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赵容儿在前往“狼居胥山”的途中,遇见“西突厥”来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是原“达头可汗”的旧部,首领叫阿史那其连。
没想到的是,这阿史那其连,却是“西毒”方子寿的结拜兄弟。而赵容儿抓住这个有利机会,与阿史那其连说上了。
原来,“西毒”方子寿不但是阿史那其连的结拜兄弟,而且还是阿史那其连的救命恩人。鉴于这种情况,赵容儿更是抓住不放。
于是,赵容儿向阿史那其连说,“西毒”方子寿,被“达头可汗”贬为“庶人”。现在有可能,正在“狼居胥山”山谷。
阿史那其连一听,就打算与赵容儿一道,返回“狼居胥山”,去寻找“西毒”方子寿。
不过,有这么一大路人马跟着,有些不大方便。怎么办呢?之后,阿史那其连只好叫其部下,先前往“突厥牙帐”,禀报给“达头可汗”,说他随后就到。
但是,一向心眼多的赵容儿,却对阿史那其连说道,这样怕是有些不妥。赵容儿给阿史那其连分析道,“西毒”方子寿被贬,而这其中,就很有可能他们之间,有着什么不合。要不然,“达头可汗”也不会把“西毒”方子寿,贬为“庶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阿史那其连,是因寻找“西毒”方子寿而误了战机。也就等于说,你是在和“西毒”方子寿二人联手,来共同拖延“达头可汗”的出兵时间。所以,“达头可汗”一定会怪罪于你。
赵容儿接着又说。更何况,“达头可汗”出兵事大,非同儿戏。如果说你阿史那其连,没有接到“达头可汗”的“命令”,或者是消息之内的,那还有情可原。如果说是迟去几日,也还好说。但是,你阿史那其连现在,已经开出军队,走在前往的“突厥牙帐”路上。
我个人认为,这样有些不妥。要吗?你阿史那其连的军队,干脆就不要开过去,装着不知道,或者是还没有收到什么消息,这样不就一了百了了。而你却想让军队开过去,自己却去寻找“西毒”方子寿。如果这话传到“达头可汗”那里,试问,“达头可汗”会怎么处置你——
阿史那其连经赵容儿这么一说,回心一想,也的确是这样的。那么,现在怎么办呢?难道真要把自己这支军队,开回去不成。
二人坐在小河边,商议了许久。最后,阿史那其连决定,为了不让自己冒然行事,或者是安全起见,还是把军队开回原“西突厥”旧地。
的确!赵容儿分析的也不无道理。如果说阿史那其连,让自己的部下去“突厥牙帐”,见“达头可汗”。而他作为一名主将,却还要去开“小差”,这样说得过去吗?
所以,赵容儿也认为,这阿史那其连的军队,还是开回去的好。免得“让部下说错了话,被达头可汗”,抓住把柄。
这样一来,赵容儿就感觉自己,有靠山了。当然,对于阿史那其连的实力来说,也的确是赵容儿的一大靠山。
当然,这阿史那其连,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辩驳之说。因为,他接到“达头可汗”的亲笔信,也是一种“飞鹰”传送来的。在这辽阔的草原上,都是利用“鹰”,来传送书信。之于能不能传送到对方手中,就很难说了。失误,也是十有八九的事。
所以,阿史那其连,并不怕自己面对“达头可汗”一说。只是这样做,会不会是自己太过自私,或者说是不顾大局着想——
不过,作为丈夫之志,理当要公私分明。但是,鉴于眼下情况,他又不得不“报恩”。常言说的好,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曾经的“西毒”方子寿,还救过他的命,此次不去,是不行的。之后,阿史那其连就叫赵容儿上马,向“狼居胥山”而去。
知恩图报,这是为人之本。否则,就枉为人师表。
此时的天边,正是一竿残照之时,满天的晚霞被落日映红了半边天空。渐渐地,暮色压下,星月升起。
阿史那其连和赵容儿,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想趁此月色,在坚持一会,就到了“狼居胥山”山脚了——
到达“狼居胥山”山脚,已经是午夜时分,阿史那其连就吩咐部下,就地扎营,生火造饭。
夜里,赵容儿望着夜空中的星月,眼角流出了泪水。此时此刻的她,真的是多么的想念自己的丈夫重九。为了一种“信仰”,为了一种“理想”和自由,他们夫妻二人,所作出的牺牲,真是太大了。
而且,重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儿子一眼。所以,赵容儿想到这些,心里头就觉得酸酸的——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