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九章:苦啊!
    迷你朱的细作探子进入北平城,这个是在预料之中的。这拨人不会造成什么破坏力,他们也不敢搞什么破坏。

    攫欝攫。而且詹闶可以肯定,他们见那些文武官员,最多也就是抚慰形式。说说皇帝陛下的关心,给一封手谕之类的勉励一下,绝不可能提什么针对阿棣的内容。

    名教就这么个德性,哪怕正在做最臭不要脸的事,正人君子的面具也得挂着。霸王硬上弓又怎样,谁能作证,明明是这女人的问题。

    燕山别动队去跟踪和收集名单,詹闶要做的就是根据名单进行分析,对迷你朱的下一步行动做个预判。

    至于说分析谁谁谁投靠了哪边,靠这么点信息根本不可能的。再说投靠迷你朱又怎样,保持观望或者贴近阿棣又怎样,对大局面上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迷你朱要弄阿棣,首先是安排掌控全局的官员过来替换现有的布政使和都指挥使等人,再把阿棣的核心护卫调离北平,然后封锁城门找个借口进王府拿人。

    阿棣要反击,也只能是在迷你朱动手之后,否则“靖难”的说法就站不住脚,彻底沦入叛贼行列。

    阿棣和迷你朱之间,胜与败,是与非,完全取决于“拿人”这个环节。迷你朱能第一时间拿下阿棣,那么天下太平;如果没能拿住,那么皇位不保;就这么简单直接。

    在原本的历史中,迷你朱占尽优势,阿棣只能装疯保命。他连阿棣要造反的“证据”都拿到手了,也没能成功。

    而如今,因为有詹闶出现带来的各种变数,阿棣不但提前就有了整体的筹划,还多了燕山内护卫这个王炸,迷你朱的优势也就只是他自己认为的优势了。

    所以说,本质上谁投靠哪边真的不重要。阿棣一旦拿下北平城,这里面大大小小的官吏,就全都是阿棣砧板上的肉,想怎么摆弄怎么摆弄。

    读书人嘛,真正有骨气的屈指可数。别说刀架在脖子上的性命之忧,只要告诉他“跟着老子混才能继续当官”,认怂不过转眼间的事。

    哪怕是阿棣最后输了,他们只要跪在迷你朱这个“仁君”面前哭诉,自己是如何被胁迫,又是怎么忍辱偷生伺机报效皇恩,照样有机会当官。

    天下这么大,总要有人管理,横不能再回到老朱建国初期的局面吧。以天下精英自居的读书人,脑子里最多的就是鸡鸣狗盗,对这个道理了解得再透彻不过了。

    詹闶虽然紧张,却也不着急。在他的概念里,北平城值得拉拢的,也就郭资和淳于士瑾这些少数和行道教越走越近的,其他人是死是活真没关系。

    巘戅书仓网&ap115hcan&ap46戅。行道教和名教对立是必然的,而阿棣登基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得靠名教的人治国,这种对立也必然会持续蔓延下去。

    那么,为了行道教的发展,为了达成自己最终的目的。这些北平城里的软骨头们,反倒是他的一个大好机会。

    拉拢和收罗这帮人,甚至都不用避讳阿棣。别管是被裹挟的,还是自己主动的,反正大家都是早期支持永乐大帝的人,彼此亲近一些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这里有一个最主要的前提,除了帮助阿棣上位,詹闶并不会牵扯进太多的政治问题。

    不牵扯政治,却又对大明有着绝对好处。有了这个前提在,詹闶和任何人走进,都只能是因为行道教学问的魅力。

    只要詹闶不扯旗造反,在永乐一朝,他大可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干什么。哪怕名教肯定会各种针对、污蔑、下绊子、使阴招,都不会对他和行道教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你要说皇帝的疑心,那是天然存在的基因病。只要当了皇帝,这种基因就会自动生成,阿棣当然也逃不脱。

    可不一样的是,阿棣这个人比较念旧,也相对有良心。对于和他一起靖难,帮助他获得皇位的小伙伴,还是很愿意保护一下的。

    再加上行道教的能量,不说力倾天下,至少能创造绝大多数的国家财富,以及差不多就是全部的技术垄断。

    这样的一股势力,既不参与政治,又没什么造反的心思,背后还站着无法否定的真神。再是怀疑,再是纠结,作为当权者也会有自己的考量,动不得啊。

    &ap21434&ap21437&ap32&ap20070&ap20179&ap32593&ap32&ap115&ap104&ap117&ap99&ap97&ap110&ap103&ap46&ap99&ap99&ap32&ap21434&ap21437&ap12290如果是崇祯这种几乎要连自己都怀疑的皇帝,或者万历这种除了银子和太监啥都不认的,詹闶肯定一点信心都没有。

    而像阿棣这种标准的雄才大略型皇帝,他们有自己的骄傲。即便他早期重用纪纲,晚期开设东厂,但谁都无法否认,他对发迹前的小伙伴还真的很不错。

    这种盯梢,不是三天两天就能行的,那些人在北平滞留多久,就得持续多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该干嘛还得干嘛。

    如曼四人被变相拘禁,詹闶的身边就缺了使唤人手,几番考虑之后,还是从留在外院用来养眼的色目人丫鬟中,选了四个出来替上。

    贝丝、贝琪、贝蒂、贝芙,并非四姐妹,詹闶为了方便称呼给起的名字。都是在钦察汗国时候就收下的侍女,和大明本土扯不上什么关系,用起来最为放心。

    而被这件事打击最大的,不外乎另外四个早就进了詹家的贴身丫鬟,红玉、碧竹、青莲、蓝羽四人,竞争压力更大了呀。

    詹闶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