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不知名的小镇,阴风阵阵。
而此刻的一处茶楼当中,却有些许世家弟子坐在那里听一个人的说书。
说的故事……正是那十六年前让仙门百家联合围剿,身死道消的无上邪尊顾子羡!
为何这么说呢?
“那顾子羡到底是死没死啊?”一名少年忍不住了,在嘴里嘟囔着。
十六年前,无上邪尊顾子羡身死的消息如同风一般穿过大街小巷。
有仇的没仇的都会发出呐喊,无上邪尊顾子羡死的那一日,大街小巷欢呼雀跃,如同过年一般。
但是……
一名白衣少年和一旁一名身穿浅蓝色衣衫的少年对看一眼,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垂眸。
无上邪尊顾子羡死的那一日,他们两个人亲眼见过众人口中的大功臣的模样。
那一日姑苏清水潭被称作世家楷模的南宫二公子最没有形象的一天,抛弃所有家规喝的不省人事。
那一日被世人称赞杀了无上邪尊顾子羡的木宗主,最为沉默,最为崩溃的一天。
那白衣少年神色有些僵硬,心里发出了这些年无数次的询问:“羡哥哥,你真的不回来了吗?”
一旁的浅蓝色衣衫的少年也没好到哪里去,拿着茶杯的手一收在收,心里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的记忆停留在那一夜,已经四岁的他看着阿娘跑出去的身影再也没有回来过,他浑浑噩噩的躲在衣柜里,还是舅舅将他找了出来。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又该如何?
这些年的闲言碎语他听了不少,无疑不都是顾子羡杀了他的爹娘,可是从阿娘留下的札记当中,他似乎又看到了一个和世人口中的顾子羡。
阿娘给他留的东西不多,只有一本札记和两幅画卷。
四岁应当也是记事的时候了,但是他对阿爹的记忆寥寥无几,所剩下的温柔话语和模模糊糊的容颜是他唯一记着的东西。
那一夜阿娘跑出去之前对他说的唯一的话便是:“倾怀,你要记得……无论世人怎么说阿羡,你都要知道他并非世人口中那样,他是娘亲的弟弟,是你大舅舅,一定要记得!”
这是他这么多年以来,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了。
舅舅从来不主动和他说顾子羡的事情,每次提到顾子羡,他从来分不清那到底是什么表情。
似悔似恨,似怀念似复杂,让他看不清那到底是什么表情。
这些年来,每次开清茶会的时候,总会有仙门百家告诉他,是无上邪尊顾子羡害死了他的父母。
舅舅从来没有反驳过,他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阿娘的话他却一直都是记着的,他一直固执的认为自己的父母不是阿娘口中那个只会向阿娘撒娇打滚的大舅舅做的。
可是仙门百家的闲言闲语终是让他左右为难。
有些事情,心里再认定时间久了也会动摇,但是他承认他动摇过,但是想到阿娘的话,他依旧相信不是他大舅舅所为,一定是有其他原因的。
从小被人喊做有娘生没娘养,他已经习惯了,可是听起来依旧是难以平静。
可是没有人知道,每年的那个时候,灵云山上下一片缟素,每个人都在悲伤当中,他那个不善言辞的亲舅舅就坐在祠堂里,手里拿着一把当年在大舅舅身死的地方捡到的一根笛子,一坐就是一天一夜,无言……却让人感觉到他的压抑。
每年的那个时候,他从来都是姑苏清水潭和庐州灵云山两头跑。
因为灵云山……也有他的两个舅舅。
姑苏清水潭的南宫洹和南宫谂是他的表舅。
大表舅南宫洹看见他除了叹气就是叹气。
而二表舅南宫谂在他的印象当中从来都是冷漠非常,可是每年那个时候,二表舅从来都是更加沉默,每每到姑苏的时候,他永远都能听见那清灵空旷的琴声声声响起……
他并不懂琴,但是……那个时候他却见到了当时阿娘带着他见过的小哥哥。
那是临安虞氏唯一仅存的血脉,名唤虞垣!
当年顾子羡身死的时候,虞垣只有六岁。
后来还是南宫谂去的时候发现了他,将他带了回来的。
后来改了名字叫——南宫垣。
字——君意。
当初取字的时候,正好他也在场,他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二表舅一直盯着他,似乎要把他盯出一个洞来。
半晌才开口道:“君意!”
南宫垣的名字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后来他总觉得南宫垣的字肯定和他有些关系。
他查了所有的书,终于在阿娘的札记当中找到了一句话——我自倾怀,君且随意。
这句话说是当年阿娘刚刚怀孕的时候,自家大舅舅给他取得字。
而南宫垣的字,叫君意……
他骤然觉得……或许二表舅和大舅舅的关系不是他想的那样。
那个时候他终于问了南宫垣,每每听到的琴音是什么?南宫垣愣了半晌才开口道:“问灵。”
当时他就惊呆了,问灵?那可是姑苏南宫一氏的绝学,问灵?问谁的灵?
幸亏当时没有问出来,不然他就是个傻子了。
问灵?问灵自然问的是他大舅舅顾子羡的灵啊。
但是……这么久了都没有消息了,他不知道二表舅到底是在执着什么?执着于顾子羡没有死吗?
可笑,其实他自己和舅舅谁都不希望顾子羡已经死了。
如今,已经过去十六年了,整整十六年……
这段时间是听闻这个小村庄有邪祟出没,他和阿垣自己其他姑苏弟子出来夜猎的。
但是他们具体的消息,于是姑苏南宫一氏当中的南宫仪这个奇葩就带着他们到茶楼……听书。
陆倾怀看着南宫仪翻了一个白眼儿:“你是不是傻?十六年都没消息,当然是……”话没说完,天色骤然一阵暗沉。
陆倾怀的话顿时卡主了。
南宫垣顿了顿开口道:“阿沉,此风不寻常,切莫轻举妄动。”
陆倾怀突然看了一眼那说书人的后方,那里有一道帘子,阻隔了他的视线,但是人影却是极为清楚,那人似乎拿了一把扇子。
突然想到阿娘札记中写的——大智若愚藏锋处,一问三不知谁看出。
忍辱十三载,一朝献舍生。
其实札记上写的是十三年后,但是如果算上之前的三年,正好是十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