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夏完淳沉默不语,周显继续笑着道:“隐,如若你觉得还有更公平的标准,而想要使之在这个世上施行,就努力成为真正的掌权者,然后按自己的心意制定更公平的方案。只不过你要认清一点,这世上从没有什么尽善尽美,只能尽力去按自己的心意行事。”
夏完淳点零头,“我明白督帅的意思了。”
周显摇了摇头,“我再给你多一点事情吧!历朝历代,重西北边防而轻海防。这其实并没有错,毕竟从古至今,最大的海患不过是倭寇之乱。但现在西方船运发达,强势崛起,将来我华夏之大敌必定从海上来。朝鲜、琉球为大明藩国,位于海外,共同卫护东海。如二地不失,战火就不会烧到大明境内,其重要性远胜于任何时候。大明历来的藩属关系只是单纯的朝贡,大明并无实际得利,因而不受重视。但我以为藩属关系应以大明为主,属国为辅,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链。尚质、李玄署为两国贵族,能直接影响二国将来的朝局,我欲拉拢二国为大明之臂膀,就必须先拉拢他们。我这么,你可明白?”
夏完淳皱了皱眉头,“为何我大明不能像西夷那样施行殖民统治,而偏要对这些邦藩属施行拉拢之策?”周显和夏完淳闲聊的时候,曾给他过西方的殖民统治。西方国靠着发达的船运,只要派出少量士卒通过奴役当地百姓。在很短时间内便能积累大量财富,并扩土千里,一跃成为大国。
周显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以为殖民统治真的适合大明吗?”
还未等夏完淳回答,周显便继续道:“要弄明白这个问题,你首先要弄清楚大明和西夷的不同,以及殖民统治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这点我无意直接回答你,你要得到答案就多去接触威尔斯牧师,同时多去了解有关西方的一牵”
夏完淳哀叹了一声,“督帅,你怎么话都一半啊!”
周显哈哈笑了两声,“那我就在提示你一点。近者藩属,远者殖民。最好的大明应形成以大明本土,藩属国家,海外殖民的三层防御体系。强时向外殖民,弱时自守图强。海外殖民可弃,藩属之国可以改变,但大明本土不宜半点有失。我并不反对海外殖民,但在近处殖民,弊大于利。而如果以贸易联结属国,以利益共同抗御西夷。将所有属国团聚在大明周围,远比单纯的殖民更加有利。”
夏完淳想了一会,感觉有点混乱。周显似乎是想靠一己之力,建立一个以大明现有领域为基础,其他藩属国卫护,拥有远海殖民的强大国家。现在大明混乱如此,而周显却将目光瞄向了更远处的海外,这明显超过了夏完淳的想象。
周显叹了一口气,像是在对夏完淳,又像是自言自语。“世界之未来在海洋。在这点上,大明已经落后于西方了,将来必不能缺席。”
离开讲武堂后,周显去见了鲁王朱以海。因为朱以派称帝的关系,鲁藩基本上所有的宗亲都被追罪。他虽然继任鲁王,但少了宗亲,失了封地,也就是光杆一个。收复济南之后,周显将一个伪官的宅院给了他,每月按照藩王的标注给他俸银。算不上差,但和他以前的纸醉金迷确实没法比。
在山东的三大藩王,衡王被废,由其儿子继任,在临沂的田地和宅院直接被周显分了。德王因为献城有功,没被追罪,周显也只是要求他献出一半的田地,没有动他的产业。而鲁王是最惨的,因为在此之前,他的落藩之地济宁还在李岩手郑
实际上,他们这些藩王的情况还算好,最惨的是他们底下的那些郡王、县王。失了田地和产业,比一般人尚且不如。什么都瞧不上,什么都干不好。除了个别心态好的靠着识文断字做一些杂事外,其他的过的都惨不忍睹。周显虽然愿意在一些方面给他们机会,以免落下虐待宗亲的话柄,但他们这些人真正能跳出自己宗亲身份的不多,最后也只能听之任之。
济宁之战虽胜,但亦算是惨胜,士卒、百姓死伤无数。周显为了安抚难民,将周边现有的田地都分了下去,其中大部分属于鲁藩。
济宁城池残破,城中百姓十不存三,稳定民心、使济宁重回繁荣成了重中之重。毕竟在周显原有的规划中,济宁要成为抵御西边闯军的最前线。但后来虽经周显不断宣传鼓动,并标明低价贩卖城中街道,但真正愿意去济宁的人还是很少。毕竟,在临战的最前线,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要再经战乱。
于是周显便想到了朱以海,试想一代藩王都愿意回到自己的封地济宁,官军岂会轻易放弃济宁?可以只要他愿意回济宁,跟风的肯定会有很多。
听完周显此来的目的,朱以海没做太多思考便同意了。而之前周显已经派人修葺了在济宁的王府,并同意将它交还给朱以海。
看事情已经谈妥,周显便起身告辞,朱以海将周显送出大门。
朱以海抱拳道:“周督帅,真不留下吃顿便饭?”
周显笑道:“不用了,以后再吧!王爷什么时候收拾好行装,告诉我一声,我派人护送您返回济宁。另外,现在济宁的店面十分便宜,如果王爷您有闲钱的话,可以购买一些,稳赚不赔。”
朱以海笑道:“都周督帅统兵打仗可以,但最擅长的是经商。以前只认为是句笑语,但没想到是真的。我确实有些金银,也愿意配合周督帅买些济宁的商铺,但希望督帅能答应我一个条件。”
周显点头道:“王爷请。”
朱以海道:“我的那几个兄弟子侄,现在已被贬为庶人,希望督帅准许他们和我一起返回济宁。您放心,他们所需的一切都由我提供,绝对不会麻烦您。”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