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2章 会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秦之战神降临 ”查找最新章节!

    “韩兄以你的性子,希望你能够记住我的话,不知道此事过后,我等还能不能一起开怀畅饮,论道古今?”赵辰倚靠在阁楼窗前窗户微微打开,眼神若有所思的看着那渐渐远去的韩非身影,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

    “夫君为何发出如此叹息?可否让妾身为夫君分忧?”弄玉端着一个茶盅走了进来,正巧看见赵辰发出叹息的样子,神情微微凝滞,有些担忧,轻声开口询问道,声音温柔可人,让人着迷。

    “玉儿来了,玉儿勿忧!不是我有事情,而是事关韩非。哎!”赵辰关上窗户,走向弄玉,接过她手中的茶盅,一股芳香扑鼻的茶香顺着一股清流缓缓流出倒满了桌上的茶杯。

    赵辰把一杯茶杯移至弄玉身前,语气温柔,眼神充满了爱意。也是十分感动弄玉对自己的关心,他握住弄玉的双手,齐坐在桌案旁。

    “韩非?怎么回事?”弄玉看了一眼自己身旁的赵辰,脸颊微红,也是有些疑惑的看向赵辰。

    “哎事情是这样的..........”赵辰看见弄玉已经如此询问了也没有对她隐瞒,直接把前因后果都告诉她,以弄玉的蕙质兰心很快就明白了一切的原委。

    弄玉紧了紧赵辰的双手:“夫君,你既然已经做了自己最好的准备,那就不要有任何负担,尽人事听天命!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能够顺人心意,所以夫君尽力就好!”

    弄玉对着赵辰开解到,也正是弄玉有如此思想境界才能够在那样坎坷艰幸得人生经历中依旧如此乐观。

    “哈哈!没想到我堂堂一个男子汉竟然连这样的问题都看不破,多亏玉儿点醒!”赵辰也是恍然大悟,他有些被韩非的友情迷住了双眼,自己既然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那就要坚持下去,其他的自己已经做到最好了。

    弄玉有些羞涩,她看着眼前的男子十分幸福,也为自己能够帮到他感到高兴。赵辰和弄玉在房间内饮茶谈心,只见一阵阵朦胧的雾气在房间内蒸腾,一片模糊。

    时间飞快流逝,第二天一大早,赵辰和韩非就接到秦王命令前往王宫接受召见。

    此时的秦王宫内,秦王嬴政已经命令内侍按照国宴之水准布置场地,其中还有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相伴作陪,其中有上将王翦,长史王涣,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等人,可谓是场面隆重之极。

    朝会召见开始,臣工见礼之后,秦王嬴政率先开口:“传han国使臣韩非上朝!”

    嬴政开口之后一位内侍开始大声唱喏,只听见一声声尖锐的男子声音从大殿外传出,此时早已候在殿外的赵辰韩非则是应是迈步进入殿中。

    一时间所有人包括秦王嬴政一众大臣纷纷把目光转向韩非,想要看看能够写出韩非子这样惊世之作的人究竟有何本事,韩非也是察觉到了那一道道疑惑宛如实质的目光,他心头平静,脸上神情淡定自若,一股洒脱淡然的气质油然而生,他目不斜视直接对着嬴政那气势雄浑的目光而上,对着嬴政行礼参见:“han国使臣韩非拜见秦王!秦王万岁!”

    韩非此时依旧是那一副从han国带来的韩式服装,从未更换,他神情平静,眼神深邃智慧光芒隐隐,一股尽在掌握的气度萦绕其上,让人一看就肃然起敬。

    “好果然不愧是写出韩非子这样惊世之作的韩子,气度不凡!”一众大臣纷纷暗自喝彩,显然对韩非的应对十分佩服。

    而李斯则是心中宛如蚂虫撕咬般,翻滚不休,酸涩苦辣种种滋味萦绕心间,不知道该说该想些什么,特别是当他看见韩非如此风姿不凡,一众大臣眼神中的欣赏之色溢于言表,更是让他不是滋味。

    “儿臣奉命出使han国,如今前来交旨!”赵辰也是上前一步对着嬴政禀告到,嬴政此时正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韩非身上,也是无暇他顾,所以只是摆了摆手,赵辰看见嬴政这幅样子也是明白,直接行了一礼退到众位大臣之列,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韩子免礼,赐坐!”嬴政开口说道,只见内侍瞬间把一张桌案,一个垫子摆放在韩非身前,韩非也是不怯场直接就做,正襟危坐,礼仪齐全。

    “韩子之才宛如烛火般照耀黑暗,耀耀夺目,足矣青史留名!今日得以谒见韩子真容,真是寡人之幸!”嬴政起身对着韩非行了一礼,表示自己的对韩非才识的欣赏敬佩。

    韩非也是起身回礼:“王上谬赞了!韩非愧不敢当!”

    “寡人有幸得见韩子惊世之作韩非子一书,其中可谓是字字珠玑,警世之言惹人深省,其中‘势治为轴,法治为根,术治为用’可谓是区区十二字道尽法家之精髓,韩子在此书中更是总结当代法家各大人物之精髓学说,深入研究延伸探讨,可谓是集法家之大成者!此等才华,可谓是当世罕见!”嬴政开口对着韩非赞叹道。

    “王上能够得见此书,也是韩非的荣幸,此书历经数载方成,尚未公布,王上得见可真是有缘。

    当今王上英武睿智可谓当世雄主,秦国也不愧称之为虎狼之国,国富民强,秦国以法治国,如能够以商君之法,秦法功勋为本,三者合一双管齐下治理秦国,五代之后必是华夏之幸,法家之幸!”韩非也是毫不怯场的真心实意的劝告到。

    韩非这一席话不仅引得嬴政神色大喜,更是让一众秦国大臣惊呼出声,连连赞叹:“韩子好胸襟!秦国无忧矣!”

    这不仅仅是因为韩非的才华,更是因为他那广阔的胸襟,不因为秦国之故坦然相告,可谓不愧于当世奇才。

    自战国以来名士良臣层出不穷,可是却又大部分名士甘愿自囚于故国之中,不愿出仕他国,宁愿自己的才华被故国掩埋,也不愿帮助敌国施展才华对付自己的故土,此等人物古之便有,如赵国廉颇,被当时赵王起疑心,撤去他的职位,最后不得不逃离赵国前往他国避难,可是就算如此也未曾为他国出谋划策,领兵作战,最后郁郁而终。

    齐国鲁仲田单,就连魏国毛公薛公,王室名士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也是如此,随着时间推移,秦国的大业目标已定,评判人才的标准也是随之改变,从秦孝公的唯才是重,变为才华与胸襟品格并重,所以韩非这等行为才会引起如此多的臣工喝彩。

    “韩非此行不是以韩非子作者身份入秦,而是以han国使臣身份面见王上,韩非奉韩王命向秦王请和此乃han国国书,请秦王查看。

    韩非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的对着秦王嬴政说到,他从身上掏出一卷精美的布帛,其中用卷轴束缚,这正是han国国书,没想到韩非竟然把这个东西随身携带,赵辰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由得一叹,他还是如此坚定。

    而其他人包括秦王都是脸色微变,有些难看,秦王眼中危险之色一闪而过。李斯则是心中一喜,没想到韩非竟然会如此自毁长城,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不合时宜的请求,真是天助我也!

    “来人呈上来!”赵高从秦王身旁走下,来到韩非身旁,弯腰接过国书然后再回到嬴政身旁,为嬴政缓缓打开,上面所写的语句词调十分谦卑,甚至有些谄媚,其中的要求不仅有金银军械,甚至连割让土地也有,就连公主也可以和亲,可谓是让人有些心动。

    可是嬴政却是弃之如履,他甚至心中感慨为什么韩非效忠的是这样一个国家,而不是我大秦呢?

    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自古未有的堪比开天辟地的千古伟业,han国早晚都是他的目标,他不可能因此放过han国,更何况他用武力威逼han国的行为只是为了韩非一人,其他的根本不入他的眼中,更别提什么美人金银,han国早晚都是他的,为什么要答应这个要求,这个盟约?

    韩非看见嬴政这个漠然的态度,顿时就知道此事不妙,都是姬无夜等人从中作梗,要不然他可以用合纵之手段保住han国,威逼秦国就范,可如今,哎!

    韩非没有办法只能上前一步,双手抱拳用慷慨激昂,声音奇特的韵律高声咏叹到:“han国不可灭!请秦王见微知著,三思而行!”

    “han国内附秦国已久,宛如秦国郡县,之前秦国一言不合攻伐han国一致天下人非议重重,如今秦国灭韩,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在无人胆敢投靠秦国,此对秦国不利!

    秦国国力兵力可谓冠绝天下,素有虎狼之称,han国实力虽弱,为六国之末,可是在秦国灭国重压之下,韩人必将奋起而上,保家卫国匹夫有责,han国国虽弱,人虽少,可是却有玉石俱焚不甘堕落之心,此灭韩不易!

    外加时间僵持其余五国毕不可见han国之危,焉知唇亡齿寒之故,其余五国焉知此等han国下场不会是自己的前车之鉴?

    秦王离间五国君王臣工已经初见成效,焉可因han国之故而前功尽丧?”

    韩非一言有理有据,让人不由得佩服他的口才学识,就连离间其他五国之事也能够猜到,更是因此来劝告秦国不要因为han国而导致前功尽弃,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用han国之弱,秦国之强,以及秦国的大业为重来劝说嬴政,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han国国弱土狭,秦王可等其余五国尽灭后一张王召令其投降,在秦国大胜之师威慑下,han国必不会抵抗,必可不战而胜此乃万全之策也!”韩非不仅心思敏捷,更是有魄力用其他五国的存亡来延续han国的存在,这也是让一众大臣大开眼界。

    “han国之事容后再议,如韩子能够留在秦国,此事易尔!不知韩子意下如何?”

    嬴政听着他的进言,心中更是对他欣赏喜爱几分,他也是趁此时机提出自己的要求,要他留在秦国,他就同意韩非的请求。

    “这?韩非不仅为han国臣子,更为han国王室,留秦而仕岂不是要背宗弃庙,抛弃故土?此事........”

    韩非十分犹豫,以他的想法他不想留在秦国的,可是当他看见嬴政那看不出心思的眼神表情,以及现场臣工的沉凝,还有他也是想起来赵辰的告诫,活着才有希望,他这才心中一叹微微后退一步妥协到:“韩非为难至极,可否请秦王给韩非时间思考一二,三思而行。”

    韩非说完之后,赵辰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他没有一口气回绝,那就还有希望。嬴政神请看不出变化,但还是有些笑意在眼中闪过。

    “臣李斯启奏大王,韩非此等依旧是心中存韩之心尚在,臣请大王不能够轻易放此等大才离开秦国,否则必将是秦国之患!”

    李斯一出言,一些臣工也是随之符合,毕竟韩非的才华着实惊才艳艳罕有人比拟,他们都是在为大秦的社稷考虑。

    嬴政眉头微紧,李斯把话挑开后就不好收场了。李斯看见有不少人赞同自己的看法,更是心中暗喜。

    “臣不同意丞相之言!我大秦可是从一介小国在各代秦王带领下奋斗之今,攒六世之余烈,今秦王雄才大略,秦国国力冠绝天下,名臣良将众多,岂会因为一个人才而失去大国风度,担心一个如此弱小的国家,我大秦不畏艰难,英勇善战的精神哪去了?

    我大秦还有王翦,蒙武将军,甚至还有本殿下,王贲,蒙恬兄弟,李信等杰出将领,岂会怕一个小小的han国?”

    “秦国强大是靠各个方面,既有文臣辅佐,更有良将士兵用命,只要自身实力强大何惧他人挑战?”

    赵辰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只要大秦不断强大,就算韩非回到han国又如何?

    时间以及han国自身的问题都在深深影响着han国,而秦国没有这些问题,朝堂上下上下一心则会日益强大,无人可以赶超。

    当然如果韩非能够留在秦国当然是最好的,在这之前他心中还存在着杀意,若不能够为我所用就要为我所杀!现在他有些不同的领悟了,不要用歪门邪道来达到目的,而是要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击败敌人,韩非根本动摇不了大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秦国的强大是依靠一代代国君奋斗努力而成的,所以他根本不惧一切挑战。

    这也代表着赵辰的思想武道境界,还有心灵都变得更加强大,真正的强者是无惧任何挑战,因为他们相信在他们的镇压下一切挑战都将被克服!

    “殿下口气是否有些大了,一切都有变数,微臣担心韩非正是那个变数。”

    李斯紧接着说到。

    “变数?在本殿下眼中根本没有这个词,只要有我在无人可动摇秦国根基,秦国大业必将实现!本殿下有这个自信为父王为秦国镇压一切敌人!不知道李大人本将军这个回答满意否?”

    赵辰一脸霸气的对着嬴政保证到,所有的武将都大喝出声,就连王翦也是一脸欣慰,秦国后继有人也!他们都很赞同赵辰的话,若有不服镇压就是,何必弄那些弯弯绕绕。

    “够了不要吵了!朝堂之上成何体统!”嬴政看见赵辰这个样子也是心怀大慰,可是也不能够这样让他们吵下去。

    “臣失礼!请大王(父王)降罪!”赵辰和李斯赶紧行礼道。

    “此时就这样吧,正如辰儿所言我大秦与成就大业靠的是众位臣工用命,靠的是无与伦比的实力,所以此事就先这样吧!退朝!”

    嬴政说完之后直接起身离开,所有人都跪倒在地恭送嬴政离开。韩非也是松了一口气,背后冷汗淋淋,他感激的看了一眼赵辰,要不是他自己很可能就有危险了。

    赵辰也看见了他的眼神,对他点头示意,韩非被一位内侍以及一对侍卫护卫着送往使臣居住的使驿,不能够在和赵辰那边居住,与法不和。

    王翦和一众武将臣工都是上前对着赵辰寒暄,而王翦也是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赞许,其他的人则是被赵辰的那番话说的热血沸腾,说到根子里,说的他们心中十分痛快。

    而李斯则是看了一眼赵辰微微行礼之后就离开了,他不想再呆在这里。赵辰也是回了一礼。

    他送走众位大臣后,这才松了口气准备离去,突然一个影密卫出现在大殿内,赵辰也是早就察觉,这也是他这么晚离去的原因。

    影密卫上前对着赵辰禀告到说奉大王之命让他前往后宫嬴政书房,大王有事询问。

    赵辰看着影密卫离去的身影,有些不解不知道嬴政找自己有什么事情,他摇了摇头没再多想,直接走向王宫后方那些威严重叠的宫楼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