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的科举考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早已日趋完善。
根本不需要皇帝的亲自掌控,就能正常运转,所以他坐镇的原因,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表示朝廷对全国大考的重视程度。
回宫之后,他并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只是在中德殿分别召见了多位大臣。
尽管他不能开口说话,却并不影响他在朝廷的权威,仔细听取了这几个月的国家行政情况。
经过上次改革,商业发展与工业发展,都开始放慢了脚步,不仅如此,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良性调整。
算是初步解决了隐患,但小问题依然存在,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只能不断地查漏补缺。
崩溃的可能却是暂时没有了,毕竟由于他的强行改变,由农耕文明突然向着商业文明相融合的社会前进。
在思想观念,社会体制上的矛盾十分容易激化,唯一庆幸的是,东汉刚刚从奴隶社会进化过来不久,封建社会还不完全。
所以与后者的冲突也没有后世激越,渐渐形成一种奇怪而和谐的矛盾结合体。
从前,刘志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后面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现在一场重病,忽然间就让他明白了。
即使贵为天子,也随时可能短命。
在这一点上,他的臣子们反而比他更清醒,没别的原因,实在是因为东汉的皇帝几乎都是短命鬼。
所以皇权更迭特别快,再加上许多都没有子嗣,国家想不动荡都不行。
现在他立了太子,这些臣子们就仿佛吃了定心丸,至少有半数的人都把注意力转向了太子刘瑾。
陛下身体不好,着意培养一个新的皇帝,对大臣们来说自然是一件大事情。
只是有人抱着忧国忧民之心,有人却抱着为将来谋私利的想法,不过刘志给儿子选的两位老师,都是比较尽职尽责之人。
而且他们二人,一个学识渊博,因材施教,另一个却精通政务,头脑灵活,也算是相辅相成吧。
除此之外,刘志还为他选择了一位格致学老师,未来的帝王,必须要懂得科学在帝国发展中的重要性。
另外太子每旬还必须到翰林院听课两天,接受众学士的教导。
因为当今陛下身体的因素,刘瑾更是小小年纪就开始接触朝政,他每日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参与中书省或者秘书省以及八部的工作。
刘志在召见大臣们的时候,太子也会在一边旁听。这半年父子二人都没在一起,但感情却并未生疏,因为他们经常书信往来。
作为帝王,对自己的继承人学习状况自然十分看重,常常询问他的进度,以及对朝中大小事情的看法。
而作为一名父亲,他也一样关心儿子的身心发展,只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带出一个有尊严的国家。
父子之间一直都靠纸笔来交流,刚开始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时间长了,刘志却发现了这种方式的好处。
东汉等级制度森严,君臣父子之间说话规矩极严,虽然刘志当皇帝之后,有意将许多礼节都进行了简化。
但有些东西早已经融入了整个社会,即便要进行改变,也只能潜移默化,一点点的来。
所以几位皇子,在刘志的面前都十分的规矩,哪怕调皮如刘瑜,也一样毕恭毕敬。
因此父子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都处于刘志讲解,儿子们只能洗耳恭听的状态。
这使得他根本没办法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但现在通过写信,儿子却能心平气和地与之交谈。
刘瑾是个比较早熟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很有想法,他对大汉的现状,有着自己的初步认知。
认为如此庞大的国家,单单靠一个英明的皇帝去统治,风险太大,唯有成熟的制度和结构,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这让刘志微微有些惊讶,他的想法比大多数的成人都清醒。
要知道他能有这个觉悟,完全就是因为来自后世,接受了太多超越时代的浩瀚资讯。
从这一点上来说,刘志觉得儿子比他优秀多了。
他忽然兴起,开始慢慢地刘瑾讲解现代知识,从日常资讯到各种社会制度,以及后来的各种哲学知识……
也没有具体非要给他灌输的意思,就是漫无目的,什么都说一点,就好像平时聊天一样。
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增长刘瑾的见识,让他了解更多不同的世界,从而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至于到最后,他能走到哪一步,谁又能完全控制呢,最多只是引导罢了。
受到启发的刘志,也开始给次子刘震和小儿子刘瑜写信,通过多次的沟通,慢慢地知道了,刘震其实是个特别有才华的孩子。
他对文化特别感兴趣,喜欢写文章,作诗词,而且还颇有天赋。
在信中,他终于鼓起勇气,向自己高高在上的父亲发出请求,想暂缓成亲,去游遍名山大川。
年轻人,哪个没有梦想,刘志经过慎重考虑,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又专门让他挑选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出发。
当然,背地里他还是派了一队龙麟卫暗中守护,免得出现什么意外。
至于他最担心的小儿子刘瑜,竟然是个工科男,他对格致学非常感兴趣。
以他那个活泼好动的性子,只要做起物理小实验,却能完全沉浸其中,一连数个时辰都心无旁骛。
刘志询问了他的老师,发现刘瑜在这方面确实有天赋,于是让他每日抽半天时间,去科学院学习。
在那里,刘瑜简直如鱼得水,如果将来他能成为一个科学研究者,为大汉的工业发展增添力量,也未尝不可。
这次大考,刘志自然以皇帝的身份主持,而副主考则是胡广、荀爽和陈蕃。
荀爽作为大汉科举史上唯一的三元及第得主,他的无双记录,至今为止都没有人能够打破。
这使得他已经被大汉民间神话为一个完美人物,老早就有传言说他是文曲星下凡之类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荀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历,这是他首次担任科举副主考,也无形中说明了皇帝对他的信任。
现在的大汉科举,与最开始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不同,就是开始分科考试。
当年的特殊人才选拔制度,也已经纳入了科举范畴。
所以赶考的学子们,也分为工科,农科,文科、医科四大类,第一天统一参加基础的经学、算学和史学考试。
从第二天开始,将分别参加专业知识考核,工科由科学院主持考试,农科和医科分别由农学院和医学院主考,而文科则由翰林院主持大考。
这使得各类专业人材的考试更公平,而且他们将来的仕途也会与科目息息相关。
医科不用说,将来就是当医师,或者入太医院,以及医药署等地。
农科除了入农学院,还能成为农官,工科也差不多,但除了科学院,还可以进入工部和内务府等相关部门。
文科的范围更广,录取后可以入翰林院,可以入各部当文吏,也可以去当地方政府官员,路子更宽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入刑部或者大理寺,还有督查院这些地方,需要进行单独的专业考试。
如此一来,要比从前划分更准确,能够为各种部分输送专业人材,也使得大汉的官员们更合格。
说实话,还在现代的时候,刘志就对古代的科举制度非常好奇,光学个四书五经,就可以当好农官、刑官和各种专业官员?
这一点他十分存疑,一个书呆子,不通人情世故,还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当个好官吗。
因此穿越之后,他对这件事情一直很看重,只是当时还是举察制度,要想完成心中的目标,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所幸二十年过去了,他的目标如今已经一点点完成,虽然在执行上还有许多弊端,至少体制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了。
为了锻炼自己的儿子,这次科举大考,他让刘瑾全程参与。
国家大考,是整个朝廷最隆重的事件之一,从上到下的所有部门,几乎都有参与其中。
与现代的高考相比,虽然参与的人数没那么多,但规格却更严厉,应该说与公务员大考最类似了吧。
毕竟考中了就直接能够进入国家体制,所以对于读书人来说,是直接决定命运的考试。
同时这也是一场整个京师的狂欢,从最开始的两千多名考生,到现在的一万多考生,数量上的变化,也表明了这二十年来教育的迅猛发展。
为了应对数年一次的大考,刘志还兴建了专门的考场,地点就在夏门外。
被刘志借用后世之名,称为贡院,整个建筑面积十分宏大,占地达到两百多亩,是他上任以来,所修建的最宏伟建筑。
贡院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而修建,除了一间间的考场,还有临时宿舍和食堂,便于统一管理,免得再出现食物中毒之类的恶性事件。
这里平时并不开放,但却有专人打理,到了考试时,会提前让军队接收。
即便是负责安全守卫加监视的军队,也抽调了分属于三个机构的人员。
羽林军、执金吾和龙麟卫,他们之间可以互相牵制,以免出现坚守自,盗的情况。
而考试期间,整个夏门亭都会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不允许车辆私自进入,不允许大声喧哗吵闹,影响考试发挥。
甚至整个京城都会实行宵禁,从戌时之后就不准在街上随意闲逛了,而这一点不仅仅是为了保障考试的正常运转,更是为了营造一个庄严的气氛。
从古至今无论什么年代,知识从来都是有价的,也是神圣的。
只不过刘志将古人心中单纯的圣人经史子集,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
考试时间为三天,可从考生进京开始,到考后我分配职务,前前后后差不多要一整年的时间。
考试采取后世的糊名制,阅卷老师也不能私自开封,而且仍然采取三名老师交叉阅卷的形式。
至于基础题都会采取标准答案,而文章,诗词和其他需要自行发挥的题目,尽管答案比较灵活,但也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舞弊行为,当然无论怎么严格,这种行为也不可能完全杜绝。
所以刘志采取了严格的惩罚制度,只要事后查实舞弊行为,都将严惩不贷。
当年初开科举之时,实行的西园诗会,插花游街,御殿赐宴等等盛会,都已经作为传统节目保留下来。
使得科举大考成为全国性的盛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外地学子,赶到京城来观摩。
一来趁这个机会多了解科举制度,二来与各地学子多切磋学习,第三嘛,也就是来感受一下气氛,为自己打打气。
因为分了四个大类来进行考试,所以考试之后的殿试规则,也进行了调整。
殿试时会将文科、工科、农科、医科四大门类,各评出前三名。
然后用基础知识类的题目,评出总的名次,决定最后的魁首、榜眼和探花人选。
殿试固定在玉堂殿举行,会有专门的考官现场考试,也会有文武大臣们临时加题。
若是正常的年份,皇帝还会进行亲自考核,但今年陛下只能是做做样子了。
当然如果他兴趣好的话,可以把题目写在纸上。
为了让太子刘瑾有一定的参与感,刘志决定让他在殿试时出一道题。
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刘瑾向来少年老成,身姿笔挺的坐在大殿上,表情严肃凝重。
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在座的谁也不敢小觑他。
参加殿试的人数并不算多,只有五十人,工科农科和医科各十人,由于参与文科考试的人数最多,所以评出了二十人。
经过一轮紧张的考试之后,最后文科评出六人,其余各科评出了前三名。
在整个科举考试之中,前面的环节都有可能存在舞弊行为,但唯有殿试这一个环节,没有任何水分参与的。
无论多么牛皮的人,也不可能在满堂文武百官以及皇帝的注视下搞鬼。
因此能被选到玉堂殿来的五十个人,绝对都有着真材实料,是这次大考之中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