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11.十亿个为什么
    敢叫天下百姓多一条活路,多大的话?在老书生嘴里说出来竟然是轻飘飘的,所有人都能听出这写话是刘青蝉发自内心的,宋东乙还好,他不了解其中的困难,只是觉得这事情本来就该如此,读书人说的只是个好事而已!

    “我来问你,读书与百姓而言,有何好处?”老孙正色问道。

    “读书明智,既然来到这个世上,人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条命,百姓以后不再是鱼肉,要为活这一遭做点什么!”老头说的一点都不含糊,这就是他这些天来悟出的道理。

    “山上宗门需要这样的百姓么?”老孙又问,全然没了玩笑的态度。

    “山上宗门管理百姓本就没有太多精力,老头觉得可以像我们金统州这样建立起国家,来治理和统治国家,国家可以为山上宗门提供他们以前需要的,和以前想要的,有了宗门的制约下边的国家也不会有什么化不开的矛盾!”讲到这里宋东乙大概是听出了刘老头的意思,合着这个老头不只是开几个破学校做校长,他要重新洗牌南冥一界啊!

    “记住你的想法和你初衷,你先别急着回乡,那个地方太小,不够你施展手脚,你先去九州大地上走一走,去看一遍九州的现在的情况,再来定下你的宏愿!”正经起来的老孙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不正经,老孙说的没错,你都没见过天下百姓,何谈为天下百姓谋一条生路呢?

    “多谢孙仙师教诲!晚辈知道了!”老头退后一步朝着几人行了一礼。

    “老刘啊!饭要一口一口吃,路呢~要一步一步的走,看好眼前的路,可不能故步自封,不怕告诉你,现在所有人都同意为你们这群读书人留一块儿位置,你们究竟是有什么能耐,大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现在不怕你们搞事情,就怕你们太迂腐懦弱,不敢直言心中想法,你们可以大胆的去往太玄州,去北擎州,去东图州也行!九州还是太小了!我都想看看你们去如今的南焰州走上一遭!”要搞什么事情才能是老孙说的那样?九州的确不够,但那不是眼前事,那是以后该想的事情,至于他们读书人的位置,虽说山顶上的大佬们有了统一的想法,可是老刘毕竟不是山顶上的那波人,走的路不会一帆风顺。

    “多谢孙仙师指点!”老刘说话的这个功夫,剩下的七个读书人陆续醒来,没了先前那种年轻人有点修为,能识几个字就觉得自己如何了得的神采,现在的几个书生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内敛,神华内敛,身上半点元气波动修为都看不出来,都是真正的入了新的儒道了。

    “此次游历九州会有不少危险,你每到一州都需先去拜会山上宗门,每个宗门都有护道人随你们下山,倒时你们无需多言,随他就行,既然是在金统州,你可以去天官城借道西荒州,去白帝山拜会下这个大地主,把今天的话说给大白猫听一下,切记不要因为畏惧就不敢直言,一定要坚守住你今日所思所想,这才是离着天地大道最近的道!”为天下百姓立言,大道而!

    几人齐齐拜谢大胡子,大胡子的形象重新在宋东乙的脑海里变得无比辉煌高大。

    “再就是这个小子不姓孔,他叫宋东乙,是个~是个奇葩!南冥界最奇葩的那个,以后你们的因果就纠缠在一起了,不用给他立庙拜像,他还不配!”这辉煌高大的形象瞬间崩塌,宋东乙吧嗒吧嗒着眼睛看看老孙,一脸怨毒的神色不言而喻!

    “不敢!孔先~额不对~应该是宋先生对我等有造化之恩,此是天恩胜过再造!以后定要报答,正如宋先生所言,读书人~仁~义~礼~智~信,岂可背信弃义!”宋东乙看的出老刘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也是对这群人好感倍增,因果的因已经种下,果不易,何其不易,一旦有了结果,将是怎样的恢宏浩荡,少年拿命想都想不到!

    读书人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具体实施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坐而论道,宋东乙以后会不会留下阴影?

    一群人围着宋东乙就如何实施书院学校的具体细节展开了长期的讨论,虽说是几个人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书院学校的具体事宜,可是听了宋东乙的介绍,大家都很快就能明白,但是接受的太快,就会有很多的问题,整整一天一夜,宋东乙感觉自己的脑子都快炸了,这一群书呆子,犯了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坏毛病,用看热闹的老孙的说法,这叫事无巨细,自己的因就得自己解决,滚你娘的事无巨细,少年很是绝望。

    八个人将他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每次都要顾及四五个问题,同时回答,这让一个少年如何自处。

    “宋先生啊!你说的这个小学我不明白为何升到初中是不用大考的?”

    “宋先生啊!你说的这个外语是不是指的别州方言,我等如何决断那一州的方言是通用语言?”

    “宋先生啊!你说的这个中学为何不能一口气读完,我们把每个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是不是借鉴了修士的上中下三境啊?每一境还有三年,这个三年是否足够?若是通不过这个三境考核,是否会有太多负面影响?”

    “宋先生啊!你说的什么函什么数的我不明白,还有这个什么基德什么定律为何一定要是这样,这样是否有道理,这个圆周率为何会有三点一四一五九二四?还有这顿什么牛肉的定律,怎样解释上三境御风远游,还请解惑?”

    “宋先生啊!这个从商可以赚钱,从政科举和招收公务员是不是一个道理?这个国家为何要重视税收,农业和商业的比例应该怎样划分?部长和尚书那个官职比较大?总理管着丞相么?为何要一党专政?党派多了不是更加能够促进廉政文明建设么?为何皇帝不适合世袭?选举的公平如何保障?还有这个电视上说的还有什么?还请细细说来,我等感觉极有学问!”

    宋东乙快要疯了,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他都说了好多遍了,为何这群笨蛋还是不肯放过他,凤柒的书大多都被他掏空了,这群读书人简直就是一部十亿个为什么,他才初中毕业,他知道的不多,他还是个孩子,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