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傍晚。
镇中心,石台旁有一面青砖墙,显然是最近砌筑而成,其上只贴着一张大红告示。
内容无非是筹建仙人祠堂,镇民各自捐款捐物的详单,连某家的何时出工出力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杜必书简单扫过一眼,转身喊上周一仙祖孙俩,迈步走出了小镇。
十里的路程,算不得远。
这里人多眼杂,驱使宝物飞行有些扎眼,唯有步行。
再要考虑到周一仙和小环,是以提前了一些时间,免得临行仓促。
一路北行。
落日余晖洒满了乡野小路,路旁沾染血迹的翎羽和砍断的树枝时时可见,显然,这里常有猎户和樵夫行走。
小路的远处,一泊池塘在嫣红的余晖下荡漾,鸥鸟和燕雀在水面疾飞而过,颇有一点‘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韵味。
只是,鸥鸟和燕雀并非孤鹜。
“杜哥哥,这边走!上月我和爷爷来看过古井,路可比这难走多了。”
“上次还见过一个漂亮姐姐,好像是什么焚香谷的,就是有点凶!”
“……”
小环拽着杜必书的右手,蹦蹦跳跳,扯着他前行,如黄鹂般的话语不时响起。
在两人的身后,周一仙磨磨蹭蹭往前走,偶尔还埋怨嘟囔一句,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走着走着。
前方的小路上,一伙短衣赤膊的青壮镇民迎面走来。
面有疲惫,可是精神抖擞。
“李哥,王老爹的手艺真赞,才半个月时间就将三位神仙的雕像搞定了!”
“是哩是哩,你还别说,刻得真像。”
“恩恩,上月放榜的时候,我还见过石头壮士呐,真的好像!王老爹就听咱们说过一遍,就能把三位神仙的样貌记下,了不起!”
“……”
很明显,这伙人是修建祠堂的镇民,正准备歇工返家。
一伙人吵吵嚷嚷,很快走到三人的近前,而且主动让开了半边小路,朝面相陌生的杜必书憨厚一笑。
乡民纯朴,向来如此。
等错开了三五丈远,这些镇民又恢复了先前的谈论,不过话题有了转变。
“李哥,你看,是算命的祖孙俩!”
“啊?还真是,一定是骗这位公子来看那些小怪兽。”
“没错,老的贼,小的骗!”
“……”
这小声的议论,丝毫不差地传入三人的耳中。
周一仙的面色顿时黑如锅底,下意识倒手将布幡挡在身前,遮掩了头脸;小环小嘴一撇,气冲冲瞪了自己爷爷一眼“都怪爷爷见钱眼开,哼!”
反倒杜必书心生好奇,晃了晃小环的手臂。
“小环,他们说的‘小怪兽’是不是黑石洞跑出来的?”
“嗯,杜哥哥,你也知道啊?”
“在街上听有人提起过,一会儿顺道瞧瞧。刚才他们说的‘骗人’又是怎么回事?”杜必书随口道。
说到这儿,小环登时小脸通红,期期艾艾一阵,才羞恼地说出了真相。
原来,因故滞留此地的祖孙俩,为了生计,不时找人算命。有小环的暗中把关,算以前的旧事倒是十分灵验,为此还打出了不小的名声。
可是,谁家看相算命,都想了解将来的祸福运势,甚至,想知道最近一段时间的财运和姻缘。
小环的‘后生相’仅仅触及皮毛,这样一来,出现纰漏在所难免,可周一仙为了多赚点卦金,各种胡吹乱侃,全然忘了相术中模棱两可解读的规矩,自然错漏连连。
又因为待在这里的时间太久,祖孙俩很快就成了骗人的过街老鼠。
“杜哥哥,我们从未在一个地方待久的,就是怕人砸场……”
小环觉得特委屈。
听着小美女委屈吧啦的讲述,杜必书都有些同情和不忍心,可他还是送给这爷俩一个字。
该!
各行都有各行的规矩。
占卜问卦,这种东西本来就讲究心诚则灵,而且其中的门道相当多。
过去可算,将来无定。
不管是算过去,还是问将来,合格的相师都是擅长打擦边球。说得明白一些,就是‘囫囵话两边说’。
再者——
相师为何总爱游历四方,不是他们愿意奔波劳碌,而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得让一些想算后账的苦主找不到发泄的目标。
这祖孙俩倒好,在一个地方待了一个多月,哪会不翻车!
“周前辈,你攒的钱足够你们衣食无忧,还这般铁公鸡……服了!”
杜必书指了指对方手中的竹竿,无奈一声苦笑。
周一仙瞬间攥紧了竹竿,搂到自己的怀里,满脸警惕。
“杜老弟,你不懂!”
听了这斩钉截铁的回答,杜必书都不知说什么好,索性不再在这种不痛不痒的小事上纠缠。
“略略略,铁公鸡!反正我有钱!”在前蹦跳的小环戳住鼻尖吐着舌头,还摸出了两块散碎银子炫耀。
“呀,树林到了!”
小环惊喜地指了指前方。
杜必书连忙抬头望去,还拍了拍肩头蹲坐的小黑。
小黑登时跳了下来,三蹿两跳,就消失在前方的树林中。
树木高直,枝叶繁茂,前方初升的圆月被挡住了大半,林中一片昏暗。
天色已晚,山间的树林本该无比寂静,此刻却传来各种嘈杂的兽吼鸟鸣,偶尔还能听到鸟兽争斗发出的惨叫。
再加上阵阵阴气逸散,淡雾缭绕,颇觉恐怖。
在树林的边缘,还有一座模糊可见的祠堂建筑矗立,仿若它在镇守住林间的凶物。
瞅见杜必书正在观察祠堂建筑,小环骄傲地一叉腰,如小大人一般指点介绍。
“杜哥哥,那就是小池镇集资修建的仙人祠堂,一直都没完工,好像现在有那么点样子了。”
说完,她又压低声音咯咯娇笑“你说好不好笑,明明是三个修道者斩妖除魔,却被他们当做了神仙!咯咯咯!”
联想到刚才那伙镇民的谈话,杜必书登时来了兴致。
“走,咱们先去祠堂看看!”
对此建议,周一仙不出声反对,小环更是乐不可支地点头。
夜空晴朗无云,借着斑驳的月色,勉强能辨认出脚下的一条小径。
路上有深浅不一的车辙和脚印,遇到坑洼的地方,还有数块碎青石板铺垫,一直延伸到祠堂的所在。
显然,这是镇民运送砖石木料的通道。
三人并肩而行,渐渐靠近。
随着祠堂越来越近,杜必书也瞧清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祠堂通体由青砖砌筑,屋顶披着一层造型考究的筒瓦,瓦当上隐约辨认出兽面的模样,两侧的飞檐翘角各悬挂了一串铜铃。
正对的一面,长度约莫三丈,正中有三扇粉刷一新的红漆木门,此时有三把铜锁虚挂在门环上。两旁的窗棂间,糊着崭新的白窗纸。
木门高处,还有一块被红布遮挡的门匾,仅能看出下缘的两角。
看来,是要完工了!
杜必书踏上三级台阶,轻轻取下了铜锁,双手一推,祠堂内的黑暗扑面而来。
点亮火折,高举过顶。
就在这时,身畔传来了小环诧异的惊呼。
“杜哥哥,你看!”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