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去后,苏青宁把今日卖干菊花挣来的二十五两分成两份,八两归了李耶,让他带回去给李耿平均分给负责采摘菊花的人家。
不过想到银两他们用不上,到时候还要跑到县城的银庄里兑换成铜钱,苏青宁便按照市价给他全部换成了铜钱,一共得了八吊八十文。
李耶反复的谢过,带着铜钱回去将之交给自家兄长,转告了苏青宁的话。
李耿捡起一吊钱捧在手心,一双小眼睛半晌都舍不得眨一下。
太意外太兴奋了,有一说一,刚开始主家小姐让他们每家每户出几个人一起采摘菊花的时候,好多人都不理解,觉得弄这事儿还不如多去山里割把野草来喂新买的羊羔了。
就连他自己当时也是心里直犯嘀咕,看苏青宁带着它们进县城去的时候他还在担心,怕卖不出去或卖价太贱,挣不了几个铜板,他们十多个人十多天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可没想到出去一趟,竟然给他们每家每户挣回来一吊多钱。
这可是他们以往一家子人忙碌好几个月都未必会得到的外快。
手心仿佛在发热发烫一般,直到李耶催促着他赶紧去给兄弟们分钱他才反应过来。
好,好,分钱,分钱去,分了钱咱们再让你嫂子带着人上山采菊花去。李耿意气风发,他决定了,以后他还要更听主家小姐的话,不仅表面上听,而且打心眼里听。
苏青宁又把另外的十七两递给了苏大海。
这小半年来苏青宁陆陆续续为家里挣了近千两银,再加上那个小庄子有两千出头了。
按理说苏大海应该已经对她的赚钱能力见怪不怪了,但仍然架不住他一个女儿奴喋喋不休地夸赞自己的闺女。
说他上辈子和于家的两个人是不是做了一辈子铺桥施粥的大善人,所以这辈子才能有这么好的运道得了她如此有出息又孝顺的闺女。
咱家闺女这么好,我都舍不得把你嫁出去了,日后不如就真的招个上门女婿得了。苏大海大手一挥,还真动了招赘婿的心思,反正他没有儿子,免得别人惦记着他的这些家私。
苏青宁脸皮再厚,也经不起苏大海这样调侃,脸颊红通通的撒娇道:爹,你少说两句吧,沈昀听着都要笑话女儿了。
怕什么,你爹我有你这么贴心聪明的闺女不能在外面说,难不成还不能在家里夸两句吗?沈小哥你评评理我说的在理不。
苏青宁以为像沈昀这样性情的人应该不会随着苏大海胡闹,可没想到他故作思考一番之后认真地点了点头:老爷说得是。
叫什么老爷,先前我跟于家的商量过了,你要是不嫌弃的话,且喊我们一声叔叔婶婶便是。
呃,这个反转来得有些快,沈昀没反应过来,苏青宁更是万万没想到。
虽然她一直都在苏大海夫妇面前强调沈昀以后会是有大出息的人,但却也没有教他们讨好沈昀呀,可如今苏大海却是自动解锁了这个技能,真令她意外。
多谢老爷抬爱,可我毕竟只是你买的一个官奴。沈昀低头提醒。
呵呵,你也莫要这个样子说了,上次白大夫夸你的话我都听到了。
还有我们族长上次得你诊治之后都觉得你厉害,所以你看这声叔叔婶婶你乐意喊便喊,不乐意也就随便你喊啥子都行。苏大海摸摸额头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闻言苏青宁松了一口气,她差点以为苏大海也跟她一样提前知道了剧情,晓得沈昀以后会一飞冲天,所以事先讨好他来了。
没想到却是因为看到了沈昀露的那手的医术。
也是这个年头会医术的人太少,看医治病太费钱了,有他这么一个现成的大夫在,他态度再好都不为过。
苏青宁摇头失笑,暗暗觉得自己神经绷得太紧了,但同时也悄悄地对族长的眼光点了一个赞。
他老人家不愧是吃的盐比他们吃的粮多,过的桥比他们走的路多,眼光极好看得相当的准。
海叔。沈昀并不是矫情的人,旋即顺着竿子爬了上去。
苏青宁笑了,她虽然不敢跟沈昀深交,但是却十分乐于看到苏大海跟他把关系搞好。
两人关系越好,以后他们家的安危就越有保障。
苏青宁想到陶华宁的建议突然对苏大海道:对了,爹,咱们家买的宅子可装好了?
好了,侧院的那堵墙也像你之前说的那样打掉了,装上了两扇大门,可以当个铺子用。苏大海说到他前几日去醉风楼送鱼的时候还特地去看过,把费用核算结了。
委托孟牙人给他们找的匠人十分靠谱,活干得很漂亮。
苏青宁异常欣喜,觉得苏大海真是太得力了,她刚想到开铺子,他都已经把铺子装修好了,她连忙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现在就开?可是卖啥呢?苏大海原本只是预备着,没曾想刚完工,苏青宁就寻思上了,是不是太急了。
这个爹不用发愁,只有愁开的铺子,断没有愁卖什么的铺子。
苏青宁问起她让李耿特意送回来给他品尝的柿饼,说就先卖它,说到柿饼苏大海的眼睛都是亮的。
他还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柿子了,又甜又韧带着嚼劲儿,比县城里糕点铺里的卖的其他的果脯和糕点好吃多了,要卖它准能卖出去。
可是开铺子不是小事儿,咱们从来没有开过,能行吗?苏大海是个穷出身,苦哈哈的日子过惯了,哪里想过如今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不仅得了庄子买了宅子还要开铺子,做梦一般,极不真实。
没事儿我开过,我我的意思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咱们没开过,看一看学一学不就会了。
苏青宁在现代读大学时跟她同宿舍的同学开过一个小甜品店,虽然门面很小,但也算有开铺子的经验了。
她寻思着铺面有了货源有了,还得先找一个掌柜,总不能她和爹娘去县城里守着,很没有必要,而且以苏大海和于氏的性子也不一定守得好。
而她去却是不想守在那里的,思来想去一时之间竟没有一个好人选。
还是沈昀在旁边提醒了她一句:李耿的弟弟李耶不错,今日晌午赶车去送货我听他说过他会识文断字,年轻的时候还去陶家的铺子里做过一段时间的伙计。
苏青宁拊掌:对,李耶脑子活泛嘴巴也利索,那就先定他,大不了开业这期间我们多盯着些,等到稳定了再放手。
苏青宁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当即拍板,让沈昀跑了一趟葡萄庄把李氏兄弟两个人招到了家里来。然后由苏大海把这事儿转达了一声,让李耶与他兄长李耿这些日子安排妥当庄子里的活计随时听信。
李耿兄弟俩一听要开铺子,李耶还被主家选中了当代掌柜的,两个人一下子激动起来,对着苏大海和苏青宁就是一顿磕头。
苏青宁连忙让过把他们叫起来,当场教他们兄弟俩学习阿拉伯数字。
她找来纸笔把大写的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上下并列在一起教他们,为的就是让他俩以后不论是做庄子的账还是铺子里的账都最好用阿拉伯数字来代替,千万不要再写让人认都不好认的大写数字了。
兄弟俩对于新教授的数字很是不懂,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学习的兴趣。
毕竟跟大写的数字相比,这些长得怪异的字书写起来简单多了,认起来也方便,这样一来做账也节省时间,不容易出错。
不仅李氏兄弟学得认真,就连苏大海和沈昀瞧着也情不自禁跟着学起来。
苏青宁瞧见了笑笑,苏大海学了很有必要,以后李氏兄弟做的账本也是要经过他的手的。
至于沈昀她是不管的,而且她还需要他替她的食谱画图,可不敢管他。
阿拉伯数字简单易学,不到一刻钟大家都熟记于心了,便商讨起铺子的布局来。
小姐,只卖柿饼一样的话是不是太少了?李耿觉得既然要开铺子,那肯定要多卖几样。
苏青宁点头:当然不能只卖一样,这样吧,你们回头想想庄子里有啥好卖的?到时候便都拿出来。
老爷小姐,小的还有一事,那铺子有两个门面,要是只有小的一人看着怕是顾不过来,我大哥家的大侄子小时候也跟着认过几个字,正好充当伙计。
行,没问题,一个伙计也不够,你们兄弟作主再从庄仆中挑两个机灵点的孩子带到铺子里去先学着,以后咱们家要开的铺子肯定不止一家。
苏青宁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已经在打着别的主意了。
既然宅子可以砸了墙改做铺子,那么庄子位于官道上,又近城近码头的,平日里人来人往的,是不是也可以复刻宅子变铺子的经历
不过现在才开始筹备第一个铺子,人手和货源都还很成问题,不能把摊子一下子铺得太大,怕顾不过来,到时候搞砸了。
苏青宁只能把跃跃欲试的想法暂时掐灭,专心筹谋他们家即将开业的第一家铺子。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