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四十四章党争
    肃宁军练兵,王昭这个主帅一定要到场,只委屈了李青莲,两夫妻聚少离多,连给王家延续香火的时间都没有。

    丈夫又要离开,李青莲没什么能为他做的,只好帮他收拾收拾屋子。

    王昭的书房,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好似禁地一样,只不过李青莲如今的身份可不是闲杂人等,她是王府的少奶奶。

    丈夫有军务再身,尚未回家中,李青莲带着丫鬟来到书房外面,叫丫鬟看门,自己一人入内。

    王昭的书房与她曾见过的书香门第人家很相似,不同的是王昭书架上有许多杂学与兵法韬略。

    儒家经典,譬如《诗经》、《尚书》,《春秋》他的书架上一本也没有。

    反而杂学中涉猎农学的《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书籍上都有,而且每一本都有翻阅很多遍的痕迹。

    咦!

    她的目光被一张露在外面的纸吸引,上面压着一本名唤《牡丹亭》的昆曲手稿,《牡丹亭》她认识,又名《还魂记》。是讲述杜丽娘梦想自由恋爱,死而还魂的故事,自己丈夫怎么会有这份手稿?难不成他还喜欢看不成?

    李青莲不知道,《牡丹亭》是王昭无聊时所创作,像写剧本一样,对他这现代人什么狗血剧情没看过,这简直是信手捏来,随手杜撰出一个假名,披了件马甲就成了编剧。吕功明的生意涉及各行各业,其中主要以茶肆酒楼为主,

    这样的地方更容易去散播和探听消息,《牡丹亭》也是为了吸引百姓光顾所编的一出戏曲。

    拿开《牡丹亭》手稿,一首诗出现在她面前。顿时,李青莲眼前一亮。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醉生梦死谁成器,拓马长枪定乾坤。

    挥军千里山河在,立名扬威传后人。

    李青莲多少有些文采,至少唐诗宋词她了然于心,没有一首与上面的诗词相同,这说明什么?说明这首诗是她丈夫亲手创作,何况还在他书房里。

    心中抑制不住的欣喜,认识王昭越久,越觉得他深不可测,每次以为更了解他的时候,他都会有陌生的一面被人所知。

    就是这种神秘感,令李青莲不能自拔。

    且不说王昭回来后,见妻子看到他所临摹的《增广贤文》以及接下来交公粮时间。

    时间从天启二年开始,朝廷内文官集团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到了清算地步,将以前的事拿来再议,旧事重提,其目的不言而喻。

    天启二年(1622)四月十四,礼部尚书孙慎行上疏追论红丸事,劾方从哲包庇李可灼。熹宗下廷臣集议,议者一百一十多人,纷纷俱罪从哲,独刑部尚书黄克缵及给事中汪庆百等数人袒护。慎行复疏论之,且言克缵之谬。后来李可灼遣戍,崔文升放南京,而从哲置不问。

    天启二年(1622)五月,户部左侍郎陈

    大道等合词为原任大学士张居正请恤,列其二十项功绩。熹宗亦认为张居正辅政十载,天下大安,“功不可泯”,准复原职,予祭葬,谥号酌改,房屋未变价者准给子孙奉祠居住。

    天启二年(1622)五月,方孝孺十世孙方忠奕以贡来京,伏阙上书。

    方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读学士值文渊阁,当靖难师入,以拒拟诏书,致夷十族。其幼子德宗幸亏宁海谪尉魏泽藏匿,密托诸生余学夔负入松江岛屿,以织网自给。华亭俞允以养女妻之,因冒俞姓,遂延一线血脉。

    看似不相干的几件事一件接一件,先是追查红丸案,而后为张居正平反,之后连方孝孺十世孙都出现了,哪怕是混迹官场的老狐狸也被朝廷的风向弄的头晕眼花。

    而这些事件的背后都藏着一道看不见的影子。

    那便是东林党!

    东林势盛,众正盈朝。

    不经意间已经成为外廷毋庸置疑的绝对多数,东林党肇始于万历年间,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他们以清流自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大多出自社会中的“中等阶级”,处于豪强地主与下层民众之间。

    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在东林书院撰写的一幅对联,反映其高尚的志节,可谓流传千古。

    只不过,屁股决定脑袋,有了立场就会有偏见。因为立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主观态度。

    态度摆明了,矛盾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矛盾

    的源头就是新上任的秉笔太监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的权力争夺。

    宦官专权,在明朝太过普遍,上数三代,哪个皇帝没有任用宦官?

    换做方从哲之流,忍一忍就过去了,或是直接假装看不见,但东林党不是方从哲,他们的目的明确,纲领清晰,从平反张居正就能看出东林党想干什么。

    张居正主政时期,文官一家独大,总揽朝纲,皇权退避三舍,直至张居正死去,万历皇帝才敢清算。而东林党比张居正时,想要的更多。

    东林党人注重“公论”不赞成君主独断专权,而是希望以“天下之公论”作为君主制的施政基础。

    王昭如果深入了解东林党,一定会惊呼,这不就是君主立宪制的雏形?真的继续下去,明朝很可能比英国更快脱离封建体制。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明末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终结了一切,而后金的入关则给这一切画上句号。

    东林党看不惯魏忠贤的宦官专权,更看不惯他对外廷的指手画脚。

    由于体制关系,魏忠贤许多事可以绕过六部以锦衣卫和东厂为由去解决。

    而在东林党一家独大的外廷中,生存不下去的“邪党们”自然要找一个可供他们遮风挡雨的人,那个人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没什么政治智慧,有的仅是自己那些小聪明,与东林党交锋中屡屡受挫,大道理讲不通,他就不讲,以皇权为由自行其是。

    历朝历代都是

    皇帝决定皇权,哪有太监敢拉出皇权的虎皮,东林党人纷纷向天启帝告状,只不过他们小看了天启对魏忠贤的重视。

    而魏忠贤又是个瑕疵必报的人,双方火药味越来越浓。

    大战一触即发。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53786553/?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3786553%&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62426109","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id=553786553","ChapterUrl":"/r/553786553/?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3786553%&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ChapterId":"562555074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