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爷爷并没有太纠结于这个问题, 很快给纪墨讲起建筑的制式来,这种,可以看做是一种模板,比如说民居都是怎样怎样的, 有几种规格可以选择, 什么简约、时尚、奢华, 不同的规格是不同的制式模板,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模板上嵌套一些特别的符合主人家需求的更改。
比如说,如果是一座住宅, 主人家人口少,且有女儿的话,可以在某个模板的基础上考虑多加一座漂亮的秀楼, 同时有一个能够赏景待客的小花园, 友人来了, 也有个去处坐着喝茶赏花。
如果主人家人口多, 且儿女多的话, 在房间的布置上就要考虑到位了,可以把原来给下人准备的房间再挤占一些, 弄到边角去,多建上几间宽敞明亮的房间, 方便居住。
作为营造师, 在个性化的考量上只做大的方面, 即他们觉得比较重要的方面, 小的细节, 如主人家是什么样的性格, 需不需要多一间书房之类的, 就不必他们理会了。
管设计, 管营造,不管家装,大体上是这样的。
所有的,能够呈现在外部的东西,都可以在营造的时候被考虑到,但具体到房间里面,是怎样的地砖,怎样的床铺,怎样的帐幔之类的,就完全不是营造师需要复杂的部分了。
主要来说,就是功能性的东西比较重要,如住宅,需要考虑到住在宅子里的人需要怎样的前院后院,尽可能居住方便。
但如果真的居住不方便,为了大环境上的好看,也会牺牲掉这小部分的边角余料。
以一座城为例,很多时候让人惊叹的繁华只是部分,贫富的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难道在建城之初,营造师就考虑到了会有多少富人居住在这里,会有多少穷人居住在这里,而富人和穷人的房屋需要做出怎样的区分吗?
不,这并不是需要营造师考虑的事情。
“首定中心。”
选定一个建城地点,在地图上可能就是一个点,在现实中,会考虑到这座城所在的位置,和附近的交通条件,来圈定这座城大概的规模是怎样的,然后按照风水,以一定的吉数来丈量周边,考虑不改变大范围地形的情况下,怎样将一座城的模板套用在这里。
之后并不是马上建设围墙,而是定中心点,以现在圈定的范围来重新丈量这个中心点在哪里。
这个丈量就容易多了,南北一条线,东西一条线,两条线相交的点,就是中心点了。
以风水说论,这个中心点或者建成官府,或者建成鼓楼钟楼,再不然,直接空出来,宛若空出一个中心广场一样,以此为界,线条纵横之下,在圈定的范围内划分出各个区域来,每个区域间隔的就是大街了。
“次定四门。”
四门,即四象,“以地应天”,在四面城墙居正居中的位置上,每一门进入都可直通中心的那种。
这五个点的具体位置定下来了,下面就可以规划若干的区域了。
真正建城的时候,心中要有图,纸面上也要有图,甚至地面上,还要按照所计划的那样,先行划下沟壑来,把心中所想,纸面所画,落实到地上,让真正施工的匠人能够看明白每一片儿都是做什么的。
这种整体规划的能力就很考验营造师的功底了,有那种不成功的,顾头不顾尾,建造出来的城市在一些人看来可能还算是奇观,但在孙爷爷这等营造师眼中,简直是贻笑大方。
比较著名的就是圆城。
古人信奉天圆地方,也讲究做人需要“外圆内方”,基本上所有的城池都是按照方形来建造的,当然这个方形可能比较不那么规矩,以方形为基础而出的长方形也是有的,更有不太规则的梯形之类的。
总而言之,还是有四个棱角的。
圆城就不是此例。
在普遍使用三合土的城墙构造之中,圆城也是少有的砌石而成的城墙,如它的名字一样,那城墙就是偏圆的。
这一点,在孙爷爷具体讲述之后,纪墨倒是觉得也算是营造师的巧思。
圆城所处的位置是一个类似于大西北那种感觉的地方,风沙多,还偶尔风暴的那种,一到大风暴的时候,飞沙走石,当真是碰到就有损伤。
当地的很多土堡都是类圆形的结构,能最大限度减少在风暴时候的冲击,就算原来不是圆的,时日久了,边缘也会被磨得圆了。
那位营造师在建城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风沙多,便在城墙上采用了那种很稀罕的圆形,美感有了,还有点儿异域风,最后的结果也不错,就是为孙爷爷这种比较古板的营造师所不喜。
纪墨心中的想法不同,却没出声称赞,而是默默听了,不得不说,孙爷爷不喜的理由还是很正确的。
这个问题可以演化为一个数学题,同样的直径,正方形和圆形,哪个面积更大?
其次,在正方形和圆形的面积之中,怎样能够更有效利用面积?即怎样的住宅更具有适用性,同时更容易让人分清楚方位?
然后,正方形和圆形,哪个修建的难度更高?
再然后,正方形和圆形,哪个维护的难度更高?
综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能明白为什么孙爷爷看不上圆城了,也许美观,也许好看,也许令人很有新鲜感,还具有某种创新意识,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座城的方便性是远不如那些方城的。
方城之中,区分方位,区分方向,都很容易,但在圆城之中,这个容易就要增加一点儿难度,此外无论是修建还是维护,圆城的技术难度都相对要高一些,显然其适用性要差一点儿,总不能为了一座城,专门养一些修护匠人吧,听起来就很费人力。
再有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建城,为的就是有效利用,可圆形的先天条件摆在那里,无论放在圆形之中的建筑是何等形状,必然都会留下很多无法利用的边角,这些边角就很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盲区所在,也不利于维护。
一座城,是聚居地,也是防御所,万一战争来了,人们躲在里面,是要以城池为据点坚守的,这些边角的存在,就很容易造成一些小的问题和麻烦。
讲了一个错误范例,孙爷爷就有些累了,眼皮子都往下耷拉,他的精神头明显不足了。
纪墨还有很多想知道的,却没追着问,体贴地让孙爷爷先去休息了,表示自己会老老实实地看书,再次思考和总结之前学过的东西。
在此之前,他都是这样学的。
他曾听孙三叔说过,孙爷爷以前教学并不是这个风格,而是亲自带着人去看去做,早些年孙爷爷还当官的时候,那叫一个威风凛凛,说一不二,就是后来教儿子的时候,也没少了带他出去看。
到纪墨这里,实在是老了,走不动了,身体也不那么好,便把事情托给了孙六叔去做。
纪墨现在的学习进程就有些显得拖沓了,每日里若是不出门,自己看书总要占了大半时间。
他倒是还想过建造模型的事情,可一来手工同样费时间,想要找好的木料还费钱,二来,他现在心中已经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立体构图,并不在需要模型来强调,若是非要去做,反而像是在炫耀技艺。
这种技艺上的事情,孙爷爷也教了他,口头说为主,还是让另一个族人,也是村中唯一的木匠来教的。
纪墨的木匠技艺是经过考验的,很能说得过去,哪怕假装从头学起,为了不耽误太多时间,他也显出自己的非凡水平来,轻易就越过了这道关卡。
孙爷爷对此不是很在意,他有着营造师的傲气,曾对纪墨说过,“便是你一砖一瓦不会放,只会纸上谈兵,胸有沟壑也就足够了,着眼于大局,看得着全体,剩下的,不过是指挥旁人去做就是了,这世上,那么多匠人,总能找到会做的,你要做的,就是他们完全做不了的了。”
这种话,听上去有些狂傲,像是目空一切,完全不看脚下的那种不切实际的发言,其实,却也说明了营造师并不全看手上功夫,其综合性,更具有统筹管理方面的知识。
纪墨最初是信了的,还有点儿小小的窃喜,这不就是当老板吗?当老板的可以不必去懂怎样做账,他只要会看,看得懂,能够找到懂的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好了。
但后来,看孙爷爷对自己的要求上,呵呵,他是不必亲自做,但他需要了解如果要做,该怎样做。
即,手可以废,脑子不能废,必要看了懂,懂了知道怎样精,能够给人指点,起码能够让人做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才是正确的。
这跟自己做,真的就差一个动手的距离了。
好吧,也还好。
“学技艺,不能想着偷懒,还是要脚踏实地,真真切切地都做过才能记忆深刻。”纪墨很快接受,并开始想,自己的考试作品,这一回,恐怕可以不用是书了,建造一座传世名城,也很不错!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