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六章汝窑三足洗
    <sript><sript>

    骆涛从跟王支书聊天中得知,他家以前可是大户人家,他家祖辈都曾为官,有大到昌平的县令,也有小到王各庄的支书。

    “王支书,刚进村那座大院是您家的吗?”

    “以前是的,呵呵!现在早归公家了……”

    这王支书笑着给三人讲述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听完之后令众人不禁唏嘘。

    王支书本人的经历很是坎坷,今年已六十三岁的他,讲起自己的往事,老泪也不禁流下。

    王支书,名叫王青松,三岁便丧父,四岁的时候和母亲就被自己的哥哥给赶到这王各庄,虽是哥哥但非一母同胞,他的母亲是他父亲娶的姨太太,地位很是低下。

    子幼母弱只能任人摆布,母子俩本想到了乡下就没什么了,刚住进王各庄那大院没半个月,噩运又来了,不要想也猜到了,人又被赶了出去,来人言说王家把房卖给了他。

    母子无奈只好收拾行李离开,好在王家族人心善收留,又加上他母亲略有私钱,母子俩才安稳在此住下。

    解放战争时期,王支书就加入了我军,参与了最重要的和平解放北平,建国初就回到长陵,领导这儿的老百姓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

    运动结束后在长陵公社工作,后来被人举报有“四旧”问题,这才回了王各庄,七二年他的历史问题得到解决,便没回长陵,则留在了这王各庄还当选上了支书。

    他亲手把王家大院充了公,这院子是他的心结,这也是他为什么放弃部队,回到地方的理由,谈到这时他总是满脸笑意。

    “您后悔吗?”骆涛问这句话,就显的很是冒昧。

    “哈哈!小兄弟,我就在那院子里生活了半个月,后悔谈不上。”王支书很是洒脱,笑着回答骆涛。

    “那你哥哥后来呢?”

    这是骆涛最想知道的,原因是王支书后来的故事里从没提到这一点,骆涛猜想是不是在那十年中,王支书有了行动,所以不愿意提起。

    “走了,都走了,听说随老蒋去了南边。”

    王支书说完这话彼有感慨之意,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早已经放下。

    “王老哥啊!人要往前看,您现在一大家子,儿孙满堂,让人很是羡慕。”世襄老劝慰道。

    “王老,您这是臊我,您是有学问的人,又年长我几岁,叫我一声小老弟,我就攀了高枝。”

    “哈哈!咱们两个喝茶。”

    “诶!”

    两老两少就这么聊到了深夜十一多,才被支书大娘提醒该休息了,王支书临走时还神神秘秘的说明儿有东西给我们看。

    “王老,这王支书什么意思?”躺在床上的骆涛辗转反侧,他被王支书临的一句话挠的无法安睡。

    “我猜应该跟四旧有关系?”王老头枕着布鞋,双眼紧闭,悠悠的说。

    “为什么?”侯明猴急着问。

    “侯小子,一顿饭,我就告诉你。”

    这老爷子怎么学的跟老张头一样,现在是掉饭眼里了,张口闭口就一顿,自己有那么高的厨艺,天天蹭吃蹭喝,真是浪费。

    “行嘞,您快说说。”

    “呵呵!我吃过饭再告诉你。”

    老头儿这个节骨眼儿还逗起了闷子。

    “咳!合着您老也不知道啊!得儿,一顿饭出去了。”

    骆涛在旁边听着,没想到白高兴了一场,遂拍了拍侯明的肩膀替他喊屈。

    “您小子,就是小家子气,吃一顿怎么了。”

    “没,您老早点休息。”

    漆黑寂静的夜晚,骆涛还在想着王支书的话。

    “呼∽∽∽呼∽∽∽????”。

    多么美妙的旋律,在深夜跳跃。

    三人在鸡鸣后,相继起床,简单洗漱了一下,吃个农家便饭。

    见天色还早就没出去,骆涛主要在等王支书的好东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波,万一碰到了好东西他们从中捣乱,那自己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三人吃过饭就回了房间,好好看看昨儿淘的东西。

    正聊着哪,王支书就敲了门进来。

    骆涛见他抱着东西进来,心想这可能就是他昨儿夜里所说的好东西。

    “王支书,您这怀里抱着的是什么?”

    “一件小瓷盆,这可是个老物件,我想请王老您给看看,嘿嘿!现在能值几个钱。”

    就见他小心翼翼的把抱着的东西放在炕桌上,又打开了外面包着的灰布。

    东西一露面,骆涛和世襄老就惊了一下,汝窑!

    骆涛激动的正想上手,就听世襄老咳嗽了一声,便晓得了自己有点急躁和失礼,赶紧停了手上的动作。

    “您老请。”

    世襄老也没直接上手,又问了王支书“我上手看看?”

    “哦?拿来就是想让您给看看的,您看。”王支书不懂行里的事,有点纳闷进门不是说了吗让您给看看?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忘了。

    世襄老便拿起来细看,看了一会,便递给了骆涛,脸上没一点喜色,骆涛纳闷着,心想这东西假的?

    小心接过,天青色的瓷釉,胎质很是细腻,摸着手感润滑如脂,似玉非玉。

    又看了款,就见底部刻着青花年号款“蔡丙”,汝窑常用款,还有“奉华”、“宁”,“蔡丙”和“宁”多见小碟和洗上,这东西从器型上看就是一件三足洗。

    底部也有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又迎光看了一下胎色,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也有呈鱼鳞状的“釉崩”,这都和书上写的一致啊!

    骆涛心里已断定这件汝窑天青三足洗绝对是真品,现在还真没有谁能仿的这么逼真。

    好像汝窑的窑址现在还没发掘出来,汝窑存世非常稀有,烧造时间从宋哲宗元佑元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也就这二十来年最为鼎盛。

    汝窑本是民窑,后因烧造技术高绝成为贡御窑。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抬头望了一眼世襄老,见他没反应,骆涛便老老实实把东西给放在了炕桌上。

    “王老弟,您这东西哪来的?”

    这是世襄老最为担心的事情,东西是绝对的真品,就怕他来路不正。

    【推荐票】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