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零二章 变意
    在官舍同曹丕交谈完,见时至午后,司马懿回到吏舍,处理完曹丕交代完的公务,念及今日冬至,还有怀孕之妻子,这才返回家舍。

    于冬至之日,来司马家拜访的人不少。好在七弟司马通和败司马敏,皆在邺城,并于司马懿的院舍暂居,遂以回礼等事,多由之帮扶。

    司马懿少年即才学斐然,名气于外。早两年,受曹操多次相召,另有胁迫之意,这才进入司空府,先以文学掾,助曹操处理公文。几年来,又因多方面功绩,今已是黄门侍郎。

    作为“司马八达”中,能力最为出众,且得曹操重用之属,司马懿于邺城达官显贵中,名气很大。

    此外,司马氏的其他几个兄弟,亦多处于要职之郑凭谁看去,司马氏绝属于当下最为显赫的世家之一。

    故而,冬至这日,往邺城城内,司马氏连绵房舍中,拜访之人,络绎不绝。

    司马懿回来的时候,还正好亲自接见了几人。

    前宅事务忙完,于七弟、败各做言语,司马懿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后宅而去。

    后宅之内,是妻妾之住处,而往左边第一大间,也是后宅之内,最为庞大的一处,恰是妻子张春华居所。

    张春华出身书香门第,长相端庄典雅,更是学问出众。同丈夫司马懿成婚这么些年来,一直用心处理家事。

    因之德行,另有聪慧,司马懿于妻子张春华非常敬重。

    而今张氏,已然怀有六月身孕,邺城从事间,司马懿担心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安危,专门多请了些仆从,以便照料。

    这便刚踏入舍内,即见妻子张氏于榻边站起,为司马懿走进,握着双手,道:“这段时间来,朝中事务繁多,吾常不在宅内,多赖细君安排!”

    张氏一双美眸,早转移之脸上,帮之取下高冠,一边束发,关心道:“此正是妾身所做之事也!

    今逢佳节,夫君留于官署,回来如此之晚,当是官署事务繁多,还是先吃完厨舍做的粥食,勿要再操劳了!

    便是明日,还要去往官署……”

    “嗯!”司马懿轻轻地回了一声,他见张氏还有话,向两侧躬身侍候的侍女看了眼,侍女迅速下去。

    短时间内,整个舍内,便只剩下其二人。

    不等张氏些什么,司马懿即伸手将张氏搀扶坐于床榻边缘,而后道:“细君可是还要话,要告诫于吾?”

    平日间,司马懿很是尊敬妻子建议。

    当年,受曹操所召,多次不辟,但以曹操要降下怒火,即是司马氏内部也有让知其之心事时,正是妻子张氏行雷霆手段,帮之稳定宅舍人心,后有建议他可暂入曹操帐下,由此避免了家中更大危机。

    亦是因此,司马懿于曹营之内,渐渐接受现实,开始转变了匡扶汉室的另一个思路。但当野心爆发,品尝到权力味道之后,一些思绪自然地会降低,私心随之加重。

    作为妻子,枕边人,张氏最是清楚丈夫心境的变化,对于丈夫能她有所相言,张氏并不觉意外。

    她沉思道:“夫君乃是有大志向之人,早年时,更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不屑于曹公为伍。现今便是于朝中和丞相府担任要职,以邺城内所传那般,夫君亦是抗拒曹洪这等用心不良,而欲置子不义之属。

    但而,今之于朝廷,非汉子之朝廷。

    妾身知晓夫君于此之意,以借曹氏之手,达成下一统,下之心。

    毕竟,于许都之汉室正统,难以兴盛之意也!

    不过,夫君这些时日来,常与丕公子亲近,虽以公务,但曹丞相焉能不会耳闻。

    一旦有闲人,进谗言,只怕夫君会多受猜忌,或许,还将遭受迫害也!

    而今,妾身正是有一计,助夫君未来,或可大展宏图!”

    司马懿平日所思周全,知道妻子所言事实。

    其中道理,又如何不懂得?

    他与曹丕亲近,是向曹丕表明态度,也是对曹操表示,于曹氏在朝中掌权的支持。

    曹彰一死,曹丕即为长子,将来曹氏事业继承,也必将以曹丕为先。除非,曹操要放弃地长子继承之制。

    以示曹丕,为曹植创造机会,可供联络邺城权贵之机,同样是为试探。

    但于朝廷,于曹操手下,如此作为,岂能没有风险?

    于此,一旦曹操认可曹丕,他司马懿或再得重用,若是曹操不满之所行,妻子所言,继而收到曹操贬斥,也并非没有道理。

    两者之间,他有些博弈之念。事后这一切,也全看曹操会如何处置!

    竟不晓得,妻子张氏,在此思绪如此繁多,还有计策献之,可当真是贤妻内助也!

    司马懿心中有感,面向张氏,长叹道:

    “为夫之心意,正为下苍生,便如下需革新,而以曹公所为,远远不够……

    再且观之,国事之下,吾司马懿又何以退却?

    可想重振朝廷,曹氏权威下,尚需以依靠耳!

    细君有何建言?不妨道来!”

    张氏默思,接着转头,与司马懿对视,道:“府君可还记得,前岁时,朝中因曹丞相,欲称王而闹得沸沸扬扬,后如荀令君等,悉数罢免,大儒孔公,早先预料,身死狱中?

    曹丞相现与刘益州对战失利,又逢人间动荡,必以忧心权势所思。

    这些时日,其于病榻,或在观察,私下相召幕僚,思虑对策。

    欲解此患,于曹丞相心中,可还有比封王而行摄政,更有帮助者乎?

    甚至……甚至以曹丞相之野心,子之地位,其人已有取而代之之意,以此更加方便,名正言顺而行统领。

    妾身之建言,正于此相关联。

    曹丞相既然有意,夫君又是婉拒过刘益州相邀,何不借此机会,向朝中上书,言请为曹丞相封王?

    私底下,夫君亦可表露,愿请曹丞相称帝之意,必解之所疑,以为大用。

    如此所行,待曹丞相不在,以前数夫君所为,便是丕公子接手,夫君何愁不能于朝中掌控更多权势,以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