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六章 麻辣烫,大雪
    按照惯例,赵善林留在铺子简单的修整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连带着郑钟成送过来的粮食,铺子里储备的粮食一起,直接装了满满一牛车,都被赵善林拉回了家。

    这还没完,可能真是前几天下过一场大雪的缘故,如今外面的天气越发的冷了起来。

    李氏冷眼瞧着,也是实在忧心家里,而她因为城里的铺子,又不能赶回去。

    这咋办?

    没办法,李氏干脆将铺子交给赵银燕帮忙盯一上午,而她自己则趁着时间跑了一趟城里的布庄,豪迈的花了大钱,一口气买了好几百斤的棉花回来。

    李氏这是打算亲手缝制过冬的被褥和棉衣。

    跟着,李氏开始起早贪黑的忙碌起来。

    铺子生意直接交给赵善行和赵银燕,而她自己,则是全天窝在房间里忙活。

    这么一套下来,等李氏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她已经给铺子里赵玉赵春花等三个小的和赵善行一道做了一套盖着厚实的被褥。

    棉花压的厚实又紧致,哪怕温度再降,盖着它都不会冻着。

    同样,她还给远在家里的赵福祥做了一身棉服和被褥。

    这还没完,又单独留下给铺子众人足够做棉服的棉花之后,李氏将其余的棉花全都打包在一起,在赵善林第二次过来时,和新买回来的粮食一道,都带回了乡下。

    并且再赶车时,直接叮嘱赵善林别忘了将棉花看紧。

    今年也是太忙叨,李氏这才注意到天变冷了。

    她不在家,家里的棉花可没人记得采购。

    “记住了,单独裹着草席的,是我给你爹准备的,剩下的那三袋棉花,给家里的媳妇一人一袋,天冷了,让她们麻溜做一身衣服给你们大人孩子都套上,”李氏絮絮叨叨好一阵,才将自己要交代的说完。

    赵善林听的连连点头,拍着胸脯让李氏放心。

    李氏赶紧挥挥手,心道她有啥不放心的,眼下铺子赚了钱,她买棉花也没手软,一人大几十斤的棉花,不出意外,给家里人人做厚实的一套棉服都绰绰有余。

    麻溜送走了赵善林,李氏又跟着继续忙乎起来。

    眼下,挡在李氏眼跟前的,还是有关铺子的生意。

    毕竟对他们而言,冬天算是这个年代最为可怕的季节了。

    屋里没有暖炉,屋外又冰冷刺骨,山间万物不生,四周寒风呼啸。

    简直绝杀!

    小吃铺的生意也渐渐的有了下滑的趋势。

    受趋势所迫,赵玉的麻辣烫跟着被提上了日程。

    与酸辣粉比,麻辣烫多了一丝随性和洒脱。

    不用特意调配材料,也不用特意强调份量,只原料一摆,就能随时烫出一碗,解馋又驱寒。

    且麻辣烫不难做,只需要将底汤熬好,准备足够的配菜肉丸就可以。

    眼下天冷,家里做好的肉丸都不用额外想办法,只需要放在外面冻上一夜就行,这样的天气,也给了他们节省财力的机会。

    用了不到三天,就在十一月二十日一早,麻辣烫代替酸辣粉,呗摆上了赵氏小吃铺的柜台。

    新的吃食自然受食客欢迎,赵氏小吃铺的生意又恢复了原本的热闹。

    可惜,这样的热闹没有持续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直接将整个铺子的热度降为冰点。

    仅仅是一场暴雪,边直接压塌了城中好几十户房屋的屋顶。

    当然,这些被暴雪压塌的房屋大多都位于城西和城南,谁让这两面的房屋建筑普遍粗糙。

    赵氏小吃铺位于城中偏南,并没有波及到,但还是不可置否的被其影响了铺子的生意,过来买吃食的人肉眼可见的减少。

    也是因为有房屋被压塌,李氏特意爬了铺子顶,清理了上面的瘀雪。

    好家伙,幸亏李氏清理及时,不然还真容易被影响。

    谁让城里的房顶又是那种平面形,落雪后不容易掉落,而他们本身爬上去殊为不易,这不,雪一旦过了某个一定的厚度,可不就压塌了房屋。

    因为这事,官府又派出不少的官差衙役去帮忙修缮房屋,安排一些城民四散居住。

    当然,官府能提供的地方都不怎么好,不过是暂时落脚罢了。

    碰到那运气不好的,在暴雪中受伤的居民,还要自己花钱去药铺买药。

    一场暴雪,带来了灾难,同时也让整个城里开始怨声载道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玉被李氏直接限制了出行。

    无奈,赵玉只能喝赵春花赵冬雪三人,坐在铺子里闲待。

    同时招呼着时不时跑过来吃饭的食客。

    她们留守在铺子,每天都会听过来的食客说上一嘴外面的情况。

    都说眼下有关积雪的问题已经过去,真正麻烦的还是来日过冬的棉服被褥和填饱肚子的粮食。

    因为这场暴雪,仿佛像是拉开了整个冬天的序幕。

    天气并未随着雪停而好转,相反,外面的天气却是一日冷过于一日。

    而先前落下的雪,也在未来得及融化之前,又赶上了下一波的降雪,就像是那种叠糕,一层叠着一层。

    就这样的环境下,外面的物价开始飞涨起来。

    准确来说,就是凡是能吃能用的东西都在涨价。

    一些调味品,或者说编制用品等不常用的东西只是象征性的涨了点。

    但像是穿在衣服的棉花,填饱肚子的粮食,那是好几倍好几倍的往前翻涨。

    就拿隔壁的粮油铺来说,家里的粮食已经涨到了十倍,就这样依旧挡不住想要买粮食的居民。

    不得已,郑钟成只得开始每日限量购买。

    毕竟他身为粮油铺的掌柜,总要汲取最大的利益,保留粮价的上升空间。

    每当这个时候,郑钟成总会不忘感慨,隔壁的李老板,那真是个聪明人啊。

    自己当初不过是随口提了一句粮价可能会涨,对方便下定决心早早买了粮食屯着。

    眼下再看,可真是比这些大冷天还往外跑买粮的人有成算多了。

    知晓了郑钟成会这么说,李氏又能说什么,只能无奈苦笑,天地良心,当初她买粮食,可没想着两粮价会涨的如此快,不过是想着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罢了。

    她倒是也没想到,这刚买回来的粮食竟然直接用上了。

    李氏的这份机警和行动力,阴差阳错的给在乡下的家里人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不说粮食,单说那些买回去的棉花,就足够家里人平安度过这样的数九寒天,不用担心被冻。

    且家里还有赵福祥在,一家人都低调的不行。

    哪怕自家粮食充足,也没有因此额外生张,就这么闭门不出,像冬眠的小兽,收紧自家的一切,冷静的观看周围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