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3章 学堂大考
    第1423章 学堂大考

    打一个莫英也是打,大唐不介意再捎上一个波斯帝国。

    最终,波斯帝国的兵马倒退了五百里,任凭王玄策率领大唐北方军团借道波斯帝国。

    印度的西面被北方军团堵住了,王玄策不费一兵一占领西印度。

    北方军团占据在了北印度的险要关隘之上。

    至于军粮补给,除了从连云港运送以外,还在印度当地进行购买,七十万人马的口粮是一大笔数目。

    印度即将被大唐征服,印度都护府,也即将建立在这片土地之上。

    朝堂之上,房玄龄举荐了王玄策。

    朝中有一部分朝臣支持,但是,狄仁杰却走出朝班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治理印度都护府,当用文臣,臣以为礼部右侍郎申时行可为印度都护府总督.....”

    狄仁杰和房玄龄所想的事情完全不同。

    房玄龄考虑的是如何治理印度,如何把印度都护府纳入大唐的统治之中。

    而狄仁杰所虑的事情是拥兵自重,若王玄策掌控了一百二十万兵马,成为印度都护府的总督,将会比莫英更加恐怖。

    若王玄策在印度站稳了脚跟,凭借武将的勇力,难免会做出自立为王的举动。

    如此一来,谁还能制衡印度都护府?

    只不过这种话,狄仁杰并没有在朝堂之上明言,否则有离间君臣之嫌。

    可是,试想一下。

    若一名武将手握一百二十万兵马,掌控一亿子民,坐拥亿亩良田。

    城池千座,这是一种什么场景?

    一方君主王侯也不过如此。

    若是他们在印度自立为王,谁能管控?

    狄仁杰所担忧的是武将自立,自始至终,狄仁杰都没有将莫英帝国放在眼中。

    但是,狄仁杰对薛丁山一直不敢小窥。

    这位将军虽然能征善战,但是野心十足,官欲旺盛。

    若是让他成为印度都护府总督,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手握一百二十万兵马,掌控一亿子民,难免鬼迷心窍.......

    李贞听着狄仁杰的话,心中暗道:“朕怎么可能会彻底放手?若薛丁山和王玄策没有自立之心,朕必赏赐他们,若他们有自立之心,只需一声令下,锦衣卫强者便会出手,摘了他们的首级送回长安......”

    殿中,娄师德与狄仁杰各持己见,朝堂争锋,寸步不让。

    娄师德认为薛丁山率领的兵马都是大唐子民,纵然薛丁山有心自立。

    他身边的将领和大唐将士也不会跟随。

    李贞在龙椅之上,看着娄师德与狄仁杰。

    “张柬之。”

    “臣在。”

    “你来说说,印度都护府之事。”

    张柬之走出朝班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商议此事为时过早,不如先将莫英平灭,再议印度总督之事....”

    “好,这件事情暂且搁置,都归班吧。”

    李贞开口说道。

    “遵旨。”

    娄师德与狄仁杰回归朝班之中,一时间,朝堂之中再无风起云涌。

    大部分官员都是眼观鼻鼻问口的手持象牙板站立朝班之中。

    李贞看了一眼吏上官仪,上官仪的眼圈有些发黑,这些日子他一直在为学堂大考的事情操劳。

    因为学堂大考已经改革,以前写个八股文就能取士,现在需要设立繁杂的题目,取士的人员也变得更多了。

    “上官仪。”

    “臣在。”

    “学堂大考进行得如何了?”

    “回京陛下,学堂大考已经进行到了第二场,最后一场结束之后,各个州郡主考官便会进行阅卷......”

    学堂大考会试的主考官,一般都是当地刺史大人........李贞继续问道:“专业学堂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文章?”

    上官仪听到陛下问起专业学堂,立刻变得神采飞扬起来。

    “启禀陛下,专业学堂盛况空前,有一百二十个国家的学子入专业学堂朝圣求学,现在专业学堂的人数,已经大大了一万六千人...”

    “许多属国的夷人也参加了学堂大考,臣看过一些文章,这些夷人竟然也学得有模有样。”

    大唐帝国强盛之后,海外的国家开始派遣留学生前往大唐帝国。

    这些选送的留学生都是在各个属国非常优秀的才子,进入大唐帝国之后。

    孜孜不倦的学习着大唐帝国的先进文明。

    这些人都希望把大唐帝国的先进科技带回本国。

    为自己的国家兴旺做出最大的努力。

    大唐帝国,万邦来朝。

    就在这时李公公的身影出现在了殿外,众多朝臣向着李公公看去,显露着几分疑惑。

    李公公若是出现在殿堂之上,一定是有紧急的事情。

    朝堂。

    李公公大声说道:“高侃来报。”

    “呈上来。”

    李贞道。

    海军驻扎在连云港,为一百二十万大军提供军粮,难道大唐海军遇袭了?

    李公公将高侃的奏折呈到龙书案上,李贞打开了高侃的奏折。

    原本李贞担心军粮被袭,可是打开奏折之后,李贞发现自己多虑了。

    高侃送来的奏折是捷报。

    一些国家见到好处纷纷想要来分一块蛋糕。

    海上不断的有外国海军前来,但都被抵挡在外。

    现在的印度是一块大蛋糕,李贞只想自己吃掉,其他属国想要染指,门也没有啊。

    倭国筹备了三十万倭国武士,希望借助大唐海军。

    登临连云港,替大唐帝国进攻莫英帝国,但是,高侃拒绝了倭国大名的请求。

    倭国狼子野心,纵然倭国为大唐海军提供了优质的海港与淡水粮食。

    但是高侃对他们的警惕丝毫没有放松过。

    王玄策率领江南军团进攻莫英帝国的时候,高侃率领大唐海军巡防印度洋。

    禁止大唐商人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商船靠近,同时也禁止大唐商人以外的商船出港。

    大唐商人运送粮食,源源不断的补给进来,保证了一百二十万人马的军粮。

    印度的战火大多集中在北印度,南印度一片平静,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南印度有着为数众多的大唐商人。

    这片土地联邦众多,并不是莫英帝国的领土。

    大唐帝国五十万兵马入印之后,众多的南印度联邦望风而降。

    李贞看着高侃递交的奏折,这封奏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