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一章 找鲁迅,找我周树人干嘛?(大章求订阅)
    第171章 找鲁迅,找我周树人干嘛?(大章求订阅)

    “先生,我可能真的错,将华夏之落后归功于汉字,就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而竟然也不知不觉的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了。”

    带着几分自嘲,也带着一份叹息,此时豫才先生,似乎也陷入了情绪当中。

    而听着这一位话语,江晨自然明白眼前这一位在想什么。

    很显然,对方把自己比喻了古代文人,只是古代文人将亡国归功于女人,而他的将民族,与国家衰败归功于文字,这本质上并没有多少区别。“豫才,言重了!”

    “如今华夏,的确是千年未有之困局,你们也是在思变之路,无关于对错,只关于方向,不是吗?”江晨摇头,带着叹息开口。

    若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些近代文人简直不可理喻。

    这一位说过什么。

    汉字不灭,华夏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汉字也是华夏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能自己死。

    1922年,豫才在《呐喊》的自序中,就认为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此外,1925年写下的《坟》当中,豫才将中医和西医对比,认为两者的差别是“鞠躬和磕头、碗筷饭菜之于原始人吃生肉”:“华夏人或信中医或信西医,现在较大的城市中往往并有两种医,使他们各得其所……我以为这确是极好的事。倘能推而广之,怨声一定还要少得多,或者天下亦可以臻于郅治。16例如民国的通礼是鞠躬,但若有人以为不对的,就独使他磕头。碗筷饭菜,是为今人而设的,有愿为燧人氏以前之民者,就请他吃生肉。”

    甚至不仅仅豫才,当代的先进分子都有着差不多的认识。

    亦如那一日在火车之上,听到的那些言论一样。

    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华夏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吴玉章:汉字是古代与封建社会的产物,已经变成统。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之一,实为广大人民识字的障碍,已不适应现在的时代。

    一个个的言论,在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更是刺眼无比,也是让人感觉到难以理解。

    然而身处于这个时代。

    面对着民族之困苦。

    国家艰难。

    变法图强,却无法真正图强之时,任何的希望似乎都是希望了。

    哪怕那看来极为的可笑。

    可这就是事实。

    “也许吧!”

    “也许我正如蒋梦麟所言,他说我的早年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都只为了好玩,舞文弄墨,对旧礼教和社会现状挖苦讽刺一番,以逞一己之快。”

    “也如,成仿吾所说:我们华夏人有一种通病,小说流行的时候,便什么文字都叫小说,这是很容易使人误会的事情。作者是万人崇仰的,他对于一般青年的影响是很大的,像这样鱼目混珠。”

    话语更为的自嘲。

    此时的豫才,似乎少了一份尖锐,多了一份萧索。

    也许他还没有变。

    他还是他。

    是那个横眉冷对千夫的鲁。迅。

    或者说他已经变了。

    因为江晨的混入,让华夏文化再度绽放了属于他的光彩。

    当汉字拥有他更深层次的意义,当中医因为林青霞的重新而焕发了全新的光彩,他一些观点,已经在悄然间发生了改变。

    也许这一刻的他,才是最难懂的。

    亦如他文章之中。

    我家门前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一样。

    任何的文字去修饰,都已经是曲解的意思。

    看着眼前这一位。

    江晨不由感慨。

    在后世,民国时代,几乎没有文人不被喷的。

    除了眼前之人例外。

    哪怕这一位主张全面废除汉字。

    可在后世而言,他的名声,依旧是一片倒的好。

    虽然不排除也有着诋毁,可和其他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当此时的存在。“我知道先生所想。”

    “可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一一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先生可否已经想好了?”

    江晨思索,而此时豫才转头,看向了他,带着一份希冀的开口。

    “我曾和德潜兄说过,三十年,三十年的时光,就可以看到,先生可否愿意等这三十年?。”听着眼前之人的话语,江晨笑着开口。

    话语带着肯定。

    而那言语之中的自信,甚至给予了眼前这一道身影前所未有的光芒。“三十年吗?”“好,很好!”

    “可惜了,我是看不到了!”

    豫才点头,脸上笑意同样呈现,不过随即摇摇头。

    光绪七年辛已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的他,如今也已经五十四岁了,三十年,这代表着他要活到八十五岁,而很显然,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活那么久。

    “那可未必!”

    江晨笑了笑,右手在这一刻直接按住了身影的肩膀。

    一股柔和的真元在刹那间涌入了眼前之人的体内。

    真元灌入。

    豫才几乎瞬间感觉到了一股暖流涌入了进来。“这,这是?”

    双眸瞪大,带着一份难以置信的开口。

    嘴巴也不由自主的张大了起来。

    “一些真气而已,大概能够帮你修复一下创伤。”“放松不要抵抗。”江晨笑着解释了一句。

    这一刻的他的确是在出手。

    江晨记得没错的话。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这一位就出现了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5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鹰酱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最终十月就逝世了。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一年之后,这一位的生命就会走到尽头。

    面对着这样一位顶级大文豪,江晨还真的不愿意对方就这样病死。

    毕竟这并非是寿终正寝。

    至于这样的作为会不会干预世界。

    对于他造成影响。

    到达筑基境的他,已经可以感觉到了一些东西。

    这一种影响明显是微乎其微的。

    甚至连上次干预张大帅之时的万分之一都不如。

    没办法,张大帅那一次是关系与数千万人的事情,所以牵动才大。

    相比于之下,这一次的影响自然就少了很多。

    一股股的真元,洗涤着肉身。

    虽然不至于脱胎换骨,却是迅速之中治疗着眼前之人身体之中的暗疾。

    真元的力量,可比真气强大多了。

    而且蕴含着一股生命力,足以调节人体。

    豫才只感觉自身一些劳累竟然奇迹般的退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持续了多久。

    当江晨双手放开之后,豫才还有些恍惚。“未来需要我们一起创造,加油吧!”轻轻的开口,江晨随即转身离开了。

    到达如今,有些东西,他其实并不在乎会不会暴露了,当拥有着足够大的实力,一些问题,自然也不会是什么问题了。“我,果然错了吗?”看着江晨离去的身影。

    感受着体内暗疾一去而空。

    特别身体明显轻盈了很多的状态。

    豫才不由叹息了一声。

    脸色有了一份苦笑。

    文字全面废除,他不知道是不是错的,可中医废除,目前的情况,明显是错的了。

    江晨用那一份力量,是他现在无法理解的,也无法想象的。

    他也相信,那恐怕不是西医所能够具备的力量。

    而他对于中医的态度,其实哪怕在之前也没有什么变化。

    在《药》当中,就生动形象地写下了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体现出的却是人性的残忍,不单单是人血馒头,包括所谓的“紫河车”胎盘,这些,都是无非都是流传下来的糟粕,吃了它又有多大用?却总有人深信不疑。

    《彷徨》中《弟兄》的对话,讽刺了那些挂着中医之名,而唯利是图一本正经的江湖骗子:可如今,他真的动摇了。

    江晨那神乎其技的能力,真的让他见识到了中医的强大。

    当然此时的他并不知道,那其实不太算是中医,顶多算是修仙手段,不过对于豫才来说,这样理解也没有错。“呼!”

    一口长长的浊气吐出。

    此时他却突然笑了。

    心中的念头更是在这一刻不由一下子释怀了。

    错了,就错了。

    “哈哈哈550,鲁。迅错了,我周树人可没有错。”“世人要骂骂鲁!迅去!”

    大笑着开口,带着一份调侃,这一次的豫才再度迈步,脚步似乎越发的轻快了起来。

    这一天之后。

    这一位的心态彻底发生了改变。

    他开始潜心学习古文。

    本就是师从蔡公的他,就拥有着很强古文基础。

    在此时潜心学习之星,豫才的古文之上的学识突飞猛进。同时,在文字之上,也有着新的间接、甚至进一步的加快了简体化的进程。

    而这一位的心态似乎也彻底发生改变。

    当有人带着开玩笑取笑说他之前观点可不是这样的时候。

    他每次都笑着怼回去。

    “那是鲁迅观点,关我周树人什么事情?”这看似推脱的话语,总是能够引来哄堂大笑。

    当然并不是嘲笑,而是嬉笑。

    一时间,环境倒是显得格外的融洽。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一位可不是真的推脱,只是和自己的过去在告别,他的心态发生改变,他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当然他还是他。

    他的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他是在文化战1上的民族英雄,他是华夏文化的主将。

    他依旧是他。

    另外一边,汉字注音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成果虽然是慢,可却在一步步的进行着。

    相信很快就能够出现成果。

    而在这一种情况下1935年,也逐渐走向了尾声所在。

    而当时间进入1936年,无疑瞬间就是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不仅仅国内的局势。

    而是整个世界的局势都悄然发生了改变,伴随着约翰牛,和高卢鸡的绥进,汉斯猫几乎有些肆无忌惮了,同时岛国那边的筹备已经到达了一种层度。

    神识随时都已经可能发动攻击了。

    大量的物资更是早已倾泻在了军工行业之上了。

    而国内,似乎并没有丝毫的察觉,依旧是歌舞升平,依旧在不断的内斗。

    (四更,不要以过来人的眼光去评论过去之人的做法与想法,除非是卖国,否则无法理解,也无法言喻。)。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