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节42 万家灯火
    当肖恒从国公府离开的时候,韩子德拉着肖恒的手给他送到了门外。

    当两人挥别之后都觉得很满意。

    韩子德得到了应付金人的办法,而肖恒则拿到了御前军器所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沥青,可算是双赢。

    有了沥青油毡纸的生产就简单多了——使用废旧破纸、破布等材料制造出基底,然后再将它通过熔融的沥青,最后再利用压辊将多余的沥青挤掉、抹平,表面再撒上滑石粉以防止产品粘连,等冷却后油毡纸就造好了。

    由于这东西在高温环境下会融化,并且本身也属于易燃物品的关系,所以肖恒来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不过由于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的关系,在某些地区油毡纸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一种防水材料。

    沥青的问题解决了之后,肖恒还有些别的技术问题得解决。

    所以从国公府出来之后,肖恒又去城里找了商家订购了大量的油布。

    说起古代的防水材料,多半离不开油布。

    这油布其实就是普通的棉布再刷上熟桐油,而且要刷两遍以上。第一遍刷完熟桐油后,熟桐油会完全渗入棉布纤维之中,起到深层养护的作用,并强化了绵纸的拉力和韧性。

    再刷一遍熟桐油,由于第一遍刷上去的熟桐油已经让绵纸饱和,第二遍的熟桐油就只停留在表面,干燥后结膜,形成一层保护层,油与水不相融合的特性,让水一接触到这一由熟桐油形成的保护层,立即滑落,就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了。

    肖恒从作坊里出来之后一直皱着眉头,仿佛在思考什么事情直到马车回到了秦府之后他这才猛然想起——用棉布刷桐油可制成油布,那么用面部浸渍沥青岂不是就能得到绝缘布?

    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肖恒赶紧上网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他的想法居然与古人,呃跟爱迪生他们那些人的想法差不多。

    爱迪生最初就是使用沥青作为防腐涂层的,而且最早他也是将电缆埋在地里铺设的。

    而后来也的确出现了类似“沥青布”的这种绝缘防腐的方式,只不过这些有着很大缺陷办法很快就被淘汰了。

    毕竟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速度极快,各门类的学科相互配合当人造橡胶以及塑料的出现之后,几乎所有的电缆绝缘外皮就都变成了这两种材料为主。

    然而在基础工业几乎为零的南宋,肖恒所能做的也只是使用这种权宜之计了也许要使用好久也说不定。

    但无论如何这已经解决了有与无的问题。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肖恒就一直都在工地与实验室中来回奔波。

    与工地建设一日千里的情况不同,肖恒这边的研究却出现了瓶颈以水银作为工质的扩散泵无法达到高真空的要求,由于水银蒸汽的干扰无论如何也造不出足够的真空环境。

    肖恒查阅了许多资料和论文,最终解决的办法似乎只有将工质换成硅油,并且还要将现在的水冷换成类似冰箱的那种主动制冷才可以。

    这样一来肖恒就出现了三个关键的节点,而且无论哪个节点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这三个节点分别是硅油、压缩机以及制冷剂。

    无论是硅油还是制冷剂,都是由现代那发达的化学工业所生产出来的而且问题是这些所有化学品的生产都是一步紧扣着另一步,某个工厂只出产固定的产品,而它的产品又会成为别的工厂的原料。

    不用多,只要两三次嵌套下来肖恒就已经完全无力了——要让他仅凭一己之力就打通一种产品上下游生产线的所有环节,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好吧!?

    就连一些实力比较弱的国家都无法完成这一点!而且别忘了那些都还是现代国家!即便肖恒现在立即成为大宋的皇帝也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毕竟现代的全产业链太吓人了,不是现在的南宋所能玩得转的。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远点。

    此时肖恒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订购的现代制品到货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了好在他还能从网络上获得支持,否则仅凭他的一己之力也许大宋都被灭了他的高真空电子管还造不出来呢!

    将其他的琐碎实验交给卢淳他们之后,接下来的肖恒一门心思扑到了电力建设上。

    后山。

    水车吱嘎作响的转动着,带动着发电机组嗡嗡转动。

    就在发电机厂房隔壁,几个巨大的变压器正在工作着,甚至还有利用隔壁的动力转动的电扇来对着它们为其散热。

    在这些变压器旁边的架子上,整整齐齐的摆一个个正在充电中的铅酸蓄电池。这些蓄电池都是这段时间肖恒他们在舞台上消耗的可想而知再没有电力供应的地方,想要用电真是太麻烦了。

    而且即便是现在这种充电也是需要专门的工人看管的,因为肖恒的电池上没有专门的保护电路和芯片,不能在充满之后自动断电,所以必须有专门的工人巡视,通过最原始的办法来断定蓄电池是否充满电了,然后再及时的将其断电以防发生危险。

    总体来说肖恒带着他的学习们搞出来的这个水电站比起后世所谓的“小水电”还要迷你许多。

    本身由于水位差并不高的关系,水车提供的动力就非常有限,再加上传动的能量损耗,最终经过计算肖恒的这个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甚至还不足百分之60。

    即便将所有的水车都接入到发电机组中,这水电站的输出功率也就在100千瓦左右,而后世界5000千瓦以下的水电项目都统称为“小水电”,这其中的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一百千瓦至少也能解决有与无的问题了,一个灯泡的功率也不过就是几十瓦,大一些的不过是几百瓦。

    若是按照每家每户2枚灯泡,每个灯泡50瓦来计算的话,一百千瓦就能供应近千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抛除输电损耗以及其他方面的用电需求之外,这一百千瓦的小小发电站至少够肖恒他们这边的学校、军营、以及住户都能用上电了。

    水泥、红砖什么都是现成的,所以肖恒一边让工人们加紧生产水泥红妆之外,自己也跑到铁匠铺那边去,与王铁锤一起专门定制了个比较简单的热压辊。

    这是为了生产油毡纸而准备的。

    至于油毡纸的原料——普通纸,肖恒就只能求助于南宋本身的纸张作坊了。

    好在之前由于需要类似现代那种比较厚的纸张的关系,肖恒专门买下了一家中型的早制作方。经过数次的技术改造他们已经有能力生产连续的大纸卷了否则若是肖恒去普通的纸张作坊的话,他所能得到的只是一张张的宣纸或是草纸。

    是的,古代造纸多是使用比较原始的办法——将纸浆倒在一个浸在水中的长方形的“纱窗”中,等纸浆均匀的平铺在水面之后再将“纱窗”捞出来然后就这样将“纱窗”拿去晾晒。

    等晒干了这纸也就早好了。

    但是这种一张张的纸并不符合工业化的生产需求,并且这种纸的面幅也太小了,制成油毡纸后只会增加使用难度。

    忙了几天,油毡纸的生产线终于算是完工了,当一卷卷油毡纸被生产出来之后,从后山的发电厂到居民区的地下通道也挖了差不多一半。

    由于江南地区水网密及的关系,肖恒选择的是类似直接开挖壕沟的方式来建造这条通道所以其实这条通道比较浅,所以建设速度也非常快。

    当肖恒这边搞定了油毡纸的时候,这通道已经差不多挖开一半了。

    在红砖水泥的不限量供应下,地下通道的建设速度也很快而这时刚刚生产出来的油毡纸就刚好派上了用场。

    大量的油毡纸将地下建筑物“包裹”起来,在地下兴城了一个不渗水的管形空间,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下雨时泥土中的水分侵入到地下建筑中。

    地下通道这边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正轨,而肖恒的注意力也就移到了小村庄那边。

    “小心别撞了,慢一点好”

    一群身穿蓝色工作制服的人忽然出现在了后山脚下的小村庄里,顿时让闲着没事的家庭主妇们好奇的观望起来。

    只见这些工作人员在拿着绳尺在地上丈量着什么,然后时不时的就用石灰在地上画个叉,并且还在旁边写上几个奇怪的符号。

    “唉!说二驴子!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一个很富态的妇女看到一个认识的人,连忙打招呼问道。

    “干活呗!老娘们别影响咱们!”那二驴子忽然被人喊自己的外号,顿时觉得有些挂不住面子了——他周围的同事都在憋着笑呢!这让同事们知道了自己的外号,那以后还怎么在他们面前抬起头来?

    “吼啥子吼!有力气找你家婆娘使去!”那胖大嫂不屑的说道。

    等她说完原本就忍俊不禁的同事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这让二驴子更是挂不住面子了,老脸憋得通红,瞪着那胖大嫂半天终于憋出了一句:“你家老张几天没交公粮了?这给你蹦跶的!”

    “哈哈哈哈”

    这回轮到妇女那边爆出了一阵哄笑声。

    而这一切都被肖恒看在眼里。

    这些人被他安置到这里之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街坊邻居们之间也渐渐的熟悉起来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平时谁家有些难事还真要靠这些街坊邻居来帮忙。

    至于他们之间的荤笑话肖恒也只是一笑而过。

    低俗吗?

    是有些。

    上不得台面吗?

    也的确是。

    不过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尽管肖恒现在已经有那么点资格说“我不喜欢”了,不过他也深知自己“不算老几”,所以对于这些“风俗”他都是持开放的态度去看的。

    看到他们那边吵得热闹,肖恒也没去打扰他们,转身去找了那边立电线杆的小组了。

    没错,到了村里之后就需要立电线杆了。

    在肖恒的计划中,地下通道是一直要通入军营的,再穿过军营通进秦府。

    这样一来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情况,秦府里的人也通过这条通道快速的进入军营。

    另外这边的变电所也要设立在军营中。

    发电机输出的是三相电,也就在电工口中的l1到l3,其实这三根都是所谓的“火线”。

    而且根据国家ie60364 标准在配电方面的要求,所谓的“零线”其实是两根线,一根接地线一根pe线,也就是一根保护零线和一根工作零线。

    这一整套配电系统被称tn--s系统,而这个系统就是后世民用电比较通用也比较安全的版本。

    所以整个供电系统的电路其实一共有5根线组成,而每家每户只通入三根线,既l1、l2、l3三根火线的其中之一以及一根“零线”、一根接地线。

    这套配电系统很复杂,而变电系统更加复杂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这种东西放在军营才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团练的士兵们至少“令行禁止”还是能做到的,并且由于每天晚上强制上夜校的关系,他们至少能看懂那些关于危险性的警告牌。

    而这个时代最可悲的地方就在于绝大多数人连警告牌都看不懂。

    当然由于通道尚未挖完的关系,军营那边的变电、配电所还只是个雏形,但这并不妨碍村庄这边的电力建设。

    原本肖恒的计划是每家每户都通入电灯的不过后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肖恒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给电网留下了个接线的接口。

    毕竟平时留守这里的绝大多数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家庭妇女,而让她们理解用电规范却是个很大的工程不过这也让肖恒开始思考是不是也要开始办扫盲夜校了?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就不通电了,肖恒准备在村里安装一些大功率的路灯,以后这些妇女想要聊天唠嗑做个针线活什么的也就有了去处,走夜路回家的汉子和学生们也更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