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当段和誉见到伊籍的时候非常开心以礼相待,而且这个礼是国礼来接待伊籍,这是对伊籍的尊重更是代表着对大宋的尊重。
这样的态度就让伊籍非常的舒服,而且伊籍发现大理的皇弟非常的博学带人亲和,而且显然对于儒家学说更是所知甚深,完全不似想象中的蛮夷。
与出使暹罗国的赵德芳那剑拔弩张完全不同,伊籍和段和誉一片祥和之中完成了第一次的会谈。
段和誉把自己的身段放的很低甚至把大宋恭维成上国,因为此人可不是第一次听到过大宋的消息,大理是佛国许多从大宋前往大理的和尚,多多少少把大宋的消息传到了大理。
身为统治者的段和誉自然也会收集这些消息,自然知道大宋的存在而且敏锐的感觉到利用大宋来制衡暹罗。
而且上天保佑暹罗和大宋已经打了起来,虽然段和誉不知道战争规模多少,不过从大宋主动派出使者来看起码让大宋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能够利用一些恭维之话就能多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何乐而不为?
伊籍原本还担心大理的统治者会因为大宋对于佛教的政策而反感大宋,不过现在显然是多虑了大理是佛国不错,但是统治者还是没有把佛教抬到最高位置。
伊籍和段和誉就以双边关系、双方贸易等等达成了友好邻邦的协议,同时段和誉还从伊籍的沟通中旁交侧击大宋天子陆衡的喜好,可以来投其所好。
如此伊籍顺利的带着大理的友谊返回寿春,其中有许许多多的香料特产还有一种棉织品给陆衡,这些都是段和誉旁敲侧击从伊籍口中得知陆衡对于美食的追求,经常说要是有‘香料’就好了。
碰巧大理(后世的柬埔寨地界)盛产香料就有沉香、胡椒等等,双方确定了可以相互通商成为友好邻邦。
不过段和誉没有立即提出任何有关一点点的军事求助,伊籍也没有提着一茬显然此时两国刚刚建交还没到这一步,大宋皇帝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君王还不得而知。
万一太远过于露骨,让大宋看出大理国的虚实与暹罗国一起入侵,这也是段和誉为之担心的。
不过就伊籍给自己的感觉,大宋不像暹罗一样是一个咄咄逼人的国家,段和誉思考者过段时间派出使者也出使大宋一下,更加巩固双方的友谊。
就这样陆衡在寿春先是收到了孟获、孟节、孟优三人的人头,经过孜莫阿依的确认的确是三人身份无疑,如此云州孟部灭亡再无隐患而且暹罗国的事情可以暂时搁置。
陆衡让陆逊驻守云州,狄青带大军返回成都,同时让贺齐驻守交趾以防暹罗国有任何动作,还有让锦衣卫、皇城司广撒探子在暹罗国和大理国。
至于乌戈国和盘越国自然也不复存在,并入华夏并成乌戈特别行政区,因为盘越国王身死的关系兀突骨自然成为了当地的最高长官,反正有士廞的忽悠翻不起什么大的浪花。
另外一边伊籍反而比赵德芳更快的返回寿春,带来了大理的特产和详细叙述了大理的风土人情。
从伊籍的口中陆衡得知大理位于后世的柬埔寨,伊籍显然对段和誉的感觉非常好多次提到此人儒雅,保持两国友好同时献上了送给陆衡的献礼。
陆衡在大理的献礼中看到了两样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竟然有棉织品那代表着有棉花,这可是非常重要的纺织原料,陆衡立刻询问伊籍这棉织品的出处。
伊籍没想到陆衡竟然那么重视这棉织品,这只是大理国献上的特产伊籍觉得和中原的布料不一样带了回来,另外一个就是胡椒、咖喱等香料也让陆衡非常的吃惊。
陆衡立刻找来锦衣卫下令,进入大理国寻找这棉织品的原材料,并且把种子给拿过来让本地培养。
对于华夏而言棉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许多多的穿越同僚都会寻找和运用不在这过多赘述,只是没想到自己刚刚开启国际副本就给了自己那么大个惊喜。
对暹罗和大理,陆衡采取截然不同的策略,同样是平衡势力暹罗是防备为主,等大宋国富民强休养生息结束反攻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大理就是交好没必要什么邻国都是紧张的状态。
对于暹罗和大理的战争更是喜闻乐见,陆衡的宗旨就是不会让一方彻底被消灭,以如今形势来看大理自保还是没有问题。
等赵德芳返回寿春已经快要入冬,这一年也即将圆满结束,与赵德芳一起来到寿春的还有双阳公主、巴三奈、多花女三人。
因为如今西南无战事,狄青还是认为双阳公主需要觐见一次陛下,而后者也想了解下西北的情况,根据狄青所说双阳公主出自西域又游历了西北很多地方,这是陆衡的都希望了解的。
就这样陆衡见到了西域的‘第一美女’双阳公主,不要误会是非常正式的觐见连皇后吕灵姬都在身边的那种。
因为双阳公主的身份有些特殊,一方面是属于自己的下臣战将,另外一方面却是西域一国的亡国公主,就如同李俊想留下孟获之后有借口反攻大宋一样,陆衡之后如果对西域有想法也会利用双阳公主的身份出兵西域。
理由很简单西域也就是后世的新疆等地,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西域都护府一直是汉朝的属地,而大宋在大汉的基础上建立最起码就要完全继承两汉的领土,不管是谁占领西域陆衡都会硬生生的从对方手里啃下来。
当陆衡从双阳公主了解到辽国起家的所有消息,以及耶律阿保机的消息让陆衡有了一种紧迫感,因为耶律阿保机的辽已经快要一统西域更是灭了北匈奴,其实力虽然不如历史上鼎盛的辽国,但是已经追上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不弱于暹罗国半分。
当耶律阿保机拿下整个西域,然后矛头很可能会转向东方可能是鲜卑人也可能是西凉。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