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北门外。
一只队伍从远方走来他们方队整齐、旌旗招展,所有战士都透着一股子狂放的骄傲,站在城墙上远远望去不禁令人感叹好一支威武之师!
但可惜的是,只要稍微董点兵的人就能看出,眼下这群这些人只不过是一帮滥竽充数的虾兵蟹将而已,根本就不是能打仗的兵。
事情还要从肖恒走后说起。
秦荐历经一番手段之后终于收服平江府内的所有将领弄当然其中也不是没有冲突,数位已经投靠平江府官场的将领就“战死沙场”了,秦大人不会忘了他们的浴血奋战,最终的功劳也肯定更有他们一份。
宋时的知府手中权力不亚于一方土皇帝,不仅手握军事、财政、法律等大权,甚至一定程度上还能决定周边官员的任免。
如此巨大的权利没有点手腕可是很难驾驭得住的,而秦荐秦大人十四岁便高中状元,三十不到便官拜翰林学士,出任一方封疆[jiāng]大使这点最基础的为官之道他可是很熟练的。
至于平江府原本的知府等人由于本土系的官员主动避嫌的关系,所以他们对外界的感知全靠那些曾经的部下和投靠的将领替他们通风报信,秦大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他们还能正常获知平江府内的消息,但若秦大人封锁消息,那么这些官员立即就会变成睁眼瞎。
铁腕整合了整个平江府内的所有军事势力之后,秦大人立即带着“大军”出城“杀退”了金人!俘获器械军旗无数!
携如此大胜之威立即带着所有将军以及他们的心腹班师回朝而这时平江府本土的官员甚至还不知道金人被“杀退”了呢。
至于这些将军会不会坏事只要他们不傻就不会!
若是按照肖恒的剧本走下去,无论秦荐下场如何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论功行赏!毕竟没了秦大人皇帝也要靠他们这些人继续镇守边疆,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人才会是最逍遥自在的一批人。
而反过来若是他们要举报呢?那么实话实说并不会把他们自己摘出去,毕竟到时候他们得罪的可就不只是秦大人了,还有那些心里想着封赏的同僚,最后能不能搞倒秦大人还不一定,搞不好自己还会落下个欺君之罪
况且白来的功劳谁不喜欢呢?
既然秦大人将这份天大的功劳拿出来分享,那么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选择甚至不少将军把这事都做成了买卖——把跟着他们班师回朝论功行赏的位置就地作价给卖了出去!
其实买位置的人来说,领赏的赏钱无所谓,可这份功劳是实打实的,甚至能成为以后的进身之阶,就此升官发财也说不定就算不能升官发财能混个官帽子护身也不错。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兵丁虽然衣鲜甲亮但却都是软脚虾的缘故因为这些人大半都是花钱买进来的!
秦大人坐在肖恒俘获的一匹纯白色的战马背上,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队伍,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不过他也没去叱呵那些喜形于色就等着论功行赏的乌合之众,毕竟这场胜利也是场意外,倒是给了秦大人笼络人心的资本。
按照肖恒原本的剧本,等金人退去之后他就要在临安城里宣扬朝廷求和之事,并且将秦大人渲染成类似岳飞那样被逼无奈这才放弃追击金人回到临安府等待官家发落的。
到时候秦大人一进城门就高唱“马蹄南去人北望”,再加上岳飞传和秦桧铜像的事情叠加在一起虽然表面上选择权还在官家手上,但只要他稍微处理不当那么今后必然会留下个昏君的名声,而当朝的两位宰相也难逃遗臭万年的宿命。
这一招可以说是直接把话筒怼道官家脸上,然后再采访他说:“不要紧的,你选吧,无论怎么选都是你的自由”
自由个屁!
无论换谁来谁敢选?
再说了,就算最后的最后,官家不堪其辱硬是要干掉秦大人,那么肖恒也不是没有后手城外的秦府里存着那么多“真理”呢,到时候直接炸塌了城墙冲进来搞个清君侧。
不过对于秦大人来说,清君侧可就有点过分了毕竟他还是以忠臣自居的,而且就算按照肖恒原本的计划进行,他也觉得颇有些不妥,毕竟肖恒原本的计划戾气太重,不符合官场上的普遍习惯。
在没的选的情况下还让别人做出选择这可是只有帝王才有权干的事!否则无论是谁都要做事留一线。
虽然此事关系到秦大人的生命,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更温和的办法——携大胜之威向官家告老还乡。
如果说肖恒的计划是刺刀见红的话,那么秦大人这招就叫以退为进、软硬兼施。
其实若是秦大人早就能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官家也未必会杀他只是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若是稍有退让,这大宋的江山可就要危险了。
不过现在嘛,若没有肖恒出现,秦大人服软也晚了,毕竟圣意已定就不会轻易改变。
那么秦大人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上服软呢?为什么他在坚持了那么久之后忽然选择妥协了呢?
这还是与肖恒有关。
在此之前他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也只能以北伐来凝聚人心。
可是肖恒的出现却让他看到了事情的另一种选择。可以说秦大人在肖恒碾压式的战胜了金人之后,真正的体会到了“真理”的好处。
北伐?
等建起一支这样的队伍之后,金人与砧板上的鱼肉有什么区别?
皇帝的意愿?
抱歉你不愿意当皇帝还有别人愿意,只要找个志同道合的赵家子嗣[s即可。
有人说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烦恼都是钱能解决的,区别只是钱的多少而已。
而用同样的逻辑来说,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都是武力能解决的,区别只是武力的大小而已。
若是一介平民怀里揣着个大伊万的按钮
不巧的是,站在大宋土地上的肖恒就是这么个怀揣大伊万的人。
“真理”真香。
正当秦大人陷入沉思的时候,忽然前方忽然传出一阵骚乱随后城门里走出一队太监,秦大人连忙下马恭迎。
“秦大人,陛下口谕。”
“臣,听旨。”秦大人单膝跪地,恭恭敬敬的答道。
“传翰林学士秦荐即刻觐见。”
“臣遵旨。”秦大人行礼、起身。
“你这些兵丁”太监没有着急走,而是貌似随意的看了一眼那群旌旗招展的虾兵蟹将。
“传令!就地扎营!”秦大人回头喊了一声,顿时又传令兵将他的命令传递下去。
“秦大人这就跟咱家走吧,省的陛下等得急了。”太监尖着嗓子说道。
“是。”秦大人点点头,跟在这群太监的背后孤身一人向那皇宫行去。
皇宫,大内。
赵朞低头看着手中的一份奏折这既是一封捷报,也是一封请辞信。而发出这份奏折的人,正是秦荐秦大人。
“给了我个下马威之后居然还觍[tiǎn]脸说要解甲归田”
赵朞掂量着手中这份奏折,没好气的问道:“秦荐人呢?到哪了?”
“回皇上,算算时间应该刚进东华门。”旁边的老太监闻言立即答道。
“传旨,让他跪着等!”
“是。”
老太监退到一边,将皇帝的口谕传了出去,随后又回到了赵朞身边候着。
赵朞看着手里这份奏折,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神色。
“这秦荐什么时候开始也会逢迎拍马了?‘敌闻陛下圣名而逃’都写得出来看来他是真的怕死了?”赵朞的脸上既有痛快又有可惜。
痛快的是这么个倔强的人物终于对自己低下了头,而可惜的是他看错了人,原来他以为死忠之人却是个怕死的胆小鬼。
“还把秦桧拉出来顶罪传我旨意,去把那秦桧跪像拆了!另秦荐罚俸一年!”
“是。”
老太监刚回来没多久就又急匆匆的往外走。
“等等!”赵朞叫住了老太监,“追封秦荐之妻为诰命夫人先别告诉他,让他跪着。”
老太监躬身称是。
“还有,今日可还有那岳飞传上演?”赵朞忽然问道。
“这应是有的,仙云台的新戏都是连演三场的。”老太监答道。
“告诉秦荐,立即给我改了!今后不许在演这岳飞传了!否则我拿他是问!”
“是。”
仙云台后院。
肖恒和两位小姐枯坐着,等待着宫里的消息。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而众人的心情也越来越焦急从早晨开始,秦大人只传了个“不要再演岳飞传”的口讯出来,至此之后就音讯全无直到现在。
肖恒临时安排改了剧目之后,也回到这小院之中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虽然肖恒还比较有信心,但这种成功与否全在别人一念之间的感觉并不好可是在这阶级森严的时代中,上位者一个念头就改变别人一生甚至能决定别人生死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多,就连两位小姐都对此习以为常。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皇帝的愤怒也许真的就是“天意难测”吧?
“要不要喝点东西?”肖恒一开口却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不知不觉中他也染上了那份焦虑,以至于嗓子都哑了他还没发现呢。
“也好。”秦小姐听到肖恒那沙哑的声音,不由得站起身来就要去倒茶。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好。”肖恒清了清嗓子,赶紧起身也要去可就在这个时候,远远的听到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
“小姐!!表小姐!!肖公子!!老爷,老爷他回来了!!”
随着声音由远及近,只见小蝶好像一只真正的蝴蝶一样从门口飞也似得来到三人面前。
“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小蝶兴奋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不停的重复着那一句话。
“好了好了,冷静点秦大人在哪?”肖恒安抚几句之后就有些着急的问道。
“老爷在后面呢快跟我来!”小蝶脸上难掩的兴奋。
“嗯。”三人一同起身,向门外迎去
还没等他们走到呢,一脸风尘的秦大人就被簇拥着走了进来。
“呦,你们都在呢?”秦大人的面色颇为轻松。
“大人。”肖恒点点头,让开了身子随后秦小姐仿佛乳燕归巢般的扑了上去。
“爹爹——”
“幼萱!女孩子家家的成何体统!”秦大人的脸上虽然止不住的笑意,但最终还是板着脸训斥道。
“爹爹!!”秦小姐跺了跺脚。
“好了好了”秦大人安抚了女儿之后,将目光投到公主殿下和肖恒的身上跟公主殿下点头示意之后,郑重其事的向肖恒行了一礼。
“秦大人这是何故?”肖恒大概也猜到了结果应该不错,所以也只是面带微笑的问道。
“多谢肖公子救命之恩。”秦大人正色道。
“所以结果如何?”肖恒问道。
“罚俸一年,改知四川府即刻启程。”秦大人也知道肖恒问的是什么,就捡最重要的说了。
“哦?”肖恒一愣,“您要去四川了?”
“是,官家只给了一天时间。”秦大人也是苦笑道,“已经捡回一条命来了,还算不错。只可惜许多人不能当面道谢了只好拜托肖公子了。”
在秦大人即将背锅这段时间,还是有些人对他伸出援手的,尤其是靖国公甚至让自己家的老二抛头露面,这份恩情可不是几辆自行车或是几把神兵利器所能报偿的。
“交给我好了。”肖恒认真道,今后总有报答他们的时间。
“唉,没想居然如此只能感叹世事无常了。”秦大人也是唏嘘不已,坐下之后这才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其实有时候就是这样,尽管肖恒的许多布置都没用出来,但终究它们还是在各种方面上起到了作用的而当一切前置准备都做得滴水不漏之后,那么后续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方面处理秦大人有“遗臭万年”的风险,另一方面秦大人又能凭借那些虾兵蟹将在议和的旨意发出之前就将金人击退而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筹码,能击退金人本身就说明了秦大人本身的价值,再加上他“低头认错”想要逃过一死,那么在赵朞看来秦荐也就勉强算是个可用之才了。
但力求主战的他也是不能再呆在中枢了,而之至于把他扔到四川府主要还是为了今后启用方便——万一金人不肯议和又打回来了呢?
所以,赵朞的棒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副君臣和睦的大戏就此落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