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三十四章 未来的大事件
    “待遇很不错的啊。”

    陈庭礼诱惑着张一凡,不过话一出口,他自己都笑了。

    他们那边待遇确实是不错,尤其是对于肯配合的研究对象,那可是标准的事业单位员工待遇。

    不过这样的待遇嘛,对于张一凡显然是不会有任何的吸引力的。

    张一凡道:“陈老,不是我不想配合你们,实在是我这……恩,我这一身能力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也不想因为这个影响到我的生活。”

    陈庭礼有点不高兴道:“你们这群年轻人呐,就是知道忙活自己那点事,不就是个买卖么。”

    陈耀祖见自己爷爷说的过分,赶紧打圆场:“哎,爷爷,张总可是个了不得的商人,您看他把平安镇发展的,多好,要是华夏遍地都是他这样有担当的商人,那早就……”

    陈庭礼一斜眼:“哎,你小子少来,一凡啊,我倚老卖老的这么叫你,不介意吧?”

    张一凡能说啥?只能点头。

    陈庭礼道:“你是个有本事有能力的年轻人,难道就没有更加远大的抱负吗?”

    张一凡就想糊弄过去,但是一琢磨陈庭礼的身份……恩,如果真的叫他知道了自己的心思,那么未来说不定是一个巨大的助力啊,还是官方层面上的。

    于是张一凡索性就打开话匣子,把几对于未来的设想大约的那么一说。

    陈庭礼开始时候还不大在意,但是越听眼睛越亮。

    他听完后沉默了好久:“一凡,你的意

    思是,你想在文化产业层面上让我们华夏追上那些发达国家?”

    张一凡点头:“我就是这么个想法。”

    陈庭礼想了想道:“文化产业,真的有如此重要吗?”

    他这个疑问并不奇怪,如今整个华夏,意识到文化产业重要的人,确实不多。

    高层肯定是知道的,但是即便是知道,也没有办法改变,饭,那要一口一口的吃。

    不能违反客观规律进行愣推,没有经济基础与过硬的基础设施,你说什么都是扯淡。

    高层的这看法显然是无比正确的,但是,张一凡就是不甘心呐,他可是亲自经历过后来那几十年的时光的。

    知道文化产业在国际上能够起到多么巨大的话语权影响。

    就简单的拿那个臭不要鼻子的偷国来说吧。

    自己没历史,当然,也不是真的没历史,只是他们的历史不大光彩罢了。

    三韩嘛,几千年的附属国,挨欺负的老倒霉蛋。

    所以就非特么扒住了高句丽历史不松手,其实高句丽那是你们的吗?

    但是奈何人家用举国之力发展文化产业,确实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所以就在国际上各种胡说八道。

    最后连华夏是他们偷国附属国的破话都说出来了。

    华夏这边还不好说啥。

    毕竟那是人家的民间观点,你官方总不能拦住他们民间胡说八道吧?

    那就显得太过霸道了,但是华夏民间这块的文化影响力又不足。

    所以,亏,那是没少吃了,简

    直恶心死个人。

    当然,眼下这样的情况还没有发生,不过偷国还没开始干,但东瀛可是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而且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这段时间,正是东瀛文化产业大渗透的年代。

    他们先是直接影响了香江那边,然后再由香江的文化产品灌输入内陆,直接影响华夏。

    甚至不少火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其实都是香江那边翻唱的东瀛歌曲。

    最典型的比如《红日》《千千阙歌》等,其实都不是原创歌曲。

    甚至当时还有个半真半假的笑话,说是一个东瀛歌手中村美雪,养活了大半个香江歌坛。

    这事情虽然很那啥,但确实就是事实。

    张一凡当下便将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一说。

    当场听的陈庭礼与陈耀祖二人面色铁青一片,两人都是军方出身的人,铁血作风,听完后都想直接揍人了。

    陈庭礼怒道:“真的会那么严重吗?”

    张一凡点头:“真的会!”

    陈庭礼沉吟片刻:“但是一凡啊,不是我老头子给你泼冷水,你的想法是很好,但是我觉得……恩,做不成,文化产业属于上层建筑,而我们现在的基础……”

    张一凡却是说道:“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就算是不成,也能为未来的发展铺下一条还算是平坦的道路。”

    他说的异常坚定,当然了,张一凡也不是在任性的胡搞,他敢下这个注,也是有所依仗的。

    因为他十分清晰的知道未来的发

    展趋势。

    首先,95年的时候,华夏这边就会推出双休日的工作时间。

    那时候,必定会大大的拉动华夏内需产品的销售,旅游业也是大有可为。

    张一凡记得,95年实行了双休制工作日后,华夏的单年旅游人次直接暴涨到了6.29亿人次这个夸张的数据。

    直接比94年增长了20%。

    也是在同一年,大学生毕业的双向选择开始实施,人才开始以惊人的方式畅通流动。

    机会,简直就是叫人发狂的机会啊。

    要知道,95年的应届毕业大学生,那可是80多万人。

    这个人数在几十年后看来不算啥,但是在当时,呵呵,简直就是人才市场中投掷下的超级震撼弹。

    其威力和影响力,都是后来人很难想象的。

    再之后就是96年的股市大爆发,当然,这股子爆发很快就会戛然而止,跌到叫人目瞪口呆的地步。

    不过最后还是被顺利的控制住了。

    接着,便是97年的超级大事件,东亚金融风暴!

    那简直就是一次国际资本的饕餮盛宴,首先是T国扛不住直接倒下,放弃了自己国家的固定汇率制。

    要知道,在当时,T国可还是东南亚那边的经济领头羊呢,它直接就倒了。

    从而导致了几乎整个东南亚的全面趴窝。

    最后都波及到了东北亚的偷国,华夏与东瀛也未能独善其身。

    不过最终能够扛过来的,没有损伤元气的,真就只有华夏而已。

    东瀛这

    个东亚的经济领头羊,也被米国的一纸广场协议直接拍倒在地上,甚至到了下个世纪都没能站起来……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50696084/?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0696084%&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62452334","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id=550696084","ChapterUrl":"/r/550696084/?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0696084%&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ChapterId":"562457956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