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圣人想要亲自练兵,于大闽并非坏事,为何文官们极力阻止?
在我朝,圣人亲率御林军并未有先例,虽然之前也没有明文说过不可以,但圣人此举在那班文官看来还是有些脱离轨道。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文官们这么做当然是维护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大闽历代都是重文轻武,他们已经习惯于将武官压得难以抬头的局面。圣人亲率御林军,势必会影响如今的格局,让武官地位大大提升,造成文武官均衡甚至是武高于文的局面。他们怎么可能放任这种事情,自然要急吼吼阻止了。
朝堂博弈,归其根本都是一个利字。
为了大阵营的利益,原本不对付的官员甚至可以站在同一阵线。
就像这次的事情,崔行极力劝阻。
魏阶、张慎来也都不赞成圣人这么做,只是说辞会更顾虑圣人感受罢了。
公子打算附和这些文官吗?井宾又问。
杜晚枫其实也属于文官的一员,只是他一直都游离于朝局之外,也并不关切所谓的文官集团的利益。
相较于这些,他更关心大闽的安危。
大闽重文轻武这些年,虽然也给朝廷培养了一批拥有真才实学的栋梁之材,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江山稳定。但文官过于藐视武将,对练兵又不够重视。真到了打仗时,靠那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又有何用?致使我们大闽越发式微,都要被其他几国骑到头上了。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善,迟早有一日,大闽免不了被众国瓜分的局面。我们的百姓,也会成为他国的俘虏和奴隶,被他们肆意蹂躏和践踏。
一想到这儿,杜晚枫无法不担忧。
当外敌攻进来,山河破碎,无论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到时候别说百姓了,就连君主、皇后贵妃、公主王族,照样逃不掉被敌人凌辱的下场。
他这绝不是在杞人忧天,而是外患频频,朝中官员们却还只想着内斗。为了守住自己的权力,罔顾江山社稷安危。
杜晚枫虽然也有自己的图谋,但他绝不会让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安危之上。
井宾听着这些也很有感触。
那公子是支持圣人这样做了?
圣人也就是一时热乎,又吃不了什么苦,要不了多少时间,他便热情退却了。
不是杜晚枫瞧不上承安帝,而是从小一起长大,很了解他的性情。哪怕小皇帝这些年有所成长,但到底养尊处优惯了。
不过他贵为君主,许多事也不需要他亲历亲为。
他这热情用对了地方,还是很有好处的。
又过了一些日子,井宾带来了进一步消息。
文官极力阻止,圣人兀自坚持。这些官员也不想和圣人正面冲突,惹他不快。本来张首辅还不太想出面,被其他大臣不断施加压力,要求他劝谏圣人。
这位张首辅果然老辣,他知道这事不好从圣人入手,便去质问御马监大监萧荣。说天子安危何其重?数千的御林军手持武器站在圣人身侧,谁敢保证这些人中就没有包藏祸心、对圣人不利之徒?要是圣人出了事,他担当得起吗?
而且近来天气变凉,冷风呼啸,圣人如果染了风寒、身体抱恙,甚至伤了龙体,他萧荣又该当何罪?一连串质问,让萧荣完全答不上来。
杜晚枫也哼了哼,这一手的确厉害。
最后张首辅还故作好意的提醒萧荣,说大闽历代以来,凡是得罪了文官的武将,几个有好下场的?哪怕当时没事,日后也会遭到清算。这彻底吓住了萧荣,他们转而开始劝圣人保重龙体。公子猜,接下来事情是怎么发展的?
先生这是要考我?杜晚枫笑了。
井宾忙摇头,不敢。
杜晚枫是和他开玩笑的,自然不会在意这种事。
他颔首说道:想必我们的小皇帝在挣扎了一番后,便接受了萧荣的劝告,放弃亲率御林军。
井宾眼睛一亮,公子睿智,属下好生佩服。
这其实不难猜,咱们小皇帝虽然有脾气,却也不是个走极端的性子。他也不愿意因为这件事就跟文官们交恶,与其到最后不得不妥协,还不如在别人递个台阶时就下来了。
属下原本以为圣人会坚持得久一些。
他还是有理智的,如今连萧荣都不支持他,他再强行这样做,不但事情做不好,还会折损君王的权威。
之所以能看得这么清晰,除了杜晚枫善于站在各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还是因为他足够了解承安帝。
一个不安于目前局面、很想要冲破无形枷锁,却又没有足够勇气和魄力的年轻君主。
他会用他的方式来证明他成长了、也是一个有为的君。
为此,他可以全盘否定掉杜寒秋的一切,意图告诉所有人他不再是原来那个他了。
但作为君主,他并不自由。文官们掌握着太多的话语权,在朝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他也无法与整个文官阵营对抗。他怕自己孤立无援、真的冲突起来反倒是他这个君主难堪。
于是,当他发现难以前进时,他就会再一次退到那个舒适的领地。
不过我想,他心里还是不甘心的。
公子打算如何做?
我打算将年轻君主的热情引导到另一方面去。
但这件事他不宜亲自出面,他可不想现在就与整个文官阵营为敌。
那绝对是最愚蠢的做法。
井宾满脸疑惑。
过去这些年,我物色了几位非常出色的带兵人才。武功高强,熟读兵法,如果他们得到重用,那便是江山社稷之幸。
井宾怔然。
这些事情公子是什么时候做的?怎么他一点都不清楚。
而且每每杜晚枫总是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惊喜,都很诧异公子到底是哪来这么多时间、又安排好这么多事情的?
其实杜晚枫早就在为今天准备了,只是之前时机尚未成熟。
现在,终于等到让他们出场的时刻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