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阁......金宝阁......金宝阁......”
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方宇嘴中不自觉开始默念着这三个字,并开始结合这么长时间以来调查到的一些线索,开始分析。
首先,这个孙广民为人一向忠厚老实,不像是会去抢劫的人。
更何况,他也没有抢劫的动机。
一个非常合情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有人在背后威胁他。
至于威胁的理由,可能只有凶手和孙广民两个人知道,随着孙广民在抢劫逃跑的路上被车撞死后,这个理由也就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也正是有人威胁指使孙广民,才会让他选择了一家位置极差的首饰店进行抢劫。
由此,才造成了这样一起奇怪的抢劫案。
至于是谁威胁的他,方宇开始大胆设想。
现在他们调查并且怀疑的人是孙克,自然,这个被怀疑的对象,首选孙克。
而且孙克是能够长时间接触到孙光明的人,肯定知道孙广民的很多软肋。
在这种情况下,孙克想要威胁孙广民,简直轻而易举。
不管孙克是不是背后威胁孙广民的那个人,先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一番推理试一试。
暂且抛开“金宝阁”三个字,方宇在脑海中形成了一条推理事件线。
时间:六年前。
事件:孙克因为某种原因,威胁并强迫孙广民去抢劫了一家叫做“金宝阁”的首饰店。
结果:孙克逍遥法外,孙广民被车撞死,此案以抢劫失败,并且孙广民意外身亡结案。
孙广民虽然是孙克的二叔,但因为自家大哥两口子死的早,一直以来都是孙克的实际抚养人。
所以在抚养孙克的这么多年里,二人已经情同父子。
在情理方面,孙克绝对没有威胁孙广民的理由。
但是方宇知道,有矛盾爆发时,往往会掩盖住世间所有的感情。
所以孙广民抚养孙克多年,并不能保证,孙克就一定不会是凶手。
但也正是因为孙广民与孙克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方宇并没有把他的这个假设说给关云峰他们,以免引来不必要的讨论。
方宇在心中继续思考。
有关孙克的作案假设推理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分析一下刘父被害案,和这个案件真正的凶手。
现在方宇要做的,就是在孙广民抢劫案,和刘父被害案,这两个案件之间,找到某些联系。
一旦这种联系找到了,就可以断定,这个孙克就是这一连串凶案的幕后真凶。
这个推理方式,同样也是方宇自己总结的,是他假设理论的优化升级版。
具体的推理过程就是,对于一个案件A,先找到一个具体的,知道其详细信息,且真实存在的嫌疑人甲。
再假设甲就是A案的凶手。
其次,对于B案的未知凶手,暂且命名为乙。
需要注意一点,这个乙不同于甲。
甲是警方确定的嫌疑人,知道其姓名和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而且甲与案件A之间,是假设关系,就是说,甲不一定是A案的凶手,只是一种假设。
而这个乙,则是一个没有任何信息,不知其姓名的未知人,乙与案件B,则是肯定的关系,就是说,乙就是B案的凶手。
当这些假设条件全都准备好后,就可以继续下一步。
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A案与B案。
如果A案和B案存在某种特殊的关联,比如作案手法相同,作案动机相同,亦或者是凶手的某些体型特征相同。
这样一来,就可以继续假设,甲乙是同一个人。
因为这一切都是假设,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步验证。
那就是分析甲的信息,如果甲的一些信息,出现在乙接下来的计划步骤上,那就可以认定,这个B案未知的真凶,就是这个真实存在的嫌疑人甲。
而甲与A案之间的假设关系,也就可以消除,真凶由此浮出水面。
这个之前是假设犯罪嫌疑人的甲,就是A和B两个案件的真正凶手。
这些推理方宇暂时只能在他自己心中进行。
因为说出来太过绕口,再解释起来又会耽误时间,所以方宇决定等到他把整个案件理顺后,再与众人详细明说。
有了这些假设后,并且方宇刚才已经把孙广民一案分析推理清楚。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继续再分析一遍刘父被绑架谋杀案。
现在方宇只需要在这一起案件中,找到非常具有说服力,能够证明这个刘父被害案与孙广民抢劫案有关的信息,他的这个假设理论就完成了大半。
然后只需稍作验证,一切便可真相大白。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太注重推理,以后有些东西可能太过绕口和烧脑,读起来比较费劲,如果各位读者大大不喜欢这种读起来比较费劲的风格,一定要在评论区留言,作者会适当降低推理过程的复杂,更加注重情节的发展,读起来会更加轻松一些的,最后,划重点,大家想不想看复杂的推理过程呢,或者是过程不够复杂想要加大难度,求反馈,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