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章 生活
    <sript><sript>

    喜儿和另一个半大孩子搬了两口锅过来,还有两个孩子抱着一些柴火,后面跟着一个妇人,左手提着一只木桶,右手还夹着一口锅。

    另一边,王四早挖好了行军灶,这也是一路上徐泽教会的,经过过郓城时,徐泽还特意买了一袋粟米、半袋面粉和大半袋盐。

    趁着天还有些亮光,徐泽吩咐众人先回家,拿碗筷再过来。

    三口锅其实都不大,毕竟水上讨生活的小户人家,舍不得,也用不上大锅。

    看着已经换好衣服,坐在旁边不发一言的穆夯子,徐泽说“夯子,说下你的故事。”

    穆夯子没想到徐泽会突然问自己的往事,急忙说“俺,俺没故事。”

    徐泽开导他,说“随便讲讲你小时候的事,在哪里生活,怎得当了护院?”

    穆夯子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追忆道“俺很小就没了爷娘,讨百家饭长大。最先的那段日子,总是被其他小孩抢,经常挨饿,饿急了还跟狗抢过吃食。”

    “后来俺发了狠,咬住带头抢俺吃食那娃的膀子不放,他拼命打俺,脸也给他划烂了,但俺就是不松口,直到咬下那块肉吞进肚里,从哪以后,就再没人欺负过俺。”

    “一年前,康保正见俺面相凶恶,能唬人,就收了俺做护院。俺没做坏事,只想吃几顿饱饭,活下去。”

    徐泽拍了拍他的肩,没说话。

    渔户们陆续返回,各自还带了一些鱼虾和下饭的杂菜,再坐下时,彼此间少了一些生分,还有人主动问候徐泽。

    等众人都坐下,徐泽问“梁山泊内水道纵横,还有梁山岛可以落脚,你们生计如此艰难,还被官府逼迫,为何不干脆遁入泊中,上梁山不比在这里逍遥自在?”

    众人面色古怪,都望向杨老实,杨老实只得开口,说“徐大侠,俺便是自小生活在梁山上的。二十六年前,黄麻胡在水泊内聚众闹事,俺爹怕事,提前带着俺们一家人逃到岸上。后来,官府果然派人来水泊剿了几次,没抓着几个人,想着绝他们的粮食,就强行迁走水泊边的渔户,俺们都被赶到了康家庄。”

    “等俺爹死后,俺寻思着黄麻胡已经被剿了好多年,就大着胆子回到梁山,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后来山上的人又越聚越多,还有些亡命徒也上了山,俺怕人多了闹事,加上喜儿娘也死了,就又迁了出来。”

    徐泽问道“现下山上有多少人?”

    杨老实答“俺不清楚,俺上岸的时候,有十七户,只是上梁山的,一般都是独户、小户,也就几十个人。”

    “山上有没有一个叫王伦的人?”

    “没有。”

    徐泽扫视众渔户,问“一边是永远都交不完税的官府,一边是聚多了就闹事的渔盗,你们觉得这日子还能维持几日?”

    众人均是愁着眉,不说话,一个青壮犹豫了一会,打破沉默,说“徐大侠,我叫田异,原在濮阳城酒店当伙计,店主人遭了官司,出事前,让我带着他女儿跑了出来,到这里已有一年多。这水上的日子苦,可流落到此地的,基本也没更好的活路了。”

    众人纷纷点头,只是神情更加暗淡。

    徐泽心想底层人民都一样,再苦的日子也能熬,不到硬是撑不下去的那一天,谁都不愿意重新做选择题,看起来是消极待死,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小民选无可选、避无可避的悲哀现实呢?

    想到此,徐泽说“我知诸位心意,先甭管税钱合不合理,只要不想落草,就还得给官府交税。也别管梁山上的人会不会闹事,日子要想过下去,还得再想办法。诸位都想一想,还有没有法子能把日子过好点?”

    众人又面面相觑,还有什么法子?

    天天都在愁钱,都想着怎样才能能过得更好,能想的办法早想到了,编席子、做柳筐、采莲子、捕鱼、挖藕、摘菱角、农忙帮周边地主家打短工卖苦力……

    还是田异主动站出来,说“我不会打鱼,每天下湖的活计还不如浑家编席子来的稳,熊家哥哥会打鱼,打多了吃不完,就会送我一些。我想,咱们能不能分派活计,会打鱼的专打鱼,擅长编席子的就专门编席子,其他织网、打柴这些都要人,最好还要有人专门负责经营才行。”

    “可是鱼打的再多,近了没人要,远了卖不出,还是白搭啊!盐腌又太贵,还不好吃,也卖不出去,没钱还是交不了税。”

    “要是鱼能再活久一点就好。”

    “可不可以做烟熏鱼?”这人显然是受了王四烧艾草的启发。

    “熏鱼就冬天可以做,要看天气,也要用盐,费时费力也没多大的用。”

    “分派活计是好,但有人笨,啥都不行咋办?”

    “是啊,活计不一样,得了钱咋分?”

    “咱们不能光想这些,还得建房子,老睡水边窝棚可不成,去年冬天俺娘就没熬过去。”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