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旁黛玉听了贾政的话,嘴角抽了抽,表示舅舅您想多了,这泼皮耍起无赖来,比你家宝玉可疯多了,至少宝玉不至于没脸没皮的,赖在我床上不走!
贾母见到这一幕却很欣慰,暗道果真没白疼这玦儿一场,还知道护着宝玉!太上道了,果真是个好的!
就连王夫人,之前的气也消了大半,挂上制式的微笑,劝解道,“便是玦哥儿再懂事,一时有了弟妹,图新鲜多说了起子话也是有的,左右这会子人都来了,老爷莫要再气了。”
贾政转过头,有些茫然,看着自己这个自作聪明的老妻,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见贾政有些下不来台,贾玦赶忙乖觉认错,“这次确实是我的不是,宝玉他们早催着要来的……”
事到如今,原本贾政点点头,然后让贾玦下不为例,也就揭过了,毕竟上面王夫人宣判这事是贾玦的错,下面贾玦又供认不讳,没什么好翻案的。
可贾政哪能看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贾玦越是懂事,贾政就越生气!事情本身没什么,无关紧要的小事罢了,可反应出来的问题很严重!
看着垂头丧气,一言不发的宝玉,以前只有一个贾环,他看宝玉虽然有些不满意,但只要一想到贾环,就觉着宝玉虽有瑕疵,凑合着也还能过。
可如今……
怒其不争,贾政原本没怎么生气,这下倒是气了三分!恨声骂道,“葳葳蕤蕤,全无半点挥洒谈吐!一脸思欲烦闷,无故寻愁觅恨……”
见贾政这是气性上来了,王夫人赶紧好言相劝,“老爷好端端的,又骂宝玉做甚,他就算胡闹顽劣了些,到底还小,过两年懂事了,未必不如玦哥儿……”
她不说话还好,一开口,贾政想起她刚才的蠢话,更气三分,瞪着王夫人咬牙道,“慈母多败儿!别说懂事了,让你们这样沆瀣一气,包庇下去,宝玉还不知道哪年能长大!”
王夫人突然被这么一骂,竟呆住了,片刻后才后知后觉的嘤嘤哭起来,“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了,只有这么个孽障,必定苦苦以他为法,若是珠儿还在……”
贾政见她提起贾珠,只觉一阵牙疼,也不好再去说她,只能再看向宝玉,眼神都变了……
边上贾母的看着这一幕,见贾政今天对宝玉不依不挠的,就知道要遭,贾政教训宝玉,天经地义,她可以不管,但骂两句也就是了,要动上手,或者骂过火了,可不许!
忙把银耳羹往桌子上重重一磕,冷哼一声,“老爷口中沆瀣一气的,可是指的我这个老婆子?”
贾政唬的一跳,再有气也只得压下,躬身赔笑,“儿子见太太把宝玉宠的越发没了正形,教训两句也为的是望子成龙,母亲这话,我做儿子的哪里禁得起?”
贾母冷笑两声,“慈母多败儿?当年你老子教训你的时候,我就是太慈了,多说了两句,才落得你如今高不成,低不就的地步!早知如此,当初也该让你老子活活打死你得了!”
贾政这叫一个尴尬……
“母亲越说越不像了,我不过骂他两句,又何至于此啊!”
贾母这才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你教训儿子,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也知道,你早厌烦我们娘们儿!可太太疼儿子,劝你拦你,原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然今个你说了她,下次你再要生气打宝玉,她不敢再劝,容得你脾气上来,便是不打死,真把宝玉打出个好歹来,那是顽的?”
贾政听贾母说的也觉有理,这才警醒,忙认错道,“是儿子一时气急想差了,再不敢的!”
贾母瞪了他一眼,“好没道理,道歉也不找正主。”而后不理尴尬的贾政和哭哭啼啼的王夫人,对宝玉张开了手,“快过来,我的儿,吓着了吧,都是你那没良心的老子!”
宝玉偷偷抬头,瞄了一眼,见贾政正忙着哄老娘呢,这才如蒙大赦,屁颠屁颠跑到贾母怀里一窝,“老祖宗~”
“诶~,我的儿,饿了吧!”说着转头命鸳鸯安排人布菜,又招呼黛玉,贾玦过来坐。
贾政和王夫人原来早上也没吃,王夫人起来得了薛姨妈的信,和贾政说不过就着急忙慌来找贾母,贾政也因为薛蟠的事烦闷,就也没心情吃,后来就被叫了来,这会子闹了这一上午,都觉腹中饥饿……
贾母没好气的瞪了贾政一眼,吩咐鸳鸯道,“再上两份!”
贾母处的早餐简单,只有几样,但都很精致,一人一碟子豆腐皮包子,一碗酥酪,一碗银耳羹。
食不言,用过了饭,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又有人送上漱盂,贾玦虽然嫌麻烦,到底不敢违了规矩,照众人样漱了口,再净了手……
正这时,打外面进来一人,一身大红彩绣飞鸾裙,远远便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高喊,“诶约喂!好没道理!老太太在这里开小灶,大宴宾客,居然没叫我!可见我平日里忙里忙外的,终究白忙一场!最后到底是个外人,不如早早的回了娘家去吧!”
贾母哪还不知道她,冷笑两声,“少来作怪!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你自己请安都比旁人来的晚,怪了谁去?
要回娘家你自去,到底是我贾家的不是,这么多年连点好的都没给你吃上!要是不回去,还想搁这赖着呢,就过来坐着,好的没有,残羹剩饭家里还能匀出来一碗给你!”
嘴上这么说,贾母还是吩咐鸳鸯让人再上一份来,王熙凤先给贾母,王夫人请了安,而后拦住鸳鸯,“不必麻烦了,我在院里原是吃过了来的。”
贾母闻言指着王熙凤,“啧啧”摇头,“看见没?好个凤丫头,自己在家里吃好喝好了来的,还怨我不带她?”
不等王熙凤答话,贾玦眉头一挑,赶忙抢她生意道,“老祖宗这却是孤陋寡闻了,凤姐姐会如此,这里面原是有一桩典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