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名动汴京,炙手可热】
武松对自己中状元的事情表现的很平静。
主要是,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
他也是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地位,
连中六元。
古往今来第一人,隋唐有了科举,一直到了明清。
六元,科举制度称县试、府试、院试为案首,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六元”接连在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六元”。
能做到连中六元的也就是两?个人。
一个是黄观、另一一个就是钱荣。
后来黄观因为靖难之役,而被削去了功名,所以连中六元的-只有一个钱桀。
而武松,这一路考试过来、。
却是成为了那个唯一。
一群人前来贺喜,左右街坊,邻居,朝廷官吏,的只要是和武松稍微能沾上点关系的,都亲自来为武松道贺。
恭维奉承当然不用说,主要是为了和武松搞好关系。
谁不知道,武松得到了天子的青睐,谁不知道,武松的恩师是曾布?
炙手可热!
中状元以后,朝廷是有专人来报喜的,而且阵仗不小。不仅要锣鼓喧天的吹吹打打,还要带着俗气的大红花,招摇过市的一路到
武松的宅邸来。
他们的存在,就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户人家出了状元一样。
报喜的队伍一来,人群更加沸腾了,原本就门庭若市,这下更加吵闹了。
武松也不得不起来,去应付门外的那些人。
现在武松连中六元,汴京轰动!
宋徽宗也是有意拔高武松,自然是大肆宣传.
中了状元之后,武松的身份地位便不可同日而语。
举人是小地主,进士可以当官了,而状元将来至少也是二品,说不得还要成为宰相。
武松虽说不擅长焦交际,但是,这个时候,却也是气定神闲,应对自如。
还有同样是今科士子。
还有一些落地门生却是全都过来了。
他看着外面那些人,只是觉得有趣。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李瓶儿陪在武松身边:“他们全都是来为你道贺的,你读书那么久,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说着说着她竟为了武松的付出与收获而觉得感动,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像幻梦一样,明明不久前她才听到武松中会元的消息,却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变成状元了?
武松微微一笑,缓缓的开口道:“十年寒窗,我倒是夸张了一些,三年足够,不过,这个状元,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瓶儿张了张嘴,还要说话,武松却是笑着开口道:“好了,不要说了,一会儿还要进皇宫呢!”
宋徽宗是不是真的欣赏自己的才干,还真是不好说。
但是,瘦金体肯定是加分项。
一起嫖过娼,那更是一个加分项。
只是,未来如何,武松一时之间还真是有些茫然了。
二十六年之后,靖康之变。
如今自己掌握权力,必须要改变什么。的
花子虚忙着招待宾客,李瓶儿便温顺的陪在武松身边。
宋徽宗还没过来,在金銮殿等着召见各位士子。
杨戳过来的时候,武松正在跟李瓶儿吃茶。
看到杨戳来了,武松便让李瓶儿退下,单独跟杨戳聊天。、
“杂家受陛下之命,连夜将李师师收为义女,并且为她赎身。如今的李师师已经不是凌波轩的妓子,她的身份是杂家的义女,虽然杂家是太监,在宫中却算是有点地位,不算亏了李师师。”
“有劳公公,也许,日后要喊一声岳父大人了!”武松上下打量了一下杨戳。
杨戳却是客气:“状元郎莫要笑我,莫要笑我!“
杨哉客客气气的开口道:“状元公记着来提亲,杂家的宝贝女儿可是日日夜夜都盼着状元公来呢。到时候陛下也会赐婚,把面子给足。”
武松却是微微一笑,而后缓缓的开口道:“公公所言极是!”
杨戳却是一笑,而后缓缓的开口道:“状元郎,吉时已到,该入宫了,如今入宫陶的封赏,这,日后,咱家还是需要状元郎提携
.....求鲜花......
武松自然也是看得出来,这个死太监是想要跟自己搞好关系。
自然,武松也是并不拒绝。
有些时候,了解一下皇帝,、对自己来说,总是没有什么坏处的。
中了状元和之前都不一样,第一件事不是去拜见曾布,而是亲自前往皇宫接受册封。那些敲锣打鼓的人,除了报喜,还有一项任
务就是带武松去皇宫。
当然,状元游街这个项目还是有的,不过,这是要等到见了皇帝之后,得了封赏,再来游街。
这叫披红挂彩高头大马游行夸官。
状元在皇宫中拜谢天子,骑马经**正门而出,一路游行,回到住处,是整个科举活动的谢幕演出。
武松简单的跟李瓶儿打了一个招呼,便要进攻。。
李瓶儿依依不舍的目送武松去皇宫。
他中状元了,马上家里的潘金莲,这群人都要来。
日后……
李瓶儿却是陷入到了沉思当中,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如何在这里生存下去。
一入皇宫,武松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问杨戳:“蔡纨为什么会在这里?”
“蔡纨虽然不及状元公,却也夺得进士,虽说殿试没有考完,可是,最终还是来受封赏的,自然要一同来入宫受册封。”
杨哉一五一十对的解释道
武松微微一愣,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其实,最初的时候,大宋的、殿试属于淘汰性考试,淘汰的具体比例不固定,录取率从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这样就会出现多次省试合格的考生,到殿试的时候总是被淘汰的情况。
随后,这群人气呼呼的,火力了,直接去投靠西夏了。
这一下,可是把大宋朝廷给吓的不轻,导致北宋朝廷也认为殿试实行淘汰确实不好。
北宋嘉佑二年殿试,宋仁宗亲自主持,宣布殿试不淘汰考生,凡是参加殿试者一律录取。从此,殿试不淘汰,只是根据考试成绩给考生排名就成为定制。
换了从前,蔡纨肯定是没戏的,但是现在,好歹也是一个进士,面子皇帝还是要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