间,马由除总装这架穿梭机外。还抽空深入挖掘自己的各项异能。其中精准控制异能达01n级操作,之前他只简单作为各种精密加工、精准装配功能使用。

    有了前段时间对异能的思考后,他在之前用化学和生物工程等方式合成的特殊生物芯片的技术上,更进一步。通过精微操控能力,人为编辑了特殊蛋白质的dna,从而形成一款全新的生物芯片。最终由这些生物芯片组合成全新的生物电脑。

    大小只有烟盒大小,但计算效能和存储容量,却比之前的一代生物电脑提高了20余倍。加之没有了传统电源、机械和电路等,第二代生物电脑已升级为生物智脑。

    马由研发出第二代生物智脑后,就安装了一台在穿梭机上。让穿梭机可以随时成为无人机。

    也就是说,一旦发生万一状态,比如驾驶员昏迷无法操控穿梭机时,生物智脑可以自主完成所有飞行动作,将乘客降落到安全地带。

    当然这仅仅是最基本的功能,还有智能检测、处理各种飞行姿态、收发各种数据等。有了生物智脑,穿梭机上很多检测辅助设备都可以省略,只需布置各种传感器,吧信号传送给智脑,它就可以自主分析判断。

    这样也间接满足了马由一直以来强调的一体化、零配件简约化的设计理念,装配难度也大为减小。并能减轻一些自重。

    当然,更主要的功能,可替代人类进行首飞和各种飞行测试,以后也能完成各种无人飞行任务。给马由节约大量的时间,减少风险。

    在马由完成穿梭机的总装同时,智能装配线已组装好了2颗卫星以及配套的3套卫星地面接收及指挥设备。

    马由准备将这3套设备,分别安装在京城、英国、和南半球的莫桑比克。这样就形成了东西和南北都有卫星接收及指挥系统。当然,一旦马由发射的卫星数量足够,就可以在太空中自行组网。届时就无所谓东西南北,都能顺利接收到卫星的信息。

    第2代新型飞行滑板也已完成。这天周五,马由以在家做实验为由,提前告知了安保队员不要打扰他。

    深夜他隐身飞出了京城。这次使用的新型滑板,速度快了3倍多,40分钟就抵达了南越顺化那座变电站。

    他要在这里为穿梭机完成最后的充电。

    用熟不用生嘛,这个地方比较偏僻,因为南越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夜里的电力供应还算稳定。

    耗费3个小时,将穿梭机的电力全部充满。补充了40万度电。虽并非很值钱,但现在京城的电力供应比较紧张,在总部若充这么多电,还是有些不妥。

    飞行滑板的电力和备用电池组都是充满的,他今天要飞往莫桑比克和英国安装卫星接收及指挥系统。顺便也对新型飞行滑板进行远距离飞行测试。

    从南越直飞伦敦,正常飞机的航程约1万公里。

    但马由无需像民航飞机那样,要绕开一些敏感空域或国家。他优化后的航程仅有8680公里,若以平均3马赫的速度飞行,不用3个小时就能到达。

    这完全在马由可接受的范围。不过,飞行中途需要找地方着陆,更换一次电池。这个缺点,也是没有办法,除非电池技术再度升级。加大电力存储量。

    刚要起飞,马由突然改变最短距离飞行的航线计划。他准备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飞行,顺道打捞一些沉船。这样的飞行因不时出现惊喜,不会枯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