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84章我能做你的笔友吗
    []

    女中学生在听到于志平的问话之后,立刻停下脚步,然后是脸色有些涨红的扭脸看向他,在她此刻的眼神中,是即有着疑惑、也有着期待,但并没有说话。

    这一刻,于志平觉得对方的表情是特别的迷人。

    于志平向对方询问道“请问,你知道68-2在哪吗?”

    对方困惑了一下,然后有些遗憾的说道“不知道,这68号街坊属于哪条路?”

    “黔江路。”

    女学生这次是真的有些纳闷了“没有听说过我们黔江路这一块有68号街坊呀。”

    于志平扭身准备问自己的同伴,去要那个‘写有寄信人邮政地址’的信封,谁知对方已经掏出来拿在手中,他立刻拿过来递给女学生说道“你看,这是我朋友和他亲戚通信的信封,那上边落款的是这个地址。”

    女学生接过信封仔细的看了看,然后说道“看样还真有这个地方。”

    她抬头看着于志平用手比划着说道“我知道黔江路西侧这一边,是肯定没有68号街坊的,你们可以去黔江路东侧那边去找找。”

    于志平诚恳的说道“谢谢了。”

    对方笑笑、把手中的信封递给于志平说道“不用谢。”

    随即转身离去。

    这边于志平两人商量后,也直奔黔江路东侧而去。

    接下来两人忙活了个把小时,把那个区域转了个遍,即没有找到表示有68号街坊的标示,也没有遇到‘知道这栋楼’的住户。

    这下子,于志平的同伴是彻底懵圈了,不知该如何是好;亲戚家的长辈虽然都在上班,但他由于并不在意,反而没有记住人家的工作单位,要不然的话,还可以去人家的工作单位‘找找亲戚的家长’。

    至于他最想找到的这个亲戚,和他是同龄人,而且都是待业在家,没有工作单位。

    他现在还有一点担心的,如果不能在中午吃饭的时间找到亲戚家,那等那个亲戚在下午出门去玩之后,就算能找到人家家,那下午也不一定能够见到人了。

    他们刚才在按照地址去找人的时候,也曾问过同龄人‘那个亲戚的名字’,也是没人知道。

    于志平对于这样的事情还是能够保持头脑冷静的,他对同伴说道“咱们也不用着急,等下午邮局上班的时候,咱们可以拿着信封去邮局那边问问,到那里应该能够问出结果。”

    同伴听得他的说法,倒是恢复了点信心。

    他接着告诉同伴“邮局应该是1点半上班,咱们先赶紧吃饭;只要下午能够找到地方,那咱们今天就可以办完事,哪怕坐夜里的火车回去,也不算耽误事,反正往那边的车多。”

    刚才他两把这一片也算是转个遍了,也大概知道了哪个方向有饭店可以吃饭;于是两人就近找了个小饭店,一人要了一碗肉丝面开始吃饭。

    饭后,两人打听到附近的邮局所在位置之后,就一路往邮局走去;在这个年代,可是没有出租车的年代;而他俩在吃饭时,都是挺抓紧的,就算这会走过去,也不会耽误多少时间。

    走着走着,他们又见到了之前下车的那趟公交车车站,于志平赶紧的又拉着同伴去看公交站的站牌,他是突然想到要看看‘这路公交车的沿线是否还有一个‘黔江路’站’,不过结果很明显,整个线路上,就只有他们这一个‘黔江路’站。

    两人于是继续沿着公交线路所在的公路往西走,因为他们所知的邮局位置,就是在这个方向。

    在路过前方的钉子路口时,于志平发现,他居然又遇之前路遇的那个女学生了。

    对方依然是背着书包,依然是一个人,这时正由南向北的沿着钉子路走来,明显是在去上学的路上。

    双方距离也就是十几米远,而且对方此时是正看向他这边。

    于志平觉得这也太巧了,他这会真有种‘这不会就是缘分吧’的感觉。

    于志平这时和同伴之间的站位,是在更靠近女学生的方向,他们原本是应该快速横穿这条钉子路的;他这时没有做出一直看向女学生的动作,而是特意的拽拽伙伴放慢了脚步,没有急着过路口。

    当观察到女学生距离他只有五、六米远的时候,他扭脸看向女学生,等女学生也快速的直接看向他时,他笑着向对方说道“你好。”

    女学生也是对他笑笑说了声“你好。”

    他问道“你往哪个方向走?”

    女学生一指西侧说道“我在前边不远的市一中上学。”

    于志平一笑道“正好,我们也往那个方向去。”

    三人随即一同横穿了钉子路。

    女学生这时关心的问道“你们找到那个68号街坊了吧?”

    于志平苦笑道“没有,我们找了1个多小时也没有找到,现在是准备去前边的邮局,看看邮政工作人员是不是知道这个地方。”

    女学生露出很是钦佩的目光看向于志平道“嗯,这是个好主意,那邮局就在前边不远处,他们天天送信,应该知道68号街坊在哪里。”

    就在于志平正陶醉于‘女学生那钦佩的眼神’时,女学生关心的再问“你们不会还没吃饭吧?”

    “我们吃过饭了,因为考虑到邮局是1点半上班,我们刚才抓紧时间吃了个饭。”

    女学生‘哦’了一声后说道“我们学校也是1点半上课。”

    于志平问道“你应该快该参加高考了吧?”

    “我现在是高一,明年参加高考。”

    女学生接着一指前边不远处的‘路边的邮局建筑物’说道“前边就是邮局了,我们一中就在再前边的马路对面。”

    于志平现在也能看到前边不远处的一中了,与女学生的分手是在即了,今天他将会离开这个s市,恐怕他与这个女学生再无相见的缘法了。

    于志平此刻突然对那个女学生说道“我能做你的笔友吗?我是在x市上大学,你以后如果万一考上x市的学校,我可以在那边给你当导游。”

    ‘笔友’是这个年代的时代产物,虽然不是很大众化,但也是有些受众的。

    比方说有某个人在报纸或电台上被点名报道了,有些粉丝就会给报社或电台写信,委托对方把附有自己邮政地址的信件,转交给那个名人,如果那个名人按地址回信了,并且双方因此继续有书信往来,那双方就成为‘笔友’了。

    这种互不相识的笔友,通常在书信往来中、主要是谈论理想和革命事业;像那种名人,他可能同时会有很多笔友,他和那么多的笔友互相通过信件交流思想,其工作性质有些类似于现代的群主。

    当然,也有更少一部分人是在双方认识之后,才成为笔友的,而他们在成为笔友之时,并没有其它名目上的关系;这种笔友的心态,不好一概而论。

    至于那种恋人之间的长期相互通信关系,那不属于‘笔友’的归类。

    于志平只知道有‘笔友’这个概念,但他从来还没有交过笔友;此刻他突然来这么一手,也算是灵机一动,其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和女学生保持个能够连系的上’的方式。

    他也明白,有些事必须得男方表现主动,而有些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