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北平。
如今的北平城,几乎就是一座庞大的建筑工地。
从南方运来的石材、木料,在北方征召徭役的百姓工匠们的手中,逐渐化作将作监图纸上的模样。
如今的北平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营造的。
皇帝有心迁都北平,自登基以来,便开始做出了种种安排。
眼下,北平的营造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西苑太液池,已初具规模,皇帝北巡行在的最后一站,便安排在了这边。
从太液池,向东眺望,便能看到整座正在营造收尾之中的紫禁城。
近来,皇帝的心情很不错。
天下安定,应天那边来的消息,也尽是好消息。
南疆征伐如火如荼,却也有势如破竹之势。
太孙去了一趟两淮,拔掉了两淮转运使,震慑打压了一批胆敢勾结倭寇的奸商贼子,让皇帝很高兴。
太孙逐渐成年了,也在按照皇帝的设想,展现出身为皇室继承人的血性。
这一点,相比较一个两淮转运使的更替,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信任的两淮转运使人员,在皇帝的心里,大抵是已经有了人选的。
那个两淮巡盐御史万高。
当年在翰林院清贵之地的时候,不是成天叫嚣着要为大明鞠躬尽瘁嘛?
这一次,两淮官场更迭,便让他接手主政一方,且看他是不是真的就能为大明,做出一番事业来。
想了想,皇帝将司礼监秉笔太监招了过来。
“拟旨。”
朱棣静静说出自己的要求。
司礼监秉笔太监,立马让下面的小太监,取来圣旨,提笔研墨。
朱棣手指轻轻敲动,想定之后再次开口“两淮巡盐御史万高,你口口声声要为大明百姓造福,朕今日便让你做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转运使,要是做得不好,提头来见朕。”
皇帝的话很是粗俗。
不过司礼监秉笔太监,却并无诧异,唯一意外的是,没有想到今天,将要从自己的手中,出现一位新的朝堂新贵。
两淮盐务转运使,那是能用封疆大吏来形容了。
万高那个死脑筋的,发达了呀!
他在想着,是不是该要自己在两淮的徒子徒孙们,往后多与万高走动走动才是。
但他手上,却也没有停下来,不多时便已经将皇帝刚刚说的话,一字不差的录入完毕。
秉笔太监双手捧着圣旨,小心翼翼的吹过一遍,这才捧着圣旨送到了皇帝面前。
朱棣不过是淡淡的看了一眼,点点头,从一旁取过国玺加盖于上。
“交内阁胡广,朝廷存稿,明发天下吧。你亲自去操办!”
这是正规流程。
两淮转运使,干系重大,提拔任免官员,朝廷里总是要走一遭的。
朱棣并不担心,他的旨意,会在内阁和朝廷里被驳回。
这是他身为大明永乐皇帝,独有的自信。
秉笔太监连连点头,仔细的将用印了的圣旨收起,放入被人送过来的木匣之中,便将其小心的护在胸前,自去找胡广等人。
两淮官场更迭,在朱棣的一言之下,顷刻明了。
他却并没有多少的感觉,微微沉吟之后,轻轻咳嗽一声。
一旁本无人影的地方,走出一人来,单膝着地,等候着皇帝的垂询。
朱棣平静开口“今日,应天城中情形如何?”
“太孙自两淮募捐三百多万两白银,其中一百余万两,现已押送南疆,交付有司。同行者,有两淮部分盐商。”
“一百多万两……”朱棣微微合目,沉思片刻后睁开双眼“有了这些钱粮,要是鄂宏大、靖江王府、黔国公府、郑和他们,还不能替朕拿下南疆,就永远都不要回来了!”
跪在地上的那人,心中微微一动,皇帝的心思果然和自己最近的猜想一样。
皇帝对太孙在南疆的手笔,并无忌惮和不满,甚至比太孙还想要尽早将南疆收服大明的夹袋之中。
他不由的微微一笑“南疆战事进行的很不错,鄂宏大等各方,进军速度并不慢。期间,那位叫做唐赛儿的姑娘,更是立功无数,投献城池,教化南疆土著,功劳甚大。”
他这番话,其实已经有偏袒东宫那边的意思了,谁人不知那唐赛儿当初可是在东宫住下许久时日,和太子妃更是成了顶顶好的牌友。
朱棣微微眯眼,看向这人“做好自己的事,下面人的事情,朕心中自有考量。”
跪在地上的那人,赶忙纳头叩首“臣治罪。”
朱棣挥挥手“你也没错,那唐赛儿替朕盯住了,终究是要入宫的女子。”
不等那人回应,朱棣接着说“那小子,还有两百万两银子,是不是都弄回应天了?”
“是。”
“老二……朝廷里,可有动静,要插手那两百万两银子的心思?”朱棣脸色很平静,但却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汉王殿下去过户部一次,当时在场的另有户部尚书夏元吉、工部尚书宋礼,两位尚书大人期间有争吵,汉王殿下无奈,只得收起拿银子的心意,将宋尚书给劝走了……”
“哈啊哈哈……”朱棣忽然发出笑声来,嘿嘿一笑“宋大本、夏维喆这两个老货,竟然敢哄骗老子的儿子!”
当了十多年的皇帝,朱棣只是一瞬间,便明白了宋礼和夏元吉两人的套路。
“不过老二……”朱棣收声,沉吟了起来,良久之后才开口“着人回应天,就说宋大本、夏维喆两老货,年岁高了,少些动怒,从宫里取些清热解毒的药材,送到他们府上。”
“是,臣稍后便着人回应天办理此事。”
朱棣点点头,脸上露出些倦怠,昨夜多饮了些酒,此时精神并不是很好。
但他还是再次发问“应天可还有别的事情?”
跪地之人,想了片刻后,犹豫一二,还是开口说出“前几日,太子从东宫出来了两趟,都是去的太孙在城外的皇庄。”
这事他不敢隐瞒。
毕竟当初,在皇帝北巡之前,是要求太子在东宫闭门思过读书的。
朱棣的手指,在桌面上一下下的敲响“去便去吧,他如今身子骨倒是见着好转起来了,也该多出去走动走动。朕要歇息了,你且去做事吧。”
那人稍稍抬头,看了已经合眼,躺在软榻上的皇帝,叩首拜退。
……
应天。
汉王府。
今日宫中无朝会,身为监国的汉王朱高煦,难得的忙里偷闲一回,守着刚刚从幼军卫休沐回家的大儿子,汉王世子朱瞻壑。
父子二人,显得有些生分,待在王府正堂里。
汉王朱高煦,坐在上首。
世子朱瞻壑,落在了最是靠近门口的位置。
在幼军卫亦有一年有余,原本还有些像大伯一般的身材的朱瞻壑,变得干练十足。
皮肤变黑了,手上也生了茧,脖子上一片通红,这是军中操练带来的成果。
他坐在椅子上,腰板却是直挺挺的,双脚并拢放在地上,双手成掌,放在膝盖上,两眼平视前方。
因为刚刚回府,朱瞻壑身上的幼军卫操练服,还未曾脱下,带着些尘土,显得有些凌乱。
他抿着嘴,不曾开口。
坐在上方的朱高煦,脸色早已经是几度变化。
从一开始的愤怒,到憎恨,到不解,到迷茫。
朱高煦看着眼前的长子,突然发现父子二人之间,竟然变得是这么的陌生了起来。
父子二人,已经在这里沉默了盏茶的时间。
朱高煦忍不住,正准备开口的时候。
朱瞻壑已经先行转头看过来,开口道“父王,若无他事,儿子想回去换身衣裳,去给母亲请安。”
父王。
母亲。
差别,出现了。
朱高煦刚刚到嘴边的话,又被咽了下去,他也没有动作,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不点头同意,这个大儿子,便不会自行离去。
又是良久之后,朱高煦长叹一声“若想去禁军,亦或你皇爷爷身边当差,与为父说来即可……”
身为宗室嫡系,朱瞻壑想去什么地方,当真可谓是简单无碍。
无论是京卫禁军,还是皇帝身边的亲军,多的是宗室子弟、勋贵后代。
然而。
朱瞻壑却很是坚定的摇头拒绝,脸上也带着些歉意“回父王的话,如今在幼军卫中,一切安好。营中上下一心,同袍相助,上官宽厚。儿子如今已经官至百户,并无抛弃手足同袍的心思。”
老大决然的拒绝了自己的提议。
朱高煦闻言,又是微微一叹,他抬抬手,却终究是发现自己,说不出其他任何挽劝的话来。
最后,只得是以手拍在了案上“你也已成年,自是有主意的。但无论如何,汉王府的将来,是要你来继承的,这一点不会更改。”
朱瞻壑已经站起身,双手抱拳,恭敬一礼,抬起头“父王,大伯仁厚,太孙英武,孩儿只想这一生,能为大明开疆拓土于万里之外。”
他放下了双手,正身沉声“父王暂为监国,想来政务繁忙,儿子不多打搅,先行告退。”
说完,朱瞻壑便不再理会父亲沉下来的目光,转身从正堂离去。
直到许久之后,正堂里一片寂静。
嘭的一声。
朱高煦的手掌,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
他的脸,已经是彻底的阴沉了下来。
他刚刚,已经很直白的告诉自家老大,他朱瞻壑再怎样,永远都是汉王一系,这件事永远不可能更改。
但是同样的,朱瞻壑也在向他暗示。
东宫里的两位,都是得人心,有能力的,而朱瞻壑他身为汉王府世子,并无觊觎皇位的心思,只想一辈子身在军中,为大明朝开疆拓土。
这一点,让朱高煦心生大怒。
深深的吐了几口气,朱高煦却发现,怎么也压不下自己心中的怒火。
正是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脚步声。
很是急促凌乱。
不由的,又让朱高煦皱紧眉头,愈发不满起来。
正待他要教训府上不懂规矩的仆役时。
只见自家老三,赵王朱高燧,已经是风尘仆仆的从外面冲了进来。
“二哥!二哥!”
“二哥!”
“你可算在家了!”
赵王朱高燧,像是一阵风一样,冲了进来,到了朱高煦面前。
他也不管,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对着嘴就大口的喝了起来。
咕咚咕咚,几大口,就将半壶茶给灌进了肚子里。
朱高煦的脸上还有些阴沉,看着老三这般举动,不由沉声询问“如此急切,是出了什么事?”
朱高燧一抹嘴上的茶水,就坐在了一旁,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朱高煦“二哥,户部那两百万两银子,你这位监国,可曾弄到手了?”
又是户部官仓库房里的两百万两银子。
一听老三这话,朱高煦就是一阵心烦意乱,他烦躁的挥挥手“前几日,我才去了一趟户部找那夏维喆老倌儿,却不想老倌儿竟然和工部的宋大本,吵了起来。银子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闻言,朱高燧眉头一凝,略感疑惑,不解道“二哥,户部有钱,朝廷也需要用钱,往日不谈,如今有了这两百万两,无论如何,也该拿出来给朝廷用度才是。总不能,那两百万两银子,就这么放在户部官仓里头,生霉了事了吧。”
朱高煦眉头越发的皱紧,今天似乎就没有能松懈下来的可能了。
他也想将那两百万两银子拿出来,凭借于此,他能做多少事情?
到时候,等老爷子回来,他又能得到多少的夸奖。
但是……
朱高煦叹息一声“那夏维喆就是个油盐不进的,振振有词的说,今年朝廷的钱粮,都已经在年初有了定数。那些银子,必须要留在户部,以备不时之需。”
朱高燧一瞪眼“如何没有用处了?九边军备沉重,时有北元余孽犯边,边境吃紧,此时正该调拨钱粮,用于防备之时。”
他见老二没有立即开口的意思。
目光一转,再次提到“即便不提九边,就是咱们家那些宗室亲戚,也该多给些钱粮了吧。大家这些年来,也算是安分勤勉。二哥只要在老爷子面前提一下,想来他老人家,也有心拉拢宗室,不至于太过生分。如此,到时候二哥你在宗室里头,也算是多了一份仁义在的。”
说完,朱高燧便不再开口。
他已经提出了两点,从字面来看,都是为了老二的好。
给九边划拨钱粮,这是为了拉拢九边卫所官兵。
给宗室钱粮,亦是如此。
想要在最后登上皇位,光靠朝廷里的那帮子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可能吗?
宗室的认同,代表着正统的法理地位。
军方的支持,则能镇压一切反抗。
朱高煦听懂了老三话里的意思,他拍拍手“我知道了,等下次朝会之时,便在朝堂之上,再提此事。”
见朱高煦定下心意,朱高燧满意的点点头。
最后,他忽然又提了一嘴“二哥,不知你最近可有消息,老大前些日子,两日走出东宫,去了城外。”
老大不停老爷子的禁令,擅出东宫!
朱高煦目光一紧。
最后,却是耐下心性,不发一言。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