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5章一场乱局?(第二更)
    一个国家对付一个人,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但一个人隐藏起来,再去对方他,就有很大的南都了。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

    即便是信息技术发达的年代,美帝寻找本拉登也找了十几年才找到。

    既然如此,那丁在年岂不是牛逼到无敌了?

    卧槽!连主角都拿丁在年没办法了,算了,来人,把作者拖出去剁了吧,本书强行完结,撒花!

    实际上,世界的运行规则从来不是如此。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躲在暗处,就算牛逼了,那历史上那些想得天下的人,为什么不都躲在暗处呢?

    例数历史大咖,他们不但没有躲在暗处,而且堂而皇之在明处,并且做事手段大胆直接。

    例如秦始皇、汉武帝、曹操、杨坚、李世民、赵匡胤这些人,都是在台面上的人。

    绝对不是说躲在幕后去操控一切。

    躲在幕后也操控不了一切,毕竟历史不是电影。

    真正主导全局的,一定是阳谋。

    在帝王制衡政局的时候,会晦涩地渗透进去阴谋。

    但你绝对无法从他们的手段里找到阴谋的痕迹。

    例如你无法从秦始皇、汉武帝和李世民的治世手段中找到任何阴谋的痕迹。

    只有在某些事情里,一层层剥,一层层去推敲,可能才会在某一些细小的地方发现,原来刘彻阴起人来一点也不含糊啊!

    再例如,曹老板,总给后人一种很坏的感觉,但是很多人又喜欢他。

    为什么?

    还不是喜欢他的人妻癖……哦不对,是喜欢他坏得光明正大!

    所以,决定胜负的,一定是阳谋。

    并且,胜利的一方,一定是能顺应大势的。

    如果顺应不了大势,不用对手干掉你,你自己就崩塌了。

    这也是为什么光头败得如此迅速的原因。

    光头的手段不可谓不厉害,但终究阴谋气息太重,管一个小省有余,若要承治天下,旁门左道是远远不够的。

    回到张凡和丁在年的这场局。

    其实这盘局的矛盾点根本就不是丁在年这个人。

    核心的矛盾点是日渐崛起的资产阶级与国家权力之前的矛盾。

    即便现在崇祯抓到丁在年了,把他剁成一万块,扔到焚尸炉里化作灰烬,资本家们就会老实吗?

    就不会再出个王在年,李在年吗?

    所以啊,问题的核心点不在丁在年那里,而在于那些日益膨胀的资本家。

    经过了上一轮在广州、厦门、上海等地对商人的清洗,一些商人已经非常低调。

    他们知道直接反抗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于是开始变通,搭桥太子。

    当然,这种是胆子大的,被丁在年组织起来的。

    那些没有被丁在年组织起来的商人,才是大多数。

    他们对朝廷的政策也不满意,却不敢说出来,只敢私下喝多酒后抱怨几句而已。

    但明面上,都还是歌功颂德的。

    按照这个逻辑,丁在年岂不是可有可无,不抓也行?

    当然不是。

    心中要清楚全局的主要矛盾点,也要同时解决局部的矛盾,不能纵容局部矛盾被放大。

    赵清月上次与丁在年见面后,派人跟踪,最后跟丢了。

    她惴惴不安:“我总是担心,下一次的行刺会随时发生。”

    “如果你是宫里的侍卫或者宫女,你会行刺朕吗?”

    “当然不会。”

    “那你为何担心他们会?”

    “陛下又不是她们的夫君。”

    “但朕也花钱养着她们的呀,并且在宫中也重修规矩,善待她们,尊重她们,她们为何要断了这么好的路,而选择一条万劫不复的路?”

    赵清月沉默下来。

    崇祯话题一转,说道:“清月,有一点,关于这件事,我还是有些疑惑。”

    “哪一点?”

    “太子为他们说话,太子不止一次跟朕说商税太高了,为何他们还要牵连太子?”

    “按理说,太子未来登基,对他们应该有好处才对,这一点朕想不通。”

    崇祯提出心中的疑惑,他想听听赵清月的意见。

    他倒不是怀疑赵清月,而是赵清月本身就是一个谋略非常强的女子。

    她的过去,放在任何一本书里,都是一个极其出彩的人物。

    “夫君担心的这一点,我也想过。”

    “说说你的想法。”

    “一、他们既然行刺,必然是抱着行刺成功的想法来执行的。若是成功了,太子上位,商税降低,商人掣肘变弱。这是他们想要的。”

    “二、行刺失败,他们却在招供书里牵连到太子,太子被废,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可能他们接触的不止是太子。”

    赵清月这个想法,把崇祯心里吓了一跳。

    其实他早就有这个猜想了,只是,他不太愿意往这方面细想而已。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维。

    赵清月推理得并不一定对。

    因为赵清月是皇妃,赵清月的儿子也是皇子。

    太子被废,她心中未必不想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这是人之常情。

    为了让自己儿子做太子,她也有可能故意这样说,来扰乱这盘局,将矛盾转嫁到其他皇子身上。

    至于她的儿子,今年才七岁,对方肯定不会选一个七岁的去接触。

    当然,丁在年有没有跟她谈暗处收买官员扶持她的儿子上位,这件事崇祯不敢肯定。

    但大概率有谈过,丁在年是个聪明人,知道赵清月现在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太子被废,多方势力都蠢蠢欲动了。

    所以啊,狗皇帝直接来了一句:不立太子了。

    你以为皇帝真的是因为愤怒而不立太子的?

    不立太子,这是对目前局势的一种制衡。

    敌在暗我在明。

    敌人想要搅动风云,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储君。

    现在没有储君了,无论他们有没有接触别的皇子,现在局面都迅速冷了下来。

    因为就算他们接触了别的皇子,皇帝不立太子了,皇子的作用也大大降低。

    当然,他们不会这么快死心的。

    大臣们也不会这么快死心的,大家都还是想要皇帝尽快另立太子。

    然而,太子是肯定不能再立了。

    大不了就学历史上的胤禛,把传位圣旨密封,放在牌匾后面,搞成一套所有人都知道的规矩。

    这样就可以防止“赵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