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阮把茶杯重重地墩在桌子上,冷眼扫过去。“你们干什么来了?这是苏宅,我不认识你们。”
在这些人眼里,她就只能是依附着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不过也不奇怪,现在的人们整体思想都是如此,不是个别。
和张家父子一同来的,还有尹氏,她一向当家做主,这会自然忍不住了,“你怎么说话的?我们可是你爹娘,你居然敢不认我们?”
苏阮手指敲了敲桌面,也不跟他们打哑谜了,“我记得,当初我上花轿的时候,就已经明白的告诉过你们,以后就当我死了,我们之间再也没有关系了,难道你们忘了?”
尹氏伸手一指“你说的这是人话?我们养大你容易吗?你说没关系就没关系了?想得美!那时候只是为了让你顺利嫁出去才答应的,在我们这,你就是张家的人!”
苏阮嗤笑一声,“当初好歹也替你们赚了几十两银子,这才半年多就花光了吗?你们这是专门来找我的?”
虽然这么问,苏阮觉得不太可能,他们不可能来找她,就算是想找,也打听不出来,毕竟她早就改了名。
提起这个,尹氏的脸色就更难看了,自从这个丫头出嫁后,他们一开始还没有去关心,依旧是过着自己的日子。
后来大儿子也娶了之前定亲的姑娘,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那曾想,这张大山不知道怎么了,身体突然出了毛病,竟然不能跟媳妇行房。
那姑娘家里也不是善茬,不可能让女儿守活寡,在得知张大山没有机会治好病之后,马上把人给接了回去,没多久就另外嫁了人。
从那以后,整个靠山村乃至周围的几个村子的人,都知道张大山不能人道,背地里议论纷纷。
这且不说,关键是再没有人能嫁给张大山了,就算是有,他也是望空兴叹,什么都做不了。
一家人受不了别人的议论和白眼,不得已只好举家搬迁。
原本想着去投奔孙屠户,哪怕不能久住,暂且存身也好,顺便弄几个钱再找其他地方。
却没想到,玉兰出嫁当天,就被山贼给劫走了,孙屠户也没敢告诉张家人,直到张家过来投奔才敢如实相告。
张满堂一家没办法,只好彻底离开当地,寻找合适的地方安家。由于父子几个都会点手艺,一来二去的就到了庆阳县城周边的一个村子居住,日子虽说过的一般,倒也能糊口。
今天张满堂来县城买米,恰好碰到了苏阮,等跟踪她知道住处后,这才回去叫了儿子媳妇一起,过来劝说苏阮。
不过,这里面的事,尹氏当然不能告诉苏阮,只是说道“我们就是来找你的!丫头片子,别忘了你是谁的闺女,到什么时候我们都是你爹娘,你得孝敬我们!”
说完,也不管苏阮有没有让,自己就打算找个凳子坐下。
苏阮抓起茶杯就扔了过去,正打到尹氏的额头上。
尹氏吃痛,呼叫了一声,捂住额头恶狠狠瞪着苏阮,“死丫头,你敢打我!”
苏阮轻蔑一笑,“怎么,我说过你可以坐下吗?这里还轮不到你来撒野,再敢放肆,乱棍打出!”
尹氏就是吃软怕硬,她看现在的玉兰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唯唯诺诺的玉兰了,凶得很。
加上刚才进来看到了好几个家丁,寻思着真的把人给惹急了,他们也落不到好,也就忍了。
见她听话了,苏阮神情放松下来,“行了,当初我们已经算是两清。你们养大我,我在孙屠户那给你们拿了钱,你们不亏。”
说起来,原主才是最惨的,从小没有享过福,有了心上人又被迫要嫁给别人,一气之下丢了小命。
她斩断了这个连接,也是不想再跟这家人有什么牵扯。
听了苏阮的话,尹氏心里头转了转,“死丫头,想让我们走也行,给我们一百两银子,我们就离开,以后再不烦你了。”
她也看出来了,在这里得不到什么好处,能拿到一点算一点,看样子现在玉兰还挺有钱的。
苏阮差点笑出来,被气的。“你当我是傻瓜?这次给了你,下次你还来?说实话,我的银子就算是喂狗,也不会给你们的。”
苏阮挺想下一把药,把这一家人都给毒死,不过没有那么做。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她就不会做的太绝了。
尹氏嚣张地叉着腰,“好啊,你竟然这么说!你要是不给,我就跑外面喊去,我让大家都听听,你到底是个什么人!
你一个女孩子不学好,背地里勾搭那个姓付的,又被山贼给打劫了,谁知道发生过什么事?现在你倒享福了,不知道你婆家的人对你以前有多少了解?你说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些,还会要你吗?”
苏阮一摊手,“你尽管去说,说的越多越好,我不怕。”
她站起身来,“既然如此,我也懒得跟你们废话了。”
苏阮来到尹氏面前,一把揪住尹氏的衣服,一手拽着尹氏的裤子,稍微一用力,就把尹氏整个从屋里给扔了出去。
还没等张满堂父子俩回过神,她又如法炮制,把那两个人也给扔了出去。院子里是青砖铺地,这几个人给扔出去都摔得不轻,一时间都没能爬起来,扶着身上直叫。
苏阮拍了拍手上不存在的灰尘,“再来捣乱,乱棍打出去!”
“哎呦你……”
尹氏还想说什么,被张大山给拉住了,“娘,别说了,先离开这里再想办法。”
尹氏情知讨不了好处,这才不甘愿地爬起来,被儿子搀扶着出了苏宅。
张大山回头看了看大门上面的那块匾额,苏宅两个字特别清晰。他多少认识几个字,现在看了,只觉得眼睛有些发热。
“娘,看起来,这里真是玉兰住的地方。她不是说她姓苏吗?这里是苏宅,就是她的家啊。”
张满堂恨恨地一跺脚,“没想到她现在变得这么有钱了。”
张大山叹了口气,有些埋怨自己的父母,“当初家里有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你们为啥还给我从外面说媳妇儿?我娶了她不是正好吗?连聘礼都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