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4章初见伏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秦之战神降临 ”查找最新章节!

    剑道馆,儒家圣地小圣贤庄学子练习君子六艺有关剑术的地方,作为儒家圣地,这里每一个学子都不仅是学富五车,还必须有这不俗的武艺傍身,儒家君子六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修习,最后得到掌门等人的承认这才能真正的从小圣贤庄出师。

    毕竟这个天下纷争众多,这个传统也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流传下来的,为的就是给那些成功毕业游学的学子增加点依仗,不让他们中途崩殂!

    而这个传统流传到现在也是越来越规范,已经成为了固定的学习项目,每周都有一天到两天时间必须在这里进行严苛的训练,由年长武艺不俗的弟子负责。

    此时的剑道馆内,儒家掌门伏念正在独自一人修习剑法。

    剑道馆宽阔宁静,整体呈现天蓝色的轻松和谐之景,地面蓝色花纹白蓝相间,放眼望去十分舒适,身处其中给人一种舒缓融洽的感觉,有利于心神平和镇定,领悟学习剑法,是一个经过特殊布置安排的地方,也算是儒家独有的一种学习环境。

    在这里学习事半功倍,更能体会儒家剑法其中蕴含的真意,领悟出属于自己的剑意。

    而如今的伏念正在馆内不断演练自己根据儒家经典以及自己的想法领悟创造出来的圣王剑法,这个剑法立意高远,气势浩大威严,十分契合儒家心境理想。

    尤其是根据伏念自己一个人量身创造,代表了一部分他内心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他作为儒家掌门毕生想要实现的理想,内圣外王,以礼治理天下,伏念为人儒雅恪守儒家礼节,内心又高傲无比,对于儒家的学说以及天下事情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想要将儒家的理念彻底的发扬光大,使得它能够改变一直不被统治者接受的现状,成为更进一步的当世学说。

    这套圣王剑法也可以说是他内心理念的高度凝集,其中蕴含着儒家的精髓,堪称是礼的极致,当世儒家又一套绝学!

    剑法流畅威严,气势磅礴给人一种浓重的威压,在伏念此时的身上好似凭空从沧溟之中汇聚来一股庄重浩大的气势为这套剑法增添了一种圣者之气,王者之度!

    剑气纵横,看似渺小却是立意高远,气势浩瀚,剑意横贯天际,直冲云霄。

    在那剑光霍霍之中,一道道无形的天地元气也是随着剑法的施展不断汇聚,在这股剑意的包裹下,从之前的杂乱无章,逐渐变得井然有序,好像凭空为它们立下了规矩,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遵守,这也就是圣王剑法的真正核心“任尔道法自然,千变万化,我自以礼匡之!”

    他想要用礼来制定规则,重现上古时期人族那种和睦自然的由圣王统治的场景,礼同理,理同气,气同势,所以这是一套专注于意境气势的剑法,招式无定式,最重要的还是剑法之中蕴含的那股磅礴大势,一种想要改变天下,治理天下重现上古圣王治下的坚定信念!

    这就是伏念的道!他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是他迈入天人的契机!

    就在伏念身穿练功服,衣袖全部束起练习的时候,突然在剑道馆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立刻就惊动了正处佳境的伏念,他眼神一动,双眸瞬间就看向了来处,威严儒雅的气度油然而生,有着一股儒家掌门的庄重浩然之气,让人压力大增。

    “何事?”伏念收剑吐气,对着已经赶到站在一旁不敢打扰的执勤弟子询问道。

    他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正是值守庄门的儒家弟子,不知有何大事竟然如此焦急。

    “启禀掌门,门外有人前来拜访,来人自称本君,十分神秘,并奉上一份拜帖,修为高深莫测,十分可怕!”

    执勤弟子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将自己所见所闻全部告知了伏念。

    “竟有此事?此时还有人前来拜访?拜帖何在?”

    伏念听到这话,也是神情微变,这样的称呼,那种恐怖的修为,究竟是谁会在这个时候前来拜访呢?

    这个时候可不是一个好时候,秦国一统之局已经确定,天下所有人都在观望等待,怎么会突然出现一个这样可怕的高手前来儒家拜访呢?该不会是来者不善吧?

    这让他立刻警惕起来。

    “拜帖在此,请掌门过目!”

    这个儒家弟子赶紧拿出那一封神秘精致的拜帖递给伏念。

    伏念双眸再看见这一封拜帖的时候瞬间一凝,整个人的态度瞬间变得更加凝重,不敢大意,他已经一眼认出了这种黑色拜帖的来历,上面的花纹图案乃至文字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伏念接过拜帖,没有说话,反而是第一时间仔细观察一番,好像在心中做了什么判断一样,随后才缓缓打开.

    拜帖里面十分简洁,黑龙萦绕,狰狞霸气,文字铁笔银钩,苍劲有力,蕴含着满满的尊贵霸道之意,可见写这些字的人必定是位高权重,并且还是一个武将,实力强大,杀.戮无算,因为从这些字中伏念已经可以明显感受到一股腥风血雨,尸山血海扑面而来,这是何等强大的意念才能在字中留下这般意像。

    而拜帖之上没有写出来人的身份,只有一首诗,一首对于儒家之人而言十分熟悉的诗歌,因为这首诗就是出自诗经,诗经作为儒家必须学习的经典,他可是十分熟悉。这首诗不是别的正是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这是!看来没有猜错,来人果然是秦国之人!

    这种形式的拜帖,以及黑龙纹饰都是秦国风格,再加上这首无衣,答案已经呼之欲出!无衣可是秦军军歌!

    看来这一次儒家是逃不过这场风波了,必须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否则真的将会有灭顶之灾!”

    想到这伏念也是微微一叹,神情沉重,没想到还是没有避开这个结果,只能迎难而上了!

    “你速速命人通知二当家以及三当家迅速赶来,并让弟子将那位来访之人带往临海阁楼等候,必定要安排妥当,不得失礼!去吧!我随后就来!”

    伏念对着这个弟子吩咐道。

    “诺!弟子遵命!”

    这个儒家弟子也明白了来人身份恐怕真的十分可怕,所以也是不敢怠慢,赶紧应是前去处理。

    “哎!希望此行顺利,不会出现什么刁难!”

    伏念心中暗自思索,一边放下束缚的衣袖,手中太阿重新入鞘,悬挂在腰间,整理好衣冠之后,伏念这才大踏步地走了出去,儒雅平和之气尽显无遗。

    小圣贤庄外,赵辰也是得到了儒家弟子的郑重对待,在赵辰察觉有人返回之时,加上那股横贯上空剑气的减弱情况,也是明白恐怕伏念已经知道自己的来意,来历,所以也不由得嘴角掠过一抹微笑。

    很快一个儒家弟子就小心翼翼的带领自己走进这个儒家圣地,“先生请!掌门已经做好了准备,还请先生先到临海楼阁稍等片刻!”

    赵辰听到此言,也是微微点头,直接跟了上去,朝着小圣贤庄内缓缓走去。

    一路走来,这个小圣贤庄虽然有个小字,可实际上却是大气磅礴,占地极大,长廊如带,迂回曲折,飞檐高耸,精致大气,亭台楼阁,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重横交错,完全融合在天地中,假山泉池,飞阁流丹,雕梁画栋,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尤其是各种风格不一的建筑,如剑道馆,弓箭馆,学习学问的问道馆等等都是各有千秋,尤其是一进入庄内,那布置有序,郁郁葱葱的各式园林建筑真当是让人置身梦幻,其中又以那高耸如云,文气浓郁,戒备森严的藏书阁最为引人注目。

    赵辰看着那个雄伟的藏书阁,也是眼神闪烁思绪变换:“这里就是儒家所有六国藏书所在的地方吗?

    号称最为完善的各国孤本历史典籍都有的藏书馆,天下儒生最想进入的地方,还真是宏伟浩大,只不过这些东西虽然好,可对于大秦一统天下之后而言却是最不安定的东西,对于秦国的政策而言是必须更改的。”

    赵辰心中思索着,眼中越发深邃。

    终于绕了一圈之后,这才来到了后山临海楼阁所在。

    这里是小圣贤庄一处修剪在海边悬崖的楼台,宽大的露台,对面就是浩浩渺渺的碧蓝大海,站在这里视野宽阔,海风吹拂,让人分外轻松,心胸开阔,不失为一处好地方!

    “先生请在这里稍等片刻,掌门马上就到!”儒家弟子有礼有节的抱拳退下,赵辰独自一人凭栏而望,背负双手,静静等候。

    凝望着碧海蓝天,赵辰也是感到有些悠闲,“小圣贤庄还真是有些出乎预料,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地方!

    文气凝聚,儒雅平和,正气浩然,使人心胸舒畅,污秽尽消,不愧是一方圣地,儒家总领,弟子礼节周到,气氛温和,看来现如今的儒家掌门还真是领导教育有方!”

    赵辰轻声赞叹道,而这个时候身后也是传来一阵平缓,富有节奏的脚步声,一股浩大阳刚正气随之靠近,赵辰立马就知道这是伏念到了!

    “客人赞誉了!在下小圣贤庄儒家掌门伏念,见过先生!让先生久等了,在下失礼了!还请见谅!”

    伏念来到这里也是听到了赵辰的赞美,他心中没有任何喜悦,依旧沉重的上前抱拳说道。

    望着背对自己的那个男子,黑金华服高贵霸气,一股无形的尊贵之气萦绕,气度风范世所罕见,让他也是不由得为之一凛,神情肃然。

    “哦!伏念掌门来了!”

    赵辰也是在他的回话中缓缓转身正对着他。俊美的脸上无悲无喜,让人看不出喜怒。

    “果然深不可测!只有当正面面对的时候,才能体会这种气势!”

    伏念看着眼前这个俊美无比的男子,察觉那股浓郁的霸道之气扑面而来,也是让他神情微变,越是强大的人越能体会赵辰那种浩瀚深邃玄奥的强大。

    “这个小圣贤庄还真是恢弘雄伟,不愧是天下儒宗,儒家圣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只不过现如今天下局势已定,大秦统一之日已经不远,不知伏念掌门对此有何看法?

    本君可是听说小圣贤庄这些日子可是一直闭门谢客,这又是何意?”

    赵辰刚开始语气还很平缓,可是越到最后说道大秦的时候语气开始肃然沉重起来,他有些戏谑的看着眼前的这个沉稳儒雅庄重的男子,一身气度也是不愧身为儒家掌门,可称作是风姿卓越,人中俊杰!

    面对自己的这般气势也是毫不变色,恪守礼数,态度温和,可见他内心之坚定,意志强大,也对!能够有那种浩大之剑意,内心又岂能是那样怯弱?这才像个样子!

    听到这赵辰的这番有些咄咄逼人态度不和善的逼问,伏念表面神色不变,内心却也是轻轻叹息:“还真的是秦国吗?这种态度,这种称呼,看来这一次是不能随便应付了!

    来人必定是身份非凡之辈,还有这样的实力,一旦真的激怒与他,对于儒家而言可不算是一件好事!哎!多事之秋!”

    想到这伏念也是愈发慎重起来,他抱拳对着赵辰说到:“多谢贵客夸奖,但是天下局势变换对于我等而言关系甚浅,毕竟儒家学子都只是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而已。

    我们所求得只是研究学问罢了!又能影响到这浩荡天下什么?

    秦国强大,扫灭五国,使得天下重归一统,不复战乱也是一件宏图伟业,对天下人而言是何等之幸!儒家自然不敢妄言。

    如今学子尚未学成出师,为了让学子专心研读,提高学问修养,只能闭门谢客,隔离天下纷扰!”

    伏念虽然有些凝重但是也是不卑不亢,气势凛然没有丢儒家掌门的风范,虽然他们不希望惹事,但也不会卑躬屈膝,这是属于儒家的风骨!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这话说得好啊!

    只不过这真的可以做到吗?

    小圣贤庄这一儒家圣地其中不知有多少六国贵族士子前来留学潜修,伏念掌门又能做和保证,这些人会像你说的那样?

    伏念掌门可不要诓骗与本君!那样做的后果可不是你可以承受的!”

    赵辰嘴角挂这一抹冷笑,眼神冷厉深邃的盯着他。

    “如果是已经离开小圣贤庄的弟子,伏念无法约束,因为一旦他们成功出师,不再留下,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脱离了小圣贤庄,在下也没有任何理由管理强迫他们!

    而一旦还在庄内求学之人,伏念可保证必定不会出现先生所言之事!

    何况混乱与否不正是与当今统治天下之人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和其他人而言可是关系不大,要是朝廷不道,又岂能怪罪有人反抗呢?”

    伏念凝视着赵辰的双眸,无视他的恐吓,直接挑明底线,并在末尾也是嘲讽提醒一番赵辰,天下有没有反抗可不是你我说的算。

    而是看秦国如何做,一旦昏庸不道,那个时候恐怕就由不得你我了,自然会有人奋起反抗,所以只要秦国天下治理得当,百姓安居乐业,儒家自然会支持秦国!

    “哦!可就怕有些不甘心的余孽妄想复国,重回春秋战国那种无序乱战之景,使得历史倒退!比如农家,又如现在已经变质的墨家!

    这些可都是毫无理由地想要反抗秦国的统治,重回战国!

    也不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被推翻灭亡,不正是因为君王昏庸,百官无能贪.婪吗?

    呵呵!自以为占据了道义,可实际上全都是为了一己之私,全都是自私自利之人,战争一旦在启死亡的百姓不知会有多少?

    如今秦国统一天下,长痛不如短痛,只要战争停止,就能避免之前那样连绵不休的多年战争,百姓才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不知儒家是不是也会像这些叛逆一样呢?嗯!”

    赵辰言语中流露出对于这种自以为是为老百姓,占据了道义,实际上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的组织的痛恨!并为此警告儒家不要试图挑衅模仿这些人!

    “儒家都是读书人,自然不会如此自私!”

    伏念对于赵辰所言也是有些感慨,他言语中表示出了儒家的立场,可是暗中却没有半点信心,因为自己的师弟张良就是如此,还有一个辈分最高的荀子也是有些模糊不清,可是为了儒家的未来,为了自己的理想儒家学说的发扬,他必须给来人一个正面的交代!

    “好!希望伏念掌门记住这一番话!只不过儒家如今妄想置身事外,闭门谢客可是有一些不妥当啊!

    身处在这个名为天下的旋涡中,你们又能怎样?难道还能置之不理?

    这实在是可笑,儒家身为诸子百家,也是如今不受掌控的学派,显学之一早就置身于这个漩涡之中,并且还是最中央,因为你们如今身处的却是正在被秦国攻伐的齐国桑海!

    不管愿不愿意,你们都已经进入了天下人的眼中,尤其是掌控棋局的棋手眼中,你们还想保持中立互不想干,这恐怕已经不现实!

    你们现在只有两个选择,那就是主动接受,争取更好的未来,另外一个那就是坐以待毙,如履薄冰,等待最后的审判!不知道伏念掌门会选择哪一个?”

    赵辰也是不再啰嗦直接说出来秦国的要求,让他们做出选择,要站队,是要同那些不受掌控的诸子百家一样,等待未来的清算,还是先一步投入帝国的怀抱,让帝国掌控一切,有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这两个迥然不同的选择正摆在他的面前。

    伏念一听这话,也是有些说不出话,他到倾向于后一种选择,因为要让儒家发扬光大,肯定脱离不了现在已经即将统一天下的秦国,否则一旦被算计,那以儒家的力量如何能够应对一个庞大帝国的进攻碾压?

    可是他又不能如此草率的做出决定,因为他还需要和荀子这一个,儒家辈分最高的师叔商量一番,才能作出决定。

    “对了,之前这一番话可不是本君自己说的,而是在多年前从你们儒家走出去的一个当世俊杰,堪称是无法超越的一个学子所言!

    这个学子可是你们儒家现如今辈分最高的荀子最喜欢的弟子,相信你应该也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

    就在赵辰看着伏念有些犹豫的时候,也是再次开口说话,就在他即将说出那个人的名字时,突然从远处传来一声清朗柔和,如沐春风的回答。

    “是荀子师叔的弟子——已故的韩国九公子韩非!

    也是我的引路人,亦师亦友的偶像!”

    听到这个声音,伏念眉头一挑,他之前已经有所猜测,如今在这个声音的肯定下也是彻底明了。

    而来人的声音也是让他十分熟悉,因为他们早就朝夕相处一起学习研读学问,相互十分熟悉。

    他不由得回头望向声音传来之处,而赵辰在听到这个声音后,也是神情微动,眼神精光一闪,这个声音他也很熟悉,因在在韩国他也是和这个人有着不小的交集!

    “是你!张良!韩国相国之孙!”

    “子房你来了!”

    赵辰以及伏念两人的称呼不一样,可是内容却是大同小异,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有着谋圣之称,现在的儒家圣地小圣贤庄三师公,齐鲁三杰之一的张良,张子房!

    果不其然在那小径尽头,一个身着蓝色儒家服饰,气度飘然,空谷临风,逸世凌虚飘逸不羁,脱尘灵秀,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容貌俊朗洒脱,嘴角含笑的青年缓缓走来,宛如一个翩翩公子,贵族风范隐隐,看似平和的微笑下却有着属于自身的傲然,文韬武略无一不通,有勇有谋,堪称儒家俊杰。

    他就是张良!一个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也是唯一一个兼具百家之长,儒法道兵等家之长的天纵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