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恪被折一臂
    不久之后,李恪等人便收到了来自长安的回复。

    召集李恪、长孙冲、李淳风和程怀亮回长安。

    李恪当得知旨意后当即愣住。

    自己也没有在奏章中过多提及程怀亮啊?

    为何会召集程怀亮回长安?

    然而片刻之后,李恪脸色顿时一冷。

    心中生出了不好的预感。

    召程怀亮回长安,大概他确实要高升。

    可是也会被剥离自己的队伍。

    想到此处,李恪顿时恨得牙痒痒。

    也不知道是哪个小比崽子给自己来这招釜底抽薪。

    一旦程怀亮被剥离自己的队伍。

    那程咬金和自己关系定会有所下降。

    自己刚刚发展出来的势力就可能被瓦解。

    “ctmd!”

    李恪不由爆出一句粗口,发泄心中的不满。

    可是如今李世民已经下旨召程怀亮和自己一同回长安。

    这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自己想要扭转基本不可能。

    而且自己总不能强行留住程怀亮,挡住程怀亮高升之路吧。

    李恪昂起头叹了口气。

    这是阳谋啊!

    而阳谋最是难以破解。

    此时共馨从外面走来,看到李恪仰天长叹。

    于是她上前问道:“王爷,听闻你被陛下召回长安,原阳有父亲盯着,王爷放心吧!”

    李恪闻言看向共馨叹了口气说道:“非是担心原阳,而是有人用阳谋害我!”

    随即李恪将情况告知共馨。

    共馨也不由倒吸一口气冷气。

    “王爷,如此说来,这是太子或魏王的建议?”

    李恪抿着嘴唇说道:“我也不清楚,不过我这阳谋不是出自侯君集之手,就是出自长孙无忌之手。”

    “此二人,前者精于兵法,后者擅长谋略。”

    “是有可能出此阳谋者。”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怀亮被剥离后,我准备将二弟扶持上去。”

    “此番让他随我一同回长安,我在金吾卫中也给他安排一下。”

    “共馨,你去告知二弟,同时给岳丈打声招呼!”

    共馨闻言点点头,快步去找共仁和共明。

    一日后,李恪等人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长孙冲也明白程怀亮此番回长安多半是有去无回。

    同时也认为这阳谋可能出自自己父亲之手。

    于是一路上都不敢和李恪主动搭话。

    反倒是李恪如今已经看开了。

    事已至此,他迁怒长孙冲也改变不了什么。

    还不如继续和长孙冲打好关系。

    虽然拉拢的机会很小,但是多少和他留有情义。

    李恪一行轻装快马,不出十日,便已经到了三辅地界。

    回到长安后,李恪让众人各自回家休整等待李世民的召见。

    他也直奔府邸,派崔豹通知李达、王通等人密会。

    随后李恪便从他的暗子口中听到一个五雷轰顶的消息。

    召回程怀亮不是有人建议,而是李世民金口玉言。

    这可太出乎李恪的预料了。

    他在来的路上都想好了如何“回报”出此阳谋的人。

    结果竟然是李世民的主意。

    好家伙!

    自己可不想现在就上演父慈子孝的场面。

    只能被李世民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李恪用力地呼吸了一口,平复了情绪。

    然后看着李达问道:“父皇准备何时发兵吐谷浑?”

    李达闻言皱着眉头说道:“陛下此番力求一战而灭吐谷浑。”

    “所以一直再召集我等议事。”

    “尚未定下明确的计划!”

    此时王通也点头说道:“户部也没有接到征调粮食的旨意。”

    李恪舔了舔嘴唇。

    如今已经快到暮春,李世民还没定下计划。

    如此推断,李世民可能要会在夏末发兵。

    毕竟征集兵马,调集粮食都需要时间。

    而且李世民想要一战灭国,那定是以雷霆万钧之势碾压吐谷浑。

    所以征调的兵马应该不少。

    准备的时间应该会较长。

    因此定会提前两三个月便定下发兵的日子,给各部充足的准备时间。

    此时李恪终于觉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结束密会后,李恪背着手从卧房中走出。

    没过多久,王德就带着旨意来了。

    “召吴王李恪明日入朝觐见。”

    李恪拱手对着皇宫行礼。

    随后和王德闲聊几句,便送走了王德。

    这次李恪拿出小金鱼塞给王德。

    却被王德拒绝。

    “吴王有国之柱石风度,我虽是一阉人,年少时也习得《春秋》知晓大义。”

    “吴王日后不必如此,我和吴王一切如旧!”

    言毕,王德拱手告退。

    李恪有些意外,之前在原阳他是真的没有小黄鱼。

    这次有了小黄鱼,没想到反而王德不要了。

    而且言语中明显是对自己又几分敬意。

    不过如今尚且还不知道真假。

    反正他现在是不怎么相信王霸之气一漏便有豪杰纳头便拜之事。

    老老实实经营自己的人脉,默默发展自己的势力才是关键。

    人格魅力会让人仰慕,却不会让人失去理智。

    只有利益才能将人紧紧绑定在一起。

    也只有利益会让人失去理智。

    后世有一人虽然也懂这个道理,但是为了粉碎让人失去理智的利益。

    他发动了一场不存在于中国历史的革命。

    而革命因为有流氓无产者混入革命队伍,以及既得利益者的背叛,加上敌人的围剿最终失败。

    (默默就是标准的流氓无产者,零元购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默默必须滚出去。)

    不多说了。

    翌日,太极殿上。

    李世民端坐龙椅。

    群臣左右分列。

    “恪儿,此番你未雨绸缪使得郑州和汴州百姓免于凌汛之灾,救万民于水火。”

    “这是大功啊!”

    “朕加封你镇军大将军。”

    李恪闻言拱手应诺。

    心中冷哼一声。。

    一个二品的武散官,除了多领一份俸禄,有什么用?

    接着李世民又继续说道:“长孙冲亦用功绩,拔为宗正寺卿!”

    “李淳风有功,迁水部员外郎(隶属于工部)!”

    随后李世民忽然轻咳一声。

    引得李恪打起精神看向他。

    “程怀亮,智勇双全,忠君奉国,有古之大将之风!”

    “特拔为左卫中郎将,封东阿县公。”

    “念其尚未婚配,赐婚清河公主,另赐驸马都尉。”

    李恪闻言楞在原地。

    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