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撤消各地卫所
听到刘一璟的话,几人沉默无言,这件事情实际上并不大,只是一些地方家族罢了,查抄了也就查抄了,对于他们这个层次的人来说,这些家族和普通的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由他们去抄!
这些家族都是依靠各种关系挂靠在他们这边的,或门人弟子、或亲戚好友,如果是其他人去查抄,那么他们可以用各种理由推脱。
但是如果是他们自己去抄,那就是扯淡了,人家平时挂靠的时候没少上供孝敬,结果到头来他们却动手抄了人家。
人家上供孝敬就是为了保平安,现在反而被靠山拿去邀功,这让其他挂靠在他们这边的家族怎么看?
虽然这些家族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身边敲锣打鼓壮声势的,没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是这次之后,他们的名声可就真臭不可闻了。
“刘兄,这些人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乔允升沉声道“只要我等还在这个位置,他们终究还会靠上来的。”
沉默了一下后,乔允升才接着说“陛下越来越深不可测了,若无必要,我等还是别忤逆陛下的意思为好!”
听到乔允升的话,几人不禁叹息,是啊,朱由校越来越深不可测了,已经不再是以前受文官们钳制的皇帝了。
想到这里,刘一璟就恨不得再将东林党那些狗东西拖出来打死!
数十代文官的努力,就这样回到了朱元璋和朱棣的时代!
党争这种事情在开国之前就有,哪怕朱元璋强势至极,南北之争也照样有,之后任何一个时期,党争其实都是主题,只不过初期,皇帝强势,大家斗归斗,也不敢太过分。
一开始是文官和勋贵斗,是文武之争,后来勋贵倒了,文官就开始了窝里斗,只是窝里斗归窝里斗,在压制皇权方面,基本上也是同心的。
哪怕后面万历皇帝为了让文官斗得更狠,大力支持党争,但是在国本之争时,他们依旧同心协力压制万历皇帝。
唯有东林党这些家伙不讲规矩,一掌权就下死手,直接撸了整个齐党,让齐党一个和东林党、浙党齐平的大党派变成了一个小党派,彻底改变了党争的性质。
由一开始的留有余地变成了不死不休,这种情况下,谁又顾得上压制皇权呢!
若非如此,当初曹毅对付东林党的时候,他们就不会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了,只能说一斟一啄皆有定数,东林党坏了规矩,后果只能由他们承担!
“诸位,共度时艰吧。”
刘一璟叹息道“如今勋贵正在崛起,忤逆陛下的代价,我等承受不起!”
听到刘一璟的话,几人纷纷沉默无言,刘一璟的意思,他们自然懂,如今朱由校正在扶持勋贵,但是也没有刻意打压文官的地位。
可一旦他们忤逆朱由校,那么勋贵们的以前就是他们文官的以后!
………
乾清宫,书房。
“张爱卿,你觉得此次福王造反的声势如此之大,是何原因?”
朱由校看向张维贤,淡然道。
听到朱由校的话,张维贤不禁一愣,不明白朱由校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
“回陛下,臣认为福王造反之所以会声势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河南巡抚邱兆麟,巡抚的权势太过,邱兆麟背叛朝廷,给了河南众多官员起了坏头,才导致河南大半地方沦陷!”
沉默了片刻后,张维贤开口道,虽然他猜不透朱由校为什么这么问,但是不防碍他给文官们泼脏水。
他们勋贵要崛起,肯定要削弱文官们的势力,尤其是各地巡抚,这些巡抚执掌一地的军政大权,如果不能撤除巡抚一职,他们勋贵就算在京中如何夺权也没用。
因为到了地方,他们就低了各地巡抚一头,得在人家麾下听令,这样让他们如何在地方上和文官争权。
“张爱卿,虽然邱兆麟背叛朝廷,给各地官员起了一个坏头,但是朕觉得主要原因不在这里。”
朱由校摇了摇头道“若是福王手下没有士卒,就算河南所有的官员都投靠了福王又如何,福王也不可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席卷了大半个河南。”
“所以朕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福王手中的兵卒!”
对于张维贤给文官们泼脏水,他也心知肚明,不过他没打算插手两者之间的斗争,如今的勋贵们已经有了崛起的根基,这次平定福王之乱,也有不少勋贵立下功劳,获得了封赏。
阉党的官员也好,文官或者勋贵也罢,他作为裁判,要做的就是保持平衡,只要肯乖乖听话,在没有任何一方露出明显弱势的情况下,他都不准备插手。
“陛下的意思是…各地的卫所?”
张维贤也不傻,在朱由校开口后,他便第一时间想到了朱由校准备对各地卫所动手。
对于各地卫所,他也是知之甚深的,卫所制度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所立的,按照朱元璋制定的卫所制度,每家军户都会拥有自己的土地,这些军户每年收获的粮食需要缴纳一部分粮食成为军粮,而且每家军户需要派出一个人成为卫所兵。
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循环,不需要朝廷拨粮便可以轻松养起千万大军,一旦发生战事,只需要调动当地的卫所兵便可轻易平定叛乱。
卫所制度的好处是不需要千里迢迢派遣大军前往平乱,只需要派遣一员干将火速赶往当地,这样既可省下海量的粮食,又不延误军情。
只不过朱元璋和朱棣两位强势皇帝一死,卫所制度便逐渐腐朽,卫所高层暗中侵吞军户的土地,卫所兵逐渐沦为军官们的私人奴隶,早就不堪用了。
“张爱卿,各地卫所早已崩坏,逃逸的军户数不胜数,这些没有了户籍的军户只能落草为寇,为害乡里,这次福王若非将河南当地卫所二十万士卒吞并,又岂能短短时间内席卷河南。”
朱由校沉重道“平时派不上用场,又成为叛军之源,这颗毒瘤已经危及大明根基,该是铲除的时候了。”
(本章完)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