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5章:古代也有奇葩柜姐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6850/499596850/499596872/20200817103110/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许六月离开了张府的那一条街,便开始在南市晃悠起来。

    现在是午时,时间还算充裕呢。

    她是卯时末(7点)从村子里坐牛车出来的,到了城里时,是巳时初(9点)。

    城里回镇上的牛车,差不多申时中(16点)走人。而镇上回村里的牛车,最晚则是酉时中(18点)启程。

    许六月算过了。

    只要她能在申时之前赶到城门外,就能顺利坐上牛车回镇里。

    如果赶不上,就一路跑回去咯!

    二三十公里的马拉松,她都跑过。更何况,城里到镇上,若换算成公里,也才十公里而已。

    在锦州城,东市是最有权势的地方。

    不仅仅是官府衙门设立在这里,就连知府的住宅,以及各种皇亲国戚在锦州城的别院,也都坐落在东市。

    东市是权利的象征。

    有身份的人,一个府邸就能占掉半条街,乃至一条街,可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地儿。

    许六月自问还没到达那个水准,所以东市就不去了。

    而南市,则是最有财权的地方。

    锦州城各大有头有脸的商宦,以及所有高大上的商铺,都集中在这里。

    她现在就在南市之中。

    先是去莫锦绣说的周氏布庄走了一趟。

    周氏布庄身为锦州城最大的布庄,里头的绫罗绸缎,多得数不过来。

    虽说开在了南市,名气儿也早就打了出去。可里头卖的布匹,也不全是昂贵的。

    除却高价的东西外,平价以及处理的东西也不少。

    就光是莫锦绣说的七彩线,价格也并不贵。

    所谓七彩线,就是一捆的线团里,有七种颜色的线。每种颜色,有一小扎。

    那七彩线分了蚕丝线和棉线。

    许六月只看了一眼,就看出了区别。

    蚕丝线质地更为柔软,强度也好。

    看在眼里,光泽亮丽。拿在手中,手感光滑。

    而棉线的颜色,稍稍暗一些,线质柔软,弹性好。

    周氏布庄的店小二还挺多的。

    这个时间点,店里的客人就那么两三个。可店小二,却有五六个那么多。

    其中站在门口的那几个,瞧见许六月年纪小不说,身上也没什么值钱的首饰。

    背上,还背着一个竹筐。一看,就是乡下来的。

    于是,不屑之色立露于表。

    看着许六月摸了摸七彩线,更是喊道:“喂!那个小姑娘,手脏就别乱摸东西!

    七彩线在我们店里卖得不贵,可也不是谁都能买得起的。”

    嘲讽的声音儿一出,其余两个客人立即朝这头望来。

    看到许六月后,也是一脸的轻慢。

    许六月挑了挑眉。

    原来……

    不仅仅是现代的专柜有奇葩的柜姐,就连古代也有啊?

    想她许六月在前世,什么奢侈品,高定没用过?何时受过这样的委屈?

    正想直接拿起七彩线丢钱走人呢。

    这时,最里头忙着搬货的一个女子连忙小跑过来。

    “小妹妹,是要买七彩线吗?你是来帮家里的娘亲买的吧?”

    她语气儿柔和,笑得很是亲切。

    “我们店的七彩线还不错的,你要买蚕丝线还是棉线?

    蚕丝线颜色亮丽有光泽,牢固耐久。适合用来缝制精细一些的物件儿,还有书籍。

    棉线呢,颜色就暗一点了。但是它耐磨,弹性好,不容易断和腐化,用得久。

    这个线啊,适合做鞋子啦,衣服啦,荷包之类的东西。”

    那女子并没有因为许六月的年纪小,而冷落了她。

    反而是十分有耐心的,给她解释起了蚕丝线和棉线的区别。

    就连价格,也都报出来了。

    蚕丝线较贵,一捆要二十文钱。而棉线则便宜一些,一捆只要十文钱。

    一捆七个颜色,每个颜色的份量还挺多的,真是不贵。

    许六月听那女子介绍的同时,眼睛就在店里瞟了瞟。

    发现周氏布庄里,竟然已经开始卖冬天要用的暖肚袋、围巾和手腕兜兜了。

    于是这心里头,顿时来了主意。

    锦州城虽说是属于南方,但天冷时也是会下霜的。

    而且这南方不比北方的干燥,天冷时是阴冷,比北方还难熬呢。

    哑娘的针线活好!不如,就让她做点这种小东西来卖?

    “姐姐,你人真好。她们都不理我,就你理我呢。”

    如此想着,许六月便开始卖乖巧了。

    虽说她已经十二岁了,在古代也算大姑娘了。

    但因为常年的营养不足,所以整个人挺瘦小的。这个年纪嘛,约摸也就一米三这样,不到一米四。

    虽说这阵子养得不错,可还是没长高。

    故而,这撒娇卖萌讨巧的事儿,她干起来也不违和。

    “对了姐姐,你在这里上工,卖出去东西有没有奖励呀?

    如果东西卖得多的话,东家是不是会给赏?”

    许六月的本意,是想问这个人,有没有提成。

    若有提成的话,她买得多了,岂不是要气死那些狗眼看人低的?

    可谁知,那女子竟误会了许六月。

    还以为许六月是家里困难,想来周氏布庄上工呢。

    “你是想来这里上工吗?可会针线活?能不能吃苦?

    正巧啊,天气儿要凉了,我们布庄正缺人呢。你要是想干,我帮你问问掌柜的吧?”

    说罢,又道:“在我们布行里,每卖出一件东西,都是会登记在册的。

    等到了月底,掌柜会统一统计,看看布庄里的小姐妹,谁卖出去的银钱最多。

    最多的那一个,东家会额外赏赐半个月的工钱。

    我们这里呢,刚来上工的小姐妹,一个月是一钱银子。

    干了一年以后,一钱半。干满三年,就有两钱了。”

    这女子倒是个健谈的。

    为人也亲和。

    她说完这些话以后,又笑着看向许六月。

    “我已经在这里干了三年半了!上个月我就是卖东西卖得最多的那个人。

    所以啊,光是上个月,我就拿了三钱银子。这一年下来若勤快一些的话,也能有二两半,三两银子拿呢。

    你嘴巴甜,应该没问题的!”

    “满娘!活都干完了吗?”

    掌柜的见满娘罗里吧嗦跟一个小丫头讲了半天,有些不满。

    而其余的店小二,也开始纷纷偷笑。

    许六月见此,眉眼一挑,就道:“我要买几捆七彩线,还要买一些好布。”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