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郡。
真定县。
一位青年跪在坟茔前。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
白马义从中一员小将,名气并不是很大。
数个月前,从小拉扯他长大,与父亲没区别的兄长过世了。
赵云骤然惊闻噩耗,无心继续从军,便辞去军职,为兄长奔丧。
赵云前脚刚走。
幽州局势恶化了。
袁绍大军势如破竹攻破易京。
公孙瓒在生命最后关头,为避免妻小被辱,于是就杀光妻小,接着引火自焚,可以想象死状是多么惨烈,如今这个噩耗已经传到了常山。
“没有想到。”
“刘玄德做出了这等事!”
赵云心情复杂,遗憾又失望。
他为公孙瓒而遗憾。
此人睚眦必较、不恤民情、极端激进,但建立白马义从、为华夏镇守边疆,抗击胡人入侵的义举值得尊敬,不该落得如此下场。
他为刘备而感到失望。
两人接触过一次,同床而眠、彻夜长谈、视作知己。
赵云本来还在考虑,这次处理好兄长后事,再次出山是否要投奔刘备?
现在不用考虑了。
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赵云曾欣赏刘备一颗仁君之心。
他觉得刘备是一位心系苍生、至情至性的真君子。
现在看来。
刘备没这么简单。
刘备与公孙瓒不仅有同门关系。
公孙瓒曾经在刘备困难时出手帮过他。
现在公孙瓒大难。
刘备却落井下石。
他企图借机投靠袁绍,借势为自己东山再起,虽说利弊的衡量与选择来看是没有错的,却辜负赵云对刘备的期待。
而公孙瓒是赵云前主。
虽然没有收到过什么重用。
但多少对赵云有一点知遇之恩。
此刻刘备与袁绍杀了公孙瓒此举。
以赵云的性格。
注定无法轻易释怀。
也不可能在考虑投奔刘备。
此刻满心迷茫、不知前路何方。
他抚摸着大哥的墓碑叹息说:“兄长,子龙自幼勤学苦练,只想有一天报效国家造福百姓,却不曾想这一身武艺,竟是没有投用之处!”
“未必!”
一个中年人走过来。
双臂奇长,背负弓箭,相貌平庸。
这个地方,十分偏僻,不可能有人路过。
“阁下是?”
“曹丞相别部司马:曹羿!”
赵云错愕:“你是许昌来的?你怎么会知道我。”
曹羿道:“我家主公明察秋毫、神目如电,对天下英才无不如数家珍。”
赵云道:“那你的胆量倒是不小,冀州常山如今是袁绍的地盘,你出现在这里难道就不怕被当做奸细诛杀吗?”
曹羿笑道:“若能为主觅得一员良才,我这条性命就算丢了,那也是虽死无憾的。”
他继续说“当今天下大乱,百姓有倒悬之危,我一路走来发现常山人对现状极其不满,都渴望能寻找一位能够实施仁政的君主,子龙一身武艺、满腹经纶,如若白白荒废,未免也太过可惜了。”
“你想让我投奔曹昂?”
“不,是曹丞相,渴望得到你的帮助!”
赵云很惊讶。
他有自知之明的。
虽然对武艺能力颇有自信。
但是自己此刻放眼天下,只是一个无名小卒罢了。
曹昂怎么会知道自己的下落?又怎么会认可自己的能力?甚至不惜派出一员重要手下,深入到了袁绍的地盘,亲自过来请自己出山。
曹羿说:“曹丞相迎天子征四方,于淮南广发钱粮赈灾救民,又在旬月之间攻陷徐州,所过之处,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这难道不是子龙你想追随的王者之师?”
“可是……”
赵云有一点心动。
袁绍、袁术大体上是一丘之歌。
袁绍坐拥冀州以后,本人横征暴敛,手下横行霸道,
这也是为什么赵云明明是冀州人。
却舍近求远、舍强求弱,投靠幽州公孙瓒。
这段时间曹昂的所作所为传遍天下,他不仅拯救江淮百万即将饿死的灾民,更是善用良将、严谨治军,所过之处,百姓皆欢呼鼓舞,确有王者风范。
赵云不是没想过去许昌的念头。
可他并不傻,哪里会不知道,曹操当年应奉天子真实目的。
挟持天子。
是为国贼。
曹昂接替曹操以后。
这种局面也并没有发生改变。
天下诸侯也都称曹操父子为国贼。
赵云是一个视名誉如生命的人,让他投靠曹昂难免心存隔阂。
更何况,曹操被张绣所杀,张绣又被曹昂所杀,张绣偏偏与赵云师出同门,虽然师兄弟从来没见过面,但张绣是大师兄这点无可改变。
这件事也始终是一根刺。
曹羿说:“想看透人的本质,不应该看别人对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到底做了什么,子龙乃是智勇双全之人,大丈夫志在四方,何必在乎些许口舌呢?”
赵云思索良久。
袁绍、刘备杀了前主公孙瓒。
自己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再去投靠。
这天下虽大,但想干番事业,选择已经不多。
曹羿如光锐利。
他似乎能看穿人心。
从中找到薄弱点加以击溃。
此刻声音略带一丝蛊惑:“子龙扪心自问,这一身所学,平白无故浪费,真的甘心吗?丞相爱才惜才,实在不忍良才荒废,诚心相邀,望君三思!”
考虑数分钟。
赵云做出一番挣扎。
“好。”
“我便信你一次。”
“不过,有言在先,见过曹丞相后,我才会做出决定。”
曹羿:“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