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就败家吧,起码钱都花在了刀刃上。”王玄虽有些肉痛,但仍自我安慰着。
“陛下,內库给军方拨款本是分内之事,但给各地方拨款,还是走政务院财务部比较稳妥,那些个镇长区长滑溜的很,臣担心他们夸大其词,挥霍内币。”张云道。
此时,他全然将自己从內库‘顺’了三百万的事给忘记了。
自打王玄大把大把的金币撒下去之后,内阁便感到了不安,没了财权,还能剩下啥?
宪法虽然赋予一国之君做任何事情的权力,但,有些事还是循规蹈矩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眼前的这一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政务院是中央行政单位,理全国大小政事,即便王室要拨款,也应该走政务院的流程,除非是特拨专款。可这笔一千三百万的款项不是特拨,只是政府规划建设的补贴而已。
“那是,总理说的是,下回改正,啊。”王玄陪着笑赶紧认错。
“臣不敢,臣只想为陛下分忧,将吉祥治理的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别无他求。”
“总理之心我自是知晓的,总理提醒的对,也提醒的及时,这件事确是我做的有失妥当,下不为例。”
王玄上前将张云扶起,又是一顿安慰,并保证类似事情不再发生。
张云见王玄态度一如从前,便放了心,行了一礼后离开,一举一动都是教科书般的规范。
十月底,吉祥各地开始了大建设的筹备工作。
新北镇、湖北开发区、湖东区包括新宋镇,劳力均开始收紧,很少有人再往吉祥城挤了。
各地工程都有大量的用工需求,再加上农忙,人力居然也不富裕了,这在吉祥城可不多见。
张云坐在会议室首位,看着各地上报近期动工的工程明细,有些为难。
这都是王玄惹得祸,有点钱就……
人有钱了会干嘛?
自然是花钱,起码是理性的花钱。
“大家对此事怎么看?”
内阁五人均在,建设部的郑三也列席了会议。
“我认为是好事,忙碌些总比清闲些要好。各镇区呈报的发展规划也符合巡视组的调查结果,这些申报的项目是之前就定了的,只不过资金提前到位,相应的工程也提前开工罢了。”孙兴道。
“若是劳力可以满足,早开工早得利,没什么不妥。”赵小山也赞同孙兴的意见。
随后,张云把目光转向了王志。
王志好似有所感应,稍作思索后道,“劳力是可以满足的,但是具有相关经验的技术工人却是不足的。且,吉祥从未同时开工如此多的大型工程,特别是规划外新增的。早些时候虽然工程不少,但其性质与今不同,那时各项人才所需不多,稍作流转便可应付。如今重复性工程不少,同类技术人员需求量几乎翻倍。人手不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便是大问题,所以,我认为各镇区的施工还是分下先后比较稳妥。”
这是老成的法子,吉祥各方面的熟练工人还是较少,随着摊子的铺大,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如今政务院已发现了隐忧,正在拟定政务人才培养方案。
王志的话很少,但每每都很有力度。
作为‘草根’出身的首届政务委员、内阁大臣,王玄很看重王志,也很尊重王志。
王志与赵升、张云二人,无论是工作关系还是私人关系都很融洽,人品有口皆碑。
所以,偶尔对他有些看似猛烈的攻击,实则伤害不大。
只要他自己不犯错,就没人动得了他。
“刘娜委员有何看法?”
张云问刘娜,她掌管着人力资源部,对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占比都非常清楚,由她小结,比较有说服力。
“我个人是倾向于王志委员的说法,同类工程可以错开一段时间开工。”
清脆悦耳的女声带着与生俱来的磁力,自然的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洛施粉黛的瓜子脸,呈现出女性成熟的魅力。
无疑,刘娜是为数不多的知性美女之一,有些职业女性的影子,较为干练。
“像绿化、湖堤、河堤建设都是首次大规模的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困难,甚至是走了弯路。我们精通绿化与湖堤、河堤修理的技术人员并不多,只能应付两处施工,否则将捉襟见肘。若几处工程同时开工,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一旦出了差错,那造成的损失就大了。若是分了先后,有了前车之辙的借鉴,后续工程不仅会少走不少的弯路,也会节约下不少的建筑成本。”
显然,刘娜是倾向于王志的意见。
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她最理性的时光,再加上思虑周全,办事稳妥,也不怪王玄欣赏了。
张云仔细地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少倾,抬头问众人是否还有补充意见。
局势很明显,大家对新增的工程是持赞同态度的,区别只在于时间的先后罢了。
孙兴与赵小山虽然认为同时施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得不承认王志与刘娜想的全面,说的有理。
他俩不发声,郑三自然也没发声的资格。
张云有些头痛,这种二比二的情况出现了好多次,完全不像赵升时代那么的无私与统一。那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成了一起欢笑,事败了一起总结,然后再接再厉再战高峰。哪像如今这般,看似一团和谐,实则动作不断,他的压力不小。
“建设部有什么意见?”
得,张云最后还是想听听建设部的意见。
他很清楚,若是王玄在此,以他的性子是绝不会做裁判者的。
要么早就胸有成竹,只是听听意见查漏补缺;要么是想从大家的逻辑中寻找灵感,帮助自己判断,至于他们的意见?
那不重要了,除非比自己的更好、更优秀。
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越来越低了。
郑三清了清嗓子,做了简单的开场白后,便直奔主题。
“此次各镇区提报的工程审批项目不仅数量多,且规模庞大,关键问题在于它们是计划外的新增项目,打乱了既有规划。”
郑三看了眼赵小山,对方是一副沉思的表情无悲无喜,于是接着道,“今年各镇区已规划的工程绝大部分都未完工,这些工程占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政府资源,包括人力、物资、管理资源等。当初制定计划之时,已考虑到了战争带来的迟滞影响,因此用增加工程数量的方式来弥补这部分丢失的经济,政府已是负重前行。如今各地新增大量的大型工程,政府已无力面面俱到进行监督与管控,各类专家、技术人员数量也已吃紧,这可能致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卫生风险大增,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状况。因此,交通部也建议相关工程错开,缓一阵子再行开工。”
郑三说完后,深深的吸了口气,片刻后才缓缓呼出,那短暂的‘呼’声显得煞是清晰。
张云看似无意的瞧了他一眼,随后又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支持同时开工的认为,吉祥可以应付这些状况。建议错开工期的,理由是目前的状况不允许,还有别的意见没有?”
张云连问三次,见无人有意见后宣布,同一性质的工程依次错开一个月开工,不同性质的工程在条件允许下可同时开工。
中央将派遣以建设部人员为主的巡视组,督察四方。
卫生部、安全人员也将明察暗访,争取尽最大努力为工程的品质保驾护航。
大家清楚,一旦发生工程事故,王玄是真敢杀人的。
内阁的审批意见自然到了王玄的手中,见是内阁联名,王玄粗略浏览了一遍便用了章。
政务上的事,只要不是违背起初制定的发展方向和规划,他是很少干涉的。
这种情况已持续了许久,久到内阁众人都形成了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众人联名的折子,王玄都会批准,哪怕其中有些明显的瑕疵。
王玄是有意为之,他不是个勤快人,有时候甚至可以用‘懒’来形容。
他如今在做的,就是将吉祥这个少年,培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能文能武。不说仗剑走天下,行侠仗义,惩奸除恶,起码也得是名动四方,有口皆碑,交口称赞才是。
那个时候,就是他退休的时候了。
他可以放下负担,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兴致来时游山玩水,赏尽天下颜色;疲倦之时择一佳处,品味人间烟火。
为了尽快达到这一目的,首要之事便是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习惯于自己做决定。其次便是在误入歧途时,能有强力的修正措施。
独裁能做到这些么?
显然不能。
再彻底的独裁也会受到外部或明或暗的各种影响,况且一个人再如何天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判断错误之时。
若是恰巧出现在关键时刻,这一错误的判断很可能就葬送了吉祥的明天。
那么民主能达到这一目标么?
恐怕也不能。
这和独裁一样,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民主。
哪怕人们的三观相同,洗脑彻底也不行。
大脑是有自主思考功能的,再极端的王国,也不会从小就将子民培养成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吧。
既如此,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也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不同。
有人爱吃咸,有人爱吃甜;有人口味重,有人口味轻。
那么该如何才能让吉祥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只有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该民主的时候民主,该独裁的时候独裁。
民主是民意的体现,是大家诉求的表达。而独裁是集权的表现,是少数服从多数的统一。
在王玄看来,一个时刻把民心、民意、民愿放在心间的独裁政府,是很难从内部瓦解的。
内阁,或者说政务院就是民意的体现,而军方就是独裁的保证。
二者互不干涉,又互相影响。
宪法赋予了王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目前来说是好事,以后则百分百就是坏事。
所以,他将逐步从政务中脱身,但保留随时干涉的权力。
他将把心思放在教育、科研与军队建设之中。
吉祥的研究院经费与军费都是王室在提供,以后教育这块也会逐步剥离出来。
一个国家的军队、教育系统、科研系统全掌握在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手中,这不是独裁是什么?
但政务又有独立的立法、监督、审判权,这不是民主又是什么?
这其中唯一的难点在于,独裁与民主的界限如何区别。
宪法给出了方案,或者说给出了解释。
宪法头条规定,“领主(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无跳出法律约束之外。”
王玄打算将其改为“国王(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不得干涉具体政务。政务院有独立自主的运行体系,正常不受国王(统治者)干涉。但国王(统治者)若认为政府出现了不可挽回的过错,可罢免内阁成员,组建新内阁。”
当然,具体过错标准,罢免流程还是要精雕细琢的。
如此一来,虽不是三权分立,但也足以维持这个时代的吉祥走向巅峰了,至于千百年后会如何,去特么的。
老子死后,哪管那洪水滔天!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