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九章、朕欲变法
    <b></b>                  这已经是第二日的晚间,而今天一整个白天,施梓都在忙于国王的角色扮演。

    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去接触一国政务,他现在也算是能理解,为什么那国王看起来那么不像样,整天耽于享乐,国内却没有生什么大乱。

    一方面,是因为祖宗留下来的底子好,这个底子不仅是因为成型的制度,也包括人才。

    所以国内能由得他可劲儿的折腾,就算是他现在这般耽于享乐,朝廷事务居然也能进行的井井有条,因为从丞相以下的大臣们,都能任事。

    先前国王虽然昏聩,但好歹算是知道用人,或者说,知道用真正能办事的人,才能让自己更好的享乐,所以虽然身边亲近的人,有不少奸邪佞臣,而且是真正的亲小人远君子,但也好歹有些人能做事。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小了,就这一座城,旁边三两镇再加几个村庄,就是全部的管辖范围了。

    方圆有没有二百里都还不晓得呢,这样的规模,人口居然还不算少,已经相当于东土一个较繁华的城池里的百姓数目了。

    但是不说民风淳朴,也确实是没什么太大的疑难,平日里大家除了衣食住行,也没旁的要求,而且各使其力,国内安定的情况下,也没有人会想要生乱。

    这种情况下,哪怕国王昏聩点儿,耽于享乐什么的,只要还有一条活路,下面人也不会想着作反。

    其实先前那祭赛国的国王,也差不多这般模样,他本人昏聩无能,但靠着本来先辈们打下来的底子,居然能够整出以一颗宝珠引来四方来朝的故事。

    这跟东土大唐那儿可不一样,或者说西行路上这些国家,本身与大唐都有太多的不同。

    就施梓经过的这些国家中,女王可算是其中最有理想的了,而且其能力也算不俗。

    当然在才能方面,朱紫国国王也不错,不过考虑到他也是接手了一个好的底子,不像是西梁国那样表面光鲜,底下却千疮百孔,面对的境况怎么也比女王要好得多。

    至于这比丘国,现在还算不上千疮百孔,但也无疑是一个烂摊子。

    别说是像那国王这样折腾下去,若是不及时治理,十几二十年后,必生大乱,这还是在没有意外发生的前提下。

    ()&nbp;()其实对于施梓而言,做国王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施梓虽然无意于国王之位,但对于多一份体验,也并不会排斥。

    而这一天的经历,也让他对于比丘国这个王位的权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比丘国夹在那西边的灭法国与东边的狮驼国中间,其实只是个小国,而国中百姓既不敢去狮驼国,也不敢去灭法国,除了距离太远行路难,也是因为那两边的生存环境也不太好。

    不过跟比丘国是国王无能、发展的问题不同,那两个国家是别的问题,就比如说狮驼国,谁敢去?

    而施梓本以为那国王最多就是昏聩无能,但现在看来,坐这个位置的,无能便是最大的缺点。

    人家西汉初奉行黄老无为而治,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只是顺势而为,“无为而无不为”,而这国王无为,却有“不为”。

    不只是搜罗美女充实后宫,他真正干下最恶的一件事情,其实还是与民争利。

    而且这里的民,可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仕民,而是真正的平头百姓。

    说白了,他之所以地位稳固,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来源于他与国内那些大族们勾连起来,共同谋取私人利益。

    这自然是大大损害了百姓的生计,虽然看起来国家的赋税不算高,但百姓们生活艰难,平日收获的大半都上缴了,交的钱去哪里了?

    还不就是进了国王与权贵们的腰包里,使他们愈富,而民愈穷。

    至于国家发展,与他们何关。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种矛盾日益积累下来,也就是十几二十年的功夫,底下人肯定就会忍无可忍了。

    只不过现在,还有太多的人在粉饰太平。

    对于施梓而言,比较难受的一点是,有些事情他不知道也就罢了,但知道之后,他就没法按捺住不去管,尤其是在明知道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

    所以得知这比丘国有这样那样的弊病,根源还在于国内以国王为首的这些世家大族后,他自然想着要改变,原本只打算停留短暂的时间,或许也要因此耽搁一下了。

    其实,要灭了他们,对施梓来说很简单,只是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没了他们,之后还会有新的势力出现,这不只是制度的问题,也是人性的问题。

    ()&nbp;()当然,人性无法改,制度还是可以改的。

    改革制度这事情,施梓并不擅长,不过他到底有来自于后世的见识,而且对于“小国寡民”这种情况,正好就有着针对性的方针,那便是雅典城邦的制度。

    虽然那是奴隶制时期的体制,但当下的比丘国,也难说比奴隶制进步了多少。

    社会生产力不高,又因为人口不算很多,主要核心也就是这座城池,治理起来没有那么麻烦,想要政令通达,只要能够完全掌握一套行政体系就行。

    而最关键的便是这治理的手段,要如何能够让国中百姓们都能参与进来,“选举”出来最合适最有能力的那些治理者,而非统治者。

    当然,施梓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急在一时,要不然自己离开以后,恐怕立刻就回“复辟”。

    所以这个设想,其实是他画下的最终蓝图,等待成真的那一天,但现在还是现实一点儿,在维持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内部的微调。

    最起码阻碍进步的那些大族肯定是要灭掉的,而放开拔擢人才的途径,也是很重要的一条,模仿科举制或许是一个很切合当前社会现状的方法。

    同时,预先留下一些火种,然后等待其发酵,再看看效果。

    凭着他的权威,在三五年内,他所遗留下的政策应该还是能起到效果的,到时候也该是有一些收获的时候了。

    为达到这个目的,施梓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要开启民智。

    “图书馆?”当从国王口中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佝偻着腰的老丞相抬起头来,有些惊讶。

    当然,更让他震惊的,还是之后国王提到的,那所谓的学堂。

    “自即日起,凡我比丘国百姓,适龄者皆可入学,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挠。若有家贫者,以观其成绩,而赐予‘奖学金’……”

    那丞相越读下去,声音越发颤抖起来。

    施梓也不知道他这是激动的颤抖,还是害怕的颤抖。

    “老丞相,觉得如何?”

    “这……主公为何要如此行事?”丞相不答反问,然后紧盯着施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