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章
    三人前后走进会议室。

    视频接通。

    赵苗祥示意开始。

    翻开文件夹,曹华光率先道:被害人陈胜,男,36岁,离异,华盾保安公司在职员工,居住在老电机厂宿舍楼308室。

    现场勘查时,我们技术科发现客厅有大量带血的足迹,同时,在被害人的衣服上、客厅的电视柜、床沿发现大量带血的指纹。

    技术科科长拿出一份报告,继续说:根据比对,指纹是属于陈岩庭的。

    而现场的足迹,我们根据市局提供的样本,经过对比,已经证实和陈岩庭被捕时所穿的鞋底花纹吻合。

    陈岩庭干过刑警,又做过卧底,反侦查力一定比普通人强,他不至于傻到,杀人后留指纹、足迹,让我们去查吧!

    徐初在旁插了句。

    而这个恰恰是萧柠一想问的话。

    或许,他是掩耳盗铃了。

    徐医生,你是法医,或许不知道,有些案子是不能用常人思维去想的。

    其中一个年长的警察倚老卖老的说了句。

    在屋里只找到陈岩庭的指纹吗?

    听到萧柠一的反问,技术科科长稍稍一愣,说:是、是的!

    一个单身居住的人,家里竟然会没有他的指纹,你们就不觉得奇怪吗?

    嘴角微勾,徐初折叠着千纸鹤,淡淡的说了句。

    闻言,包括年长警员在内,所有人面面相觑。

    可能是陈岩庭擦过——

    这话出口,那人就意识到自相矛盾了。

    声音戛然而止。

    法医科丁白见众人不吱声了,他接着汇报道:被害人死亡时间是在当晚的10点到凌晨之间,而解剖初步得出的结论是被害人的死因是脾脏破裂。

    在复验尸过程中,徐老师在被害人的背部发现淤伤,淤青处有细小点状伤,据我们的判断被害人很可能被人注射了某种药物。

    他抽出其中一张A4纸,这份报告证实,被害人血液里残留极少量的K冰成分,K冰在人体内会迅速分解,从而让人产生欣快感。

    我根据血液中残留的剂量,用小白鼠做过实验,结论是被害人生前曾被人注射过大剂量的K冰,为此,我重新做了解剖,意外发现被害人气管收缩严重、肺动脉栓塞。

    被害人的死因是大脑缺氧。

    一言毕,在座的人开始窃窃私语。

    死因变了。

    办案的思路也随之转变。

    K冰!

    一个是保安!

    另一个是警察!

    三者之间会有怎么样的关系!

    死者的社会关系调查过了吗?

    赵苗祥说了句。

    陈胜的社会关系很复杂,高中一毕业,他就出来混饭吃,偷过东西,打架斗殴伤过人,他可以说是辖区派出所里的常客。不过,从2018年开始,他好像转了性子,找个份工作,也不再和之前的兄弟来往了。

    其中有个民警说:也是在18年,他和妻子郑春丽离婚了。

    18年?那年,陈胜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听到赵苗祥的问话,一个警员回答道:怪就怪这里,18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不过,郑春丽说陈胜7月去市里,直到9月末才回家。

    11月中旬就离婚了?!

    没错!

    说完,那名警员又质疑道:我们询问过很多人,也走访很多地方,除了目击者,没人见过被害人和陈岩庭接触过,包括他的妻子!

    在场的人,只有萧柠一和赵苗祥知道陈岩庭的卧底史,他们也清楚那段事被人刻意隐藏了。

    隔空对望,爷俩都没有吱声。

    如果人不是陈岩庭杀的,那他跑什么?

    有人质疑道。

    会议陷入僵局。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