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是臣不愿意为皇上分忧,确实是无法分身啊!”
何进不愧是官场老油条,这番话说的合情合理,在场的大臣谁都说不出来什么,也不敢说什么。
再说下去,那就是想要置皇帝安全于不顾,妥妥掉脑袋的节奏。
就在一众君臣一筹莫展之时,司徒王允却站出来讲话了。
“启禀陛下,我想举荐一人,解长社之围应该不难!”
“哦?爱卿说的是谁?快快道来!”
王允之言,让刘宏再次燃起了希望。
只见王司徒肃然道:“陛下,我说的这个人,就是赵铭少将军!”
“根据战报看,赵铭少将军要是没有真本事,怎么可能连匈奴王庭都能剿灭?既然都能轻松扫灭匈奴王庭大军,想必去解长社之围,应该也是不在话下,所以臣觉得他是目前最好的人选。”
王允这番话说的很有道理,其他的朝臣听了,也都纷纷点头。
可是还没等汉灵帝刘宏有所表示,之前一直沉默的张让却开口了。
“王司徒此言差矣,那赵铭虽然打了两场胜仗,但是毕竟年纪太轻,谁也无法确定他到底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只是运气好而已。若是贸然委以重任,万一失败,岂不是要置大汉于万劫不复之境地?”
说道这,张让故意顿了顿。
“况且,就算他真有能力,但是如果将他调去解长社之围,谁来镇守雁门关?
“万一匈奴剩余的骑兵趁这个机会南下,又让谁去抵挡?”
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就连王允也找不出好的理由反驳。
“这……”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该支持哪一方。
张让之所以出来阻挠,是不愿意让朝中的外戚扩张实力。
之前何进替赵铭在皇帝面前讨赏,就让他已经很不爽了。
何进这么做,明显是想要拉拢赵铭。
这一点,瞒不过张让的眼睛。
十常侍与外戚势力党争已久,他可不想眼睁睁看着外戚再添一个有力盟友。
他棋差一招,让何进抢先拉拢赵铭,现在已经非常后悔。
如果再让赵铭有机会立功,那无疑是帮了何进大忙,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阻挠。
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筹划拉拢赵铭的办法,如果以后没有办法阻止赵铭升迁,那也必须让他念自己的好才行。
且不说张让心里的龌龊,何进见双方各执己见,本想开口,可是话到嘴边又忍住了。
他这么做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赵铭这个人何进还没有接触过,具体的政治理念也不清楚,之前他已经帮赵铭在皇帝面前讨赏讨官,算是结了个善缘,也给日后的勾兑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但是他现在能做的最多也就仅限于此了,接下来怎么办,还要等跟赵铭见面之后,看看他这个人到底能不能为我所用,再做决定。
俗话说不见兔子不撒鹰,在对赵铭这个人有一定了解之前,何进是不会再帮他了。
原因无他,只是不愿意做亏本的买卖。
……
见众臣争执不下,陷入僵局,刘宏再次陷入绝望。
“难道除了赵铭,就没有其他可用之将了吗?若是今天没有雁门关的捷报,你们又指望谁?”
众臣听了,无以作答,朝堂上再次开始长时间的沉默。
……
“报!雁门关急报!十万火急!”
就在皇帝与大臣们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殿外再次传来无比兴奋的传讯声。
“哪里的战报?又是十万火急?”
刘宏的脸色此刻变得更加阴沉,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难道又是哪里出事了?
听到殿外的声音,何进急忙一路小跑到殿外,接过信使的捷报,之后迅速回到大殿。
“陛下,这,还是雁门关的战报!”
看清楚信封上的地址,何进心中咯噔一下,刚刚大捷,又发这种十万火急的战报,难道又遇到了麻烦?
他现在就是做梦也不会想到,赵铭会接连两次大捷。
这也不怪何进,只要他脑子还正常,就不会做这种梦。
“雁门关?不是大胜了吗?难道有什么变故?”
汉灵帝刘宏一听又是雁门关的战报,心里更加忐忑。
难道真的是祸不单行?
他现在也跟何进一样,根本不相信雁门关会有什么好消息,因为按照正常逻辑,刚刚报完大捷,就又发这种紧急军报,八成是已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唉,念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汉灵帝刘宏现在是虱子多了不怕咬,死猪不怕开水烫,已经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征兆。
“诺!”
麻利的取出战报,轻轻一抖,何进又开始朗读起来。
“启禀陛下,雁门关最新军报。”
“少将军赵铭,于前日晚,亲率两万将士,直捣匈奴王庭……”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