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明帝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根据政绩的奖惩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可以降低有才能的人进行贪污。
爱财。
这个特点。
很多人都有,就算李霄寒也无法将其彻底磨灭,因为很多擅长治理领地的家伙,也喜欢贪财,将他们直接撸掉官职有点可惜,不把他们撸掉官职又觉得不对。
这就是才能和道德方面的选择。
在没有超出底线之前。
有才能将一县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却有点贪财。
和有道德,但是却没有任何才能,只会将一县之地弄得乱七八糟的。
这两个之间,估计换成任何一名有魄力的君主,都会选择拥有才能的人,因为这样子才能够做事情,而不是当花瓶看着。
“当然,也不用指望能够彻底杜绝贪污。”
“完全不贪的官吏,只有极少数的清官,其他要么就算对其他东西有兴趣,要么就算家里太有钱,看不上这点贪污的钱。”
“或者。”
“他们拥有着远大的目标,对于钱财不屑一顾。”
“只不过,这种高觉悟的人才,还是很难找到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如果所有人都有这种觉悟的话,那早就进入大同社会了。”
“.........”
君主发不出俸禄。
让臣子给你免费打工,还没有加官进爵的前景。
如此一来。
不就像是黑心老板,给普通工人画大饼,只讲梦想不讲工资吗?
因此,对于普通的官吏,也只有用提高俸禄,以及严苛的律法进行约束了,最多增加一点‘人治’的因素,让其稍微人性化一点。
至于人治,很简单。
你是哪个地方的官员,到时候找那个地方的乡老,学子,小孩,一共找上二三十个人。
乡老一波。
学生一波。
小孩一波。
将那些功绩全部复述,同样违法乱纪的事情也都复述。
这些人认可功绩,且认为不过是小过,那就将已经羁押的官员放出来继续在当地当官,无大功不予以晋升。
要是认为功过相抵,那就将贪得全部没收。
不够的充抵,然后削职为民。
要是认为功绩不够,那就一点都不用客气了。
取证无误之后立即执行死刑!
............
将这个办法讲给朱元璋听之后,他马上就将其记了下来,凡是仙人提出的建议,他都会将其牢记在心,并且打算等回到大明帝国后,一个个实行过来。
同时。
赵兴也没有闲着。
现在可是一个能够充实自己的好机会。
仙师亲自指点其他时代的皇帝,自己也可以趁机学习一点经验嘛。
“如何?现在对贪官污吏有着解决的方法,只要你自己励精图治的治理国家,便不会生乱。”李霄寒接着说道,“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紧张。”
只不过。
仅仅解决了一个问题。
并不能让朱元璋彻底安心下来,也仅仅是缓解了一点焦虑。
“可是.........”
“我还是觉得有点不保险。”
“我朱元璋南征北战二十年,知道越是安稳的时候,越容易出事。”
“所以我殚精竭虑,考察古今政治制度。”
“仙人,你知道我自小没怎么读过书,这点知识全靠自学,可还算聪明` 。”
“翻了翻历朝历代的史书,我看出来最危险的是权臣作乱,于是我干脆废了丞相制,省得有人大权独揽。”
“我又规定科举考试只能作八股文,士子们只准用四书口气说话,不许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就省得不安分的士子弄出异端邪说来,扰乱人们的思想。”
“..........”
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
多疑的朱元璋,可是做出了不少的举动。
废除丞相、设立八股文。
还在《皇明祖训》中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有敢奏设立者,文武官员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随后,朱元璋又设了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让它们分头管事,相互牵制。
没皇帝的同意,什么事也做不出。
只不过。
这朱元璋的这些行为,让李霄寒一阵皱眉,似乎有点不满。
“愚钝!愚不可及!”
“仙人何出此言?!”
听到仙人的呵斥。
朱元璋也有点懵逼了,他觉得自己做的没错啊。
但是。
为何仙人似乎完全不认可的样子。
自从登基为帝之后,都只有他呵斥臣子的份,被别人呵斥的情况,这还是第一次遇见。
“你废除丞相,我不多做评价。”
“毕竟,每一个朝代的特点不同,少一个丞相,多一些部门进行权力的制衡也不错。”
“但是,你设立八股文这一点,来钳制学子的思想就不太好了。”
“时间一久。”
“损害的终究还是大明帝国的利益。”
“...........”
对于‘八股取士’,李霄寒还是有很深的影响。
一提起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想到清朝,但是最开始是出现于宋朝,并且在明清时期不断完善到巅峰,将这个充满弊端的科考方式保留了下来。
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
考生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
结果造成八股文内容空洞,专讲形式,成了文字游戏。
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专研析八股文,但八股文的限制太严,而且题目限于经书,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程朱义理之学在科举制度的引导下逐渐僵化。
顾炎武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竭尽一生精力钻研八股文的写法,对政治,社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
而有些读书人亦对人情世事缺乏了解,一旦为官,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应付民间大小事情,只好委任幕僚师爷及下级官吏决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渐败坏,政治难上轨道。
“没有这么夸张吧?”
“为何没有?”
李霄寒淡淡的说道。
如果不将朱元璋的观念改过来,估计他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按照八股取士的方法,想要诞生人才的几率,将会变得越来越低,也会让大明帝国的寿命变得更加短暂。
好不容易抽到一张‘万界邀请函’。
并且遇见了一个还不错的君主,李霄寒可不想看见他将大明帝国推向了深渊。
所以。
必须及时将其纠正过来!
“只不过是一个科考制度,应该还不至于影响国家的利益吧?”
很明显。
仅仅是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
完全没有看出‘八股取士’的弊端,甚至觉得这个决策还不错的样子。
“直接和你说实话吧。”李霄寒金色的双瞳,注视着眼前的大明皇帝,说道,“八股文只能够选拔出听命于皇权的官吏,对于强化君权有不错的效果。”
“这难道不好吗?手下的官吏全部听令于我,我大明江山才会更加稳固。”
“当然不好,时间一久,八股取士就会禁锢学子的思想,并且严重败坏了学风,让天下学子彻底丧失创造力,更是无法选拔出有才干的官吏。”
仅仅听命于皇帝。
但是没有任何的才能,这和一帮狗腿子有什么差别。
也难怪,大明最后的江山,会沦落到那种程度,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八股取士’方案,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这天下,可是非常大的。”
“不仅仅有大明帝国,以及周边的国家,在极西之地还存在着无数国家。”
“如果你不努力发展国力的话,等到两三百年之后,他们发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各种力量开始突飞猛进,不断追赶大明帝国。”
“西方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大明帝国的力量不断衰弱。”
“此消彼长之下。”
“大明帝国甚至只有挨打的份。”
“...........”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
而科技落后的一方,仅仅只有挨打的份。
这一点。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显得十分明显。
就像是古代的青铜兵器,以及钢铁兵器之间的差距;又或者是现代的步枪和坦克之间的差距。
在过去的朝代,华夏文明的科技发展速度,都是远远胜于西方国家。
但是。
自从到了明清时期。
西方国家的势力开始不断增强,而他们却依旧原地踏步,甚至有着倒退的迹象,这才导致了未来被欺压的情况出现。
如果大明帝国,不能迅速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话。
未来必定会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
“.西方不过是一介蛮夷,有何胆子入侵我大明?”
“不要小瞧任何一名对手,他们现在不是大明帝国的对手,但是他们依旧在不断进步着。”李霄寒沉声说道,“如果你为了巩固皇权,而将大明帝国发展的动力给抹杀掉,被超越也是时间的问题。”
“这.........”
朱元璋愕然。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仅仅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接着使用‘八股取士’,抹杀掉大明学子创造的才能。
要么为了保持大明帝国的领先,鼓励大明学子拥有创造性,允许他们的自由言论和发展,并且放弃掉自己设定的‘八股取士’。
这两个念头。
在朱元璋的脑海中,不断盘旋着。
关系到了大明帝国的未来,也让他不得不慎重了起来。
良久之后。
朱元璋缓缓的呼出了一口气,像是做出了某种决定一般,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我朱元璋虽然想要巩固江山,但是也决不允许蛮夷骑到我们头上来作威作福!”
“既然仙人觉得八股取士对于国家的发展不利,那我就改了它!”
“不过。”
“具体的改动事项。”
“还是需要仔细商讨一番,才能够确定下来。”
“............”
很明显。
在李霄寒的劝说之下。
朱元璋直接动摇了,为了华夏民族的未来,他宁可放弃现在巩固皇权的机会。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李霄寒敬佩的。
估计。
换成一般的皇帝,都无法下定这种决心吧。
改革的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
依然是按照大明帝国现在的考试方式,经过一层层的选拔,从童生、秀才、举人、进士,最终由大明皇帝亲自选拔出状元!
当然,考试的内容肯定要进行改革,不能只考八股文。
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工匠、武科........
科举。
不仅仅选拔的是治理一地的人才。
勇猛作战的将领、拥有才能的工匠、满腹经纶的才子、擅长种地的农学家.........
这些,都是大明帝国急需的人才,不管他们擅长什么方面,只要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对于大明都是有利无害们。
..................................................................
Ps:新书上架,求一波自动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