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静笃歪坐在沙发上,双腿都麻木了,舒展了一下筋骨,本想出去走走,但好像没有那份心情。
她实在无聊,打开电脑,在网络上翻看新闻。
粤网新闻版面的头条新闻的标题吸引了她,标题叫《法国连环杀人犯在中国境内》。
她好奇地点了进去,一张熟悉的面孔闯入她眼帘,正是尼采的幽灵,他的真名叫巴蒂斯特。
她屏住呼吸,看了报道的内容。
大概内容如下巴蒂斯特在法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阔佬后代,生活优裕,但他并不珍惜他富足的生活和他家族的名声,犯下让人不可饶恕的罪行,手段残忍地谋杀了跟他交往过的4个年轻女孩,法国警方得知,一个多月前,巴蒂斯特到了中国,并隐身埋名藏匿在中国的某个地方。望有见到这样一个外国年轻人的人们,能给警察提供线索,有重赏。
巴蒂斯特杀了4个女孩,还有一个女孩被杀的故事他还没有跟她讲。
林静笃惊得心脏都快要炸了,尼采的幽灵跟她讲的杀人故事中的主角贝蒂,原来真的就是他自己,太不可以思议了,难怪他讲的时候好像亲身经历一样,有时候还会动容。
尼采的幽灵杀掉的人,都是他的恋人。
林静笃和他在山间约会那么次,俨然就是一对恋人,那么他会不会在他觉得适当的时候,把她杀掉呢?
这段奇遇真是太惊悚了,她一见钟情的尼采的幽灵,竟然是一个邪恶的连环杀人犯。但在她看来,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杀人可能有他的苦衷。
尼采的幽灵就是杀人犯,她不可以站在他这一边,包庇他,要把他交给警察。把他交给警察,也算是保护自己。
林静笃这样想着。
可是,她真切地爱上了他,就算眼下看到这么骇人的新闻,她还是爱他。爱情真是无限神秘,因为无它物可以解释。
门铃声……
铃声突然打破房内的沉寂,吓得林静笃心上一颤,似催命的鬼铃。
谁会来敲她的门?林静笃自己也不知道。
她透过猫眼朝外看,是尼采的幽灵。
他怎么知道她住在那里,她自己也不明白。
她犹豫着,要不要开门,要知道他是一个危险分子。如果不知道他是潜逃中国的案犯,她会兴奋地迎接她的恋人。如果现在报警还来得及。
门铃声一阵阵响起,催促她开门。
最终,林静笃疑虑地开了门,她相信,尼采的幽灵爱她,不会伤害她。
开门的那一刹那,她的心似要撕裂一样,她这是在引狼入室。
林静笃瞪大眼睛怪异地看着表情平和的尼采的幽灵,他应该还不知道,法国警方正全世界通缉他。
“你不认识我了吗?”尼采的幽灵问。
“你真的像一个幽灵!”林静笃说,“我没告诉你我住在这里,你却能准确无误地找到我家来了。”
“你刚才去了我家。”尼采的幽灵道。
“是的,但你家大门紧闭。”林静笃轻轻拍了一下胸脯,不可思议道,“噢,天那,你在跟踪我?”
“是的,我想知道你住在那里。”尼采的幽灵道。
“你直接问我,我带你来就是了啊!”林静笃抑制住内心的激荡说道。
“我想突然出现在你眼前,给你一个惊喜……你不是想见到我吗?”尼采的幽灵道,“我现在来了,你怎么还不请我进屋?”
林静笃犹豫着闪开身子,示意他进去。
尼采的幽灵好奇地打量着整个房间。
林静笃伫立一处,凝视着他,像一个破密码的专家在看一个神秘的电码。
尼采的幽灵发现了她正看着他,走近她问“你怎么老是看着我?眼神怪怪的,让我浑身不自在。”
“跟你接触的越多,我就越觉得你神秘,越来越读不懂你了。”林静笃诚恳道,“真的,你像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很容易让我绕进去!”
尼采的幽灵微微笑了一下,说道“我追到你家来,是想把贝蒂的故事继续下去。”
林静笃在他脸上探索着,试图明白他究竟在想什么。她没能明白,她感到明白也没有用,她自始至终都抓不住他。
林静笃呆立半晌,沉声问“你见我只是想讲贝蒂的故事吗?”
尼采的幽灵虔诚道“讲故事只是一个借口,我需要你的爱,没有爱的生活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
林静笃道“你眼下要跟我讲的——是贝蒂杀的第四个女孩,请问是他杀的最后一个人吗?”
尼采的幽灵点点头,答道“是的。”
林静笃盯望着他,跟他的目光忽地一起凝结,冰箱的嗡嗡声压过了他们的疑惑之声。
有一刻,尼采的幽灵避开林静笃的视线,目光落在墙角处的一架钢琴上。
他好奇地走近钢琴,掀开盖布,像一个红色机器的钢琴跃然眼前,他情不自禁感叹道“在所有乐器中,钢琴就像机器。它简直就是一个机器,人手可以操作的机器。”
林静笃沉默不语,只是看着他面对钢琴的兴奋劲儿。
尼采的幽灵随手按了按琴键,回头问“你喜欢弹琴吗?”
林静笃摇摇头道“小时候,妈妈试图让我学习钢琴,并有所建树,可我发现我不是那块料,弹不几年,就厌倦了。以前上大学无聊,偶尔会弹弹钢琴消磨时间。”
尼采的幽灵抚摸着钢琴问“这架钢琴是你买的吗?看起来价格不菲!”
林静笃道“那是屋主女儿的,他女儿出国留学,钢琴就闲在那了。”
尼采的幽灵耸了耸肩,拿了凳子坐下,投入地弹了起来。
林静笃安静地听着,尽管她与琴声有心弦的共鸣,却只能在沉默中欣赏、享受,但不能用语言表达。她灵魂深处的梦幻、渴望、欲念,好似在朦胧的月光下,纷乱的心情得到了平衡……
尼采的幽灵弹完,舒缓了一口气,说道“每次弹这首曲子,我的神经会绷紧的令我难受,生怕稍微有差错,亵渎了大师生前辛苦的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