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章 战争与文学(上)
    三月末, 晋国,涂山城。

    因为晋国跟齐国打仗,涂山城内, 老百姓们能逃的便逃了,不能逃的, 也等着城破人亡。

    都知道是城破的结果。

    因为这里已经只剩下一百多个兵了。

    “将军,援兵还能来吗?”一个士兵饿的面黄肌瘦,手里握着一把已经有缺口的刀,问守城的郑长隆。

    郑长隆是涂山城主的儿子, 他爹半个月前跟齐军打仗的时候死了, 兄长三天前出城打仗的时候死了, 如今,郑家就剩下了他一个。

    他今年二十三岁, 守城的任务压在他的肩膀上, 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但这并不是他最绝望的。

    他绝望的是,他带着涂山城的战士,足足三千多人, 奋战浴血在最前面,但是朝廷答应给的援兵还不来。

    三千多人,十几天来, 已经只剩下了一百多个。

    他慢慢的也算明白过来,朝廷根本管他们的死活!这个腐朽的晋皇室, 已经被小人把控, 整天吞咽吐雾的吸鸦片烟, 死到临头了, 还觉得无所谓。

    三月中旬, 齐国的大军就破了皇城, 晋国皇室连忙带着大臣们南迁,迁到了涂山城两座城池之外的高阳城。

    就在两座城池之外,只要涂山破城,他们也不得不再次面临齐军的铁骑,可这种道理,也没有一个人能想的明白,十几天了,高阳城还不派兵来,就指望着他们死守在城里,能多撑一会是一会。

    幸而涂山之外还有流民军跟齐军打突击战,减慢了了齐军的进攻速度。

    朝廷军,还不如流民军。

    “将军——援军还会到吗?小的实在坚持不住了。”,另外一个士兵手断了一截,只有左手能拿着刀。

    郑长隆闭眼,咬牙恨道:“再坚持坚持,援军一定会来的。”

    他旁边的士兵就笑了,“将军,俺信你。”

    郑长隆站起来,拿起刀道:“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涂山几乎已经没有粮食了,谁能知道,一个城池,仅仅一个月,就没有粮食再供给了。

    他讽刺的笑起来,觉得父亲一个月前,真不该将一半的粮食运送到高阳城,给那群尸餐素位的人。

    父亲愚忠,他和兄长却不是。兄长出战前曾说,涂山城是郑家守着的,不论朝廷如何,他们总该要为老百姓守住这座城池。

    城亡人绝,粮无刀断,也不该撤退。郑家的男人,就该是血性的,就该为了这座城而亡。

    郑长隆摸一把鲜血,提着刀,“这脚下,是我们要守护的土地,我承诺你们,只要能守住城,以后你们的名字,就会像双城的将士一般,都刻在烈士碑上。”

    双城的烈士碑啊。

    一个小兵就哭起来,“将军,可是我们都死了,谁来给我们刻碑啊——他认得俺不?其实俺的名字是哪两个字,俺也不知道。”

    郑长隆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小兵大约十三岁的模样,脸上全是黑灰,闻言抬头,道了一句:“回将军,俺叫郑大树。”

    郑长隆顿了顿,从地上捡了块木炭,撕了一块白布,写上郑大树三个字,塞到小兵的怀里。

    “给你。”

    小兵贪念的看了一眼白布,许是这般说了几句话,就觉得跟将军亲近了些,道:“将军,我其实不想死。”

    郑长隆没说话。

    谁也不想死,但是活不下来了。

    “将军,齐军开始攻城了——”一个将士跑过来,慌张的道:“将军,怕是守不住了。”

    郑长隆肃穆的点了点头,看看郑大树,朝着前面一百多人道:“战士们——”

    “我一天一封信,去跟朝廷要援兵。但是这些信,进了高阳城就再没有声息。我得告诉你们,没有援军了——”

    “没有援军了!三千多人,三千多个血肉之躯,一个个都倒在了城门之外——兄弟们,咱们的城,咱们的家,保不住了。”

    “咱们殉城的时候到了,这一战,注定是要死的,但是涂山城不能死绝了——你们可以走!”

    “想走的,现在拿着你们的刀,从西城门走,去别的地方。”

    但是他话音落下去良久,也没有一个人走。郑长隆哆嗦着道:“你们不走吗?你们甘愿死在这里吗?”

    郑大树黑黑瘦瘦的脸绽开一个笑容,“将军,我不走,我虽然想活,但是我想留在这里,守住我的家。”

    他们都是涂山城的人,所有人都能走,但是涂山城的战士不能走。要是连他们走了,这个城,这个晋国,就没救了。

    他们愿意以死殉城。

    郑长隆眼眶情不自禁的湿了,拔出刀,扶正头盔,喊道:“那好,跟我走!”

    ……

    “三月春寒,他们身上连件厚棉衣都没有——真是气死我了,晋国的棉,都穿在了那群该死的人世家身上,可怜战斗在最前面的战士们,却穿得如此单薄。”

    郑长隆迷迷糊糊间,听见有人在他身边说话。

    “可怜,真是可怜啊,涂山城最后一战,一城之人,几乎死绝了,而高阳的人,却还在载歌载舞庆祝晋皇的生辰呢。”

    郑长隆努力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目之所及是一个木屋子,屋内有草药的味道。他的身边,是郑大树,还在昏迷。

    他挣扎了一下,腹部传来一阵痛,一个声音传来,“咦——有一个醒了。”

    郑长隆因为伤口裂开,额头冒出了冷汗,也大概知道自己被救了,他问道:“这是哪里?”

    刚刚说话的人便道:“这是在涂山城里的狐山,我们是禹医,之前去战场上……清理战场的时候发现你们没死,就偷偷的将你们运了回来。”

    禹医?

    听口音也确实是禹国人的口音。郑长隆就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禹医一直行走在天下各处,只要是病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他们都一视同仁,在七国之内很有名声。

    楚国驱逐禹医之后,还遭到了民间的反对。然后,这些在楚国的禹国一部分收到他们皇太女殿下印在各种商品上的那句:禹国随时等你回家,回禹国去了,还有一部分人,就直接到燕国,然后北上,来了齐国和晋国。

    于是齐国和晋国的禹医增加了很多,一些禹医奔赴在战场,给晋国的战士们治病。

    他们应该是碰到了上战场的禹医了。郑长隆感谢道:“多谢两位。”

    这两个禹医就道:“你不用谢我们,我们也是见你们没死,这才敢偷偷救回来,不然涂山城里,我们是不敢去的。”

    就是医术再高明,也救不了必死之人。也是这两人命大,被杀了好几刀,还活着,真是命大。

    两人就道:“如今晋国不安稳,我们也要回禹国去了,这位壮士,你们涂山已经失守了,你们……节哀顺变,还是想想之后怎么办吧。”

    郑长隆点头,“是,多谢两位。”

    那两个禹医看郑长隆倒是多有钦佩,涂山城一战,奋死杀敌也要守城,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如此的。他们其中有一个老者,摸摸胡子道:“这位小壮士的伤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等他醒了,你们便可离去。”

    又朝年轻点的道:“张虎,你收拾收拾东西,咱们还要赶路呢。”

    这两个人,便是张虎跟他的师父。这次来晋国,是来寻药的。

    张虎点头,顿了顿,跟郑长隆道:“这位壮士,我们禹国的皇太女殿下说过,有些人死去却依旧活着,你们涂山城的战士,虽然身体没了,但是灵魂还在,会被载入史册,供后人瞻仰。”

    郑长隆感激一笑,“多谢。”

    张虎就出去了。这人太有礼仪了,他有点不适应,毕竟他这些年一直在军中呆着,习惯了大大老粗们说话,突然来个文质彬彬的士兵,还真不适应。

    不过既然人醒了,他们也能放心离去了。将粮食和剩下的药给到郑长隆道:“那两位壮士保重,我们先走了。”

    两人一走,郑大树过了一会也醒了,他看看四周,哭起来,“将军,你怎么死了跟俺住一个屋,阎王殿里没有你们将军住的宅子吗?”

    郑长隆笑起来,勉强站起来,道:“走吧——咱们去宿城。”

    晋国宿城的主将是他母亲的娘家,这回,得去投靠舅舅了。

    ……

    张虎跟着师父一起回禹国,在燕国境内,竟然遇见了一队去禹国的流民,都是晋国人。

    如今流民在哪里,都不如在禹国好,这是众人达成的共识。只要没了家的人,就想要去禹国,听闻那里是个神仙之地,无价之人能获得一个家。

    张虎本想跟着他们一起走,但是他们速度太慢了,而且流民在其他国家的途中,又留下了一批人。

    途中事情多的很,有的人娃娃病了,有的人母亲病了,还有的走到一半死了,想要一个坟。

    张虎作为禹医,被这群人看做是一线生机,但是张虎却觉得自己力量有限,救是救不的了,最后被师父催促,还是离开他们,快马加鞭回到了云州。

    不过在走之前,他写信给了黄有为,他记得黄有为最近在燕国做生意。这些人,给了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等回到禹国境内的时候,张虎才感觉到什么是安平。云州最近在修水坝,一群孩子跑过去看,被衙役赶走,但是孩子们调皮,不断有人过去的,官兵们没办法,将孩子扣起来,要罚银子,这才没有人赶去。

    修水坝的作用已经宣传过了,人人都知道这是好东西,要是遇见了干旱时期,那就是活命的东西。

    不过这真的是个力气活,即便有了工部黄大人设计的那种建房子用的起重机吊石块,也辛苦的人。

    这是个浩浩荡荡的工程,做事的人吃午饭的时候聚在一起讨论,“听管事的说,就要来一批晋国人了。”

    这里鲁国人和楚国人多,可是晋国人还真是没有几个。不过这次晋国出了事情,便有流民往禹国这边来,因着路途遥远,不好行走,路上死了很多人。皇太女殿下知晓这事情后,便发动禹国的商队给予方便,若是遇上了,便带回禹国来。

    然后,便有专门的商队去带人回来,还专门形成了一种生意。不过,这回鲁国也跟禹国抢人了,鲁国最近也开始建房子,修路,需要不少人,只是他们吃的不好,给的福利也不好,所以即便就是鲁人,也愿意到禹国来,别说晋人了。

    “晋国都要亡国了,哎,你们说,他们连家都没了,是不是要在咱们云州住下啊。”一个大汉拿起一个果子擦了擦往嘴里送,担忧的道:“我可听说,又要建水泥房子了,那安置房,我眼馋好久了,也存下了银钱,就等着买了,别晋国人来了,被他们抢了。”

    这个是鲁人,三年前来的云州,四处做事,终于攒下了不少的银钱,就准备在云州踏踏实实的住下来了。

    他身边的云州人就笑着道:“他们在其他地方买房还好,可是在云州,他们晋国人刚来,也买不到啊。”

    鲁人就愣了愣,笑着道:“老胡,你说,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那个叫老胡的就道:“你啊,再怎么忙,也要读一读书吧?最新的云州报都说了,自今年六月起,以后咱们云州就要限购了。”

    “限购?”

    “就是除了云州本地人,其他外来的人,是要在云州做两年事情,才能有购房的资格。”

    鲁人就笑起来:“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可有三年了。”

    那可不是,如今云州城的安置房被炒房的人越叫越高,皇太女殿下亲自下令,其他的宅子价高者得,但是安置房不能再加价了。

    鲁人便诚心诚意的又将皇太女殿下夸了一遍,“哎,皇太女殿下可真是好,给我们将所有的事情都想到了。”

    等老胡走了,其他鲁人就围到这边来,问:“刚刚老胡说什么?”

    那人便这般如此如此这般的将限购令说了一遍,果然,他说完,来的早的鲁人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今年刚来的也不怕了。

    说实话,这两年安置房的价格越来越高,他们真是每天都愁的睡不着。如今好了,眼看着房价下来,他们也不用每年盘算着那点银子。

    这般皆大欢喜,便对要来的晋人也慷慨了一些,还对他们十分同情。

    “我这辈子还没见过晋人呢,实在是太远了,晋人也不喜欢跑商,就呆在晋国内,在外行走的,几乎没有晋商,也是这两年禹国的东西越来越多,晋商才有几个人来。”

    “是啊,他们也不容易,上回军事报上说晋国皇都已经被齐国攻破了,哎,他们算是亡国了吧?”

    “不知道……不过报纸上写的,他们也太可怜了,听闻晋国的战士们粮食也没有吃,厚衣裳也没有,有些连刀也没有。”

    这也太可怜了。在云州过惯了好日子的鲁人已经想象不出那是什么日子了。然后看看身边巡逻的云州战士,感慨道:“你看他们身上,配的最好的铠甲,禹刀,再想想禹兵,哎,真是造化不同啊。”

    其中一个鲁人一直沉默不说话,等他们说完之后,才又说起最开始的话题,“你们——真的打算在云州买房,以后就不回鲁国了?”

    其他的人就沉默了一下,道:“回去做什么?咱们鲁国那样,谁知道楚国会不会直接打过去,又或者……禹国打过去?”

    谁也没有再说下去,因为对他们而言,也已经看见了未来。无论谁打过去,他们都是没有家的。

    呆在禹国,就呆在禹国吧,鲁国,对他们而言太遥远了。

    于是他们可怜了一顿晋国人,赫然发现,他们其实跟晋国人一样。

    都没有家了。

    鲁国打了那么多次仗,早就已经将家园都打没了。

    ……

    “这是什么?”郑长隆在跟郑大树往宿城去的时候,看见一对农家夫妇在烧火烤一样东西,那东西郑大树是认得的。

    “是老鼠。”那农家夫妇还没有说话,郑大树便说了出来。

    郑大树好歹是世家出来的,听见这对农家夫妇竟然在烤老鼠,心中不由泛起一阵恶心。

    他们是进来借水的,这对老夫妻也很善良,即便兵慌马乱也愿意让他们进屋稍作休息,给他们打来了井水,道:“家中没有柴火烧热水了,客人将就着喝一喝吧。”

    郑长隆就好奇的道:“为何要烧热水?”

    老妇人就道:“是前阵子来的禹医说的,说是井里的水不能喝,只有烧开了的才能喝下去。这井里打上来的水啊,里面有什么菌菇?哎呦,说了一大堆,但老妇人我一点都没有记住,只记得说不能喝。但我们哪里能有那么讲究?”

    “可我们是没什么讲究,看客人的模样,肯定是读过书的,想来讲究一下,所以只能委屈客人了。”

    郑长隆听她说话,倒是说的十分有模有样。问:“你可是在世家大族做过事情?”

    那老妇人点头,“做过,我和我家老头子之前都是城主郑家的奴仆,后来有一次,郑将军有了孙子,便放了一些人出来,我们便是那一次出来的。”

    郑长隆没想到还有这个渊源在,又想起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嫂嫂生了小侄儿,父亲大喜,放了一些奴仆出去,当做是行善。可是,小侄儿如今已经死去了。

    老妇人见他喝了水,就将碗收回来,道:“客人。可要吃过了饭再走?”

    郑长隆摇头,将身上的一块玉佩留下来给两人,道:“多谢你们的水,我们就不停留了。”

    老妇人坚决不要,“不过是一碗水罢了,怎么敢得到客人这么好的玉佩。”

    郑长隆便道:“你们不拿,我这心里就不安心,虽是一碗水,却也是心意。”

    他将玉佩王老夫人怀里一塞,便大步的往前面走去。

    那老妇人就垂头退到了一边,倒是那老翁在门外见了郑长隆,想要说几句话又不知道说什么,只手足无措的在那边烤着死老鼠。

    等两人走了,老翁才有些埋怨的对老妇人道:“我说了不让把死老鼠拿出来招待,你偏要拿出来。这再是肉食,是公子那么一个金尊玉贵的人,怎么可能会吃呢?”

    老妇人拿着玉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那还要拿什么?拿树皮么?咱们还有树皮么?”

    这只死老鼠已经是他们家今天,明天和后天的食物了。

    老翁就叹了一口气,道:“哎,没想到四公子还活着。”

    接着又发现了老妇人怀里的玉佩,大怒道:“你怎么好收人家的玉佩呢?”

    老妇人就哭着道:“我有什么不好收的?当年,主家放了我们出来,我们心存感激,于是这次征兵,咱们家的大儿子去了,也死了。又征兵,二儿子去了,又死了!”

    “咱们拿得起这块玉佩。”

    另一边,郑大树问郑长隆,“将军,只不过是一碗水罢了,您怎么还真的给他们一块玉佩呀!”

    郑长隆却看着远处那座房屋道:“因为他们刚死了两个儿子,都是为了涂山城而死的。”

    那屋子里面明显有三个房间,还有年轻人的衣服,但是,如今,那屋子里面又多了两个牌位。

    那牌位崭新的很,没有写任何字,因为这对夫妇也不识字,而如今战乱纷纷,也没有能力去找一个会写字的人,帮他们写上儿子的名字。

    他们固执的将牌位立在两个房间里面,按照晋朝的习俗,这是希望死去的灵魂能够归附在牌位上面。

    “他们定然是认出我来了,所以才让咱们进了屋。给他们一块玉佩,还是因为我身上只有玉佩了。”

    ……

    “这块玉佩能卖多少银子?”

    禹国京都里面,一个身穿丝绸,但却在当铺里的少年郎面带羞愧的问当铺掌柜的,“可能多给一点?”

    那掌柜的就道:“公子,我给的价格,您出去打听打听,肯定是给您最公道的价格。”

    少年就叹气了一声,将玉佩递过去,“那就按照你说的给吧。”

    掌柜的便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拿了当票给少年,然后也有闲情说笑了,道:“看公子穿着,也不至于是来当东西的,可是有什么难处?”

    少年便有些气愤:“我是燕国人,想来报考你们的技术学院,谁知道刚到京都,行囊就被偷了。”

    这掌柜的听见是来报考技术学院的外来人,便道:“那公子便可以去报官的。”

    那少年就笑着道:“在京都被偷了东西去,报官还能找回来?”

    在燕国,这种京都脚下的宵小敢作恶,一般是有门路的。他一个外来人,在燕国也没什么家世,只是家里做着生意,略微好一点罢了。

    好在他行囊里也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因为是来报考技术学院的,定然要长时间居住,便将他托付给了在禹国京都的亲戚,待会,他就拿着当玉佩的银子,买点东西去亲戚家。

    但是掌柜的却皱眉道:“公子别以楚国论禹国,天子脚下,禹国可不敢放任偷盗之人。”

    那公子见掌柜的说的如此严重,不由得信了几分,道:“那我便试试报官。”

    掌柜的将银子递给他,道:“如今公子银子少了,不可乱花费,七月京兆尹府报官时,大可不必租牛车或者马车,您只需要往前面公交站牌处等3路马车,在京兆府下马车即可。”

    这话说的刚来京都的罗玉松十分迷惑,好在这次他遇见了好人,这当铺的掌柜十分热情,不仅仅给他解释了什么叫做公交马车和公交站牌,还给了他一张叫做京都线路图的小册子,叮嘱他看清马车外面贴着的数字再上车。

    罗玉松感谢了一翻走了,没有看见“这傻帽真好骗,要是身上多几块玉佩当就好了”的感慨。

    他拿着线路图,顺着掌柜指的的方向慢慢走去,因着天色还早,他并没有急着赶路,一路上都在看京都的人。

    看完了,只有一个想法:这里的人,可真忙啊。

    每个人好像都有无数的事情要去做,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为生计奔波的表情。有卖豆腐的阿婆,在旁边一边卖豆腐一边数落自己的孙子不如孙女聪慧,不聪慧就算了,还没得到儿子的喜欢,因为儿子最近喜欢上了别人家的孩子。

    那买豆腐的人就道:“不如你就给你家阿篱跟丹青订一个娃娃亲。丹青那孩子长的好,虽然好像是无父无母,跟着姐姐在美食街那边卖豆腐,可是我看着吧,这孩子是个成大才的,小小年纪,气度不凡。”

    她还替卖豆腐的阿婆操心,“不是我说,祝婆子,你家儿子和儿媳妇眼看着就不接手你的豆腐摊子了,你家的孙子孙女也学医去了——你做豆腐的手艺这么好,不如直接将丹青招回家里做赘婿,让他继承你的豆腐铺子得了。”

    祝家阿婆就有苦说不出,她之前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让孙女引着丹青回家,丹青这孩子也真是让人心喜,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人也聪慧,做豆腐的手艺一学就会,要是留在她祝家该有多好?

    但是,这孩子过年的时候,可太吓唬人了。那人贩子,说杀就杀了,杀完了人,一点儿感觉也没有,倒是将她吓个半死。

    反正,从那以后,祝家阿婆就不敢再有这种想法了。

    而且,那日她也认真的盘问了孙女,得知那孩子竟然也能够进到皇太女殿下的除夕宴,师父貌似是个大人物,是给皇太女殿下直接办事的。

    这样的人,就更不可能来继承她的豆腐摊了,想到这里,祝阿婆就叹气,然后一转头,见一个长的好看的少年郎站在旁边,一个劲的看着她的豆腐,她就连忙喊道:“公子——来块豆腐?”

    罗玉松其实并不想卖豆腐,他只是见两个人说到豆腐摊继承的事上,情不自禁的停下来听了听——没错,他喜欢听人说话,各种各样的话都喜欢听,有时候碰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便会沉浸进去,外界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然后,他会将这些听来的事情,都掰碎掰碎,再掺杂进自己想出来的故事,写成一本话本子。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写了不少话本,略微有些名头。不过,半年前,他突然得了一本画册。

    那本是禹国禁烟片烟的画册,里面画了一个禹国皇太女殿下将卖烟买烟的人都关在一个笼子里故事,那故事如何,他不知道,但是,那画确实惊艳住他了。

    他立马觉得自己其实可以将话本改成画册。

    一打听,知道这是新的连环画。而且这种画技,禹国并没有藏私,是允许去学的。最重要的是,今年六月份,技术学院会增设一个小画院。

    于是便连忙跟父母说了,也不让仆人跟着——因为他最近觉得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是最有灵感的时候。他家父母熟知他的性子,没管他,只给他报了一个镖队,送他到了禹国京都,写了信给禹国的京都的亲戚。

    结果刚到京都,罗玉松就发现自己的银子被偷了。现在,又被卖豆腐的阿婆喊着买豆腐,他性子内敛,想不买吧,但又觉得自己看了这么久了,不买豆腐多说不过去。

    便慢吞吞走过去,支支吾吾的道:“那就,那就来——”

    这是个好骗的人!

    祝阿婆第一眼就觉得这人好忽悠。又见他穿的好,想来不会将一两块豆腐放在心上,于是便一顿说,等到最后,罗玉松手上已经提了一筐的豆腐了。

    ——那个筐也是罗玉松买下来的。

    买的太多了,根本用手捧不走,祝阿婆因此十分卖力的推荐自己的筐。

    见人走了,她笑呵呵的赶紧回去,跟孙女道:“今天,我碰见一个傻帽。”

    而傻帽提着一筐豆腐,开始人生第一次坐公交马车了。

    他颇为紧张的等马车,然后颇为紧张的坐在马车里,一辆马车大概是可以坐十多个人,每个人都划分好了位置,他坐在一个小角落里,不敢出声。

    不过,一个发生公交马车上的故事,又在他的脑海里浮现。最后,因为想的太入迷,他坐到了终点站。

    马夫:“……”

    马夫:“我刚刚叫了你那么久,你又不出声,我还以为你要到终点站呢。如今是没有办法了,待会回程你再下车吧。”

    于是又花费了几个铜板往回坐,回程从终点站到京兆府尹,只有罗玉松一个人,马车到了京兆府尹处,马夫就亲自叫他下车,让罗玉松又感慨了一遍禹国京都人热情。

    他还将一筐豆腐准备给他,结果马夫却看着那一筐豆腐感激极了,还拉着他不让走,“要不,待会你在这里等我,跟我再走一次,亲自在我们站长面前,将这豆腐给我吧?”

    上回他们公共马车的车夫吴三因为返还了一个客人丢在马车上的银子,正好被站长看见了,站长便请人给吴三写了一个小文章登报,上面写着什么好人好事,因为这次登报,吴三直接成了小队长。

    马夫便觉得这是次好机会,要不是还要继续赶马车,他都想马上拉着罗玉松现在就走了。

    他看出来罗玉松是个面皮极其薄的善心傻子,觉得他一定会答应的,然后就见他真的点头了。

    “那,那好吧,我就在这里等你。”

    然后认认真真报了官,等到马夫回来,亲自去站长面前递交了一回豆腐,道:“谢谢你了。”

    马车郑重接过来,“不用谢,都是我应该做的。”

    站长:“……”

    这么明显,当他傻吗?!!!

    ……

    “你可真是傻啊!”罗玉松的小姨母骂道:“你怎么就信了那掌柜的话,将那么好的玉佩,三十两银子就卖了呢?”

    罗玉松露出羞愧的目光。

    然后他小姨母又指着一筐豆腐,气笑了,“你还跟人一起去骗人,你可真是出息了。”

    幸而那站长问罗玉松情况的时候,得知了她的姓名,又跟她相识,亲自将人给送了回来。

    罗玉松十分羞愧,道:“毕竟是真要感谢的,只是时辰地方换了下罢了,我也没想太多。”

    罗家小姨母:“……”

    她怎么放心他一个人去技术学院哦。

    于是让家中的儿子带着他去交朋友。

    罗家小姨夫家姓洪,是个做生意的,常年走南闯北不在家,二十多年前遇见了罗玉松的小姨,便娶了回来。

    因为一个是禹国人,一个是燕国人,当时还闹了很久,最后虽然和和美美了,可是罗家小姨跟婆婆洪老夫人还是合不来。

    罗家的院子在京都来看,不大也不小,这些年,罗家小姨夫因为敢豁得出去,跟着黄有为跑,赚了不少银子。

    所以,家里添个人,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可洪老夫人就是不愿意,儿子也不在家,她便作威作福,愣是不让罗玉松住在罗家。

    本也是可以出去住的,但是罗家小姨觉得这孩子实在是太蠢,不适合出去,便执意留在家里。

    于是洪老夫人便气得要死,将三个孙子都叫出去了,不让回来迎接罗玉松。

    这一切罗玉松是一点儿也没感受到的,吃午膳的时候,表兄弟们不在也就不在,根本不在意,还见洪老夫人吃了三碗排骨,夸了好几句:“牙口真好。”

    洪老夫人:“……”

    罗家小姨:“……噗。”

    行吧,反正说话做事是没救了,第二天儿子们也回来了,罗家小姨便赶紧让人他们带着罗玉松去交朋友。

    她三个儿子都在技术学院读书,跟罗玉松年纪差不多,先是带他去了书馆,点了一杯果汁给他,然后想跟他聊聊,谁知道这人一看书就没了说话的心,只一心沉迷于书中,根本不管他们了。

    三人便无奈的对视一眼,然后各自找好友说话去,只是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发现人不见了。

    洪家三兄弟大震惊,连忙起身去寻,好不容易在街角处见着他跟一个戴着纱帽的姑娘站在一起。

    那姑娘身边还有一个冷面郎君,看着就不是好惹的。三兄弟心急:这傻子,不会惹上了什么事情吧?

    然后刚跑过去,就见那戴着纱帽的姑娘道:“我见你骨骼惊奇,是个写……书的好料子,我这里有几本鲁迅大全,你要不要看看?”

    三兄弟:“……”

    哪里来的女骗子?

    折青: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文学天才,该要怎么处理呢?不是禹国人啊。

    不过看着傻乎乎的,先忽悠一波再说吧。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