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六章:找到破局方法!准备破局!(600评分票加更)
    由于山本太郎的带动,很快,场上众人纷纷鼓掌。

    而伍临馨也发现了这个熟悉的身影。

    她一脸厌恶的看向山本太郎。

    那个恶心人的家伙怎么来了!

    山本太郎也发现了伍临馨,他扭曲的面孔笑的非常的狰狞。

    “山本一浪?他们怎么来了。”刘顾良也发现了后者“最近樱花国挺能闹的啊。”

    龙马也发现了山本几人,他一脸警惕的说道:“是啊刘导,我们养狼计划,养出几头眼狼了啊。”

    “是啊,尤其是樱花国那个山本太一浪,最近势头很猛啊。”

    许鑫一脸担心的看向刘顾良。

    刘顾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他也知道山本太一浪很强。

    能被樱花国称为1000年不出的天才,确实很强。

    尽管小胖拿下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世界杯的冠军,但是,原本包揽冠亚军的龙国队被山本太一浪夺走了。

    在总决赛上,山本太一浪甚至把小胖逼到第七局。

    更关键的是,山本太一浪才22岁,是当打之年,比小胖还小好几岁。

    可以说,山本太一浪,就是龙国未来最大的敌人。

    许鑫继续说道:“刘导,要不取消养狼计划吧,反正乒乓球的影响力也扩大到整个蓝星了。”

    “哎!”

    刘顾良叹了口气。

    “不行啊,上面不同意,而且,如果取消了养狼计划,那歪国的乒乓球实力又会大跌,到时候又要改乒乓球规则了,甚至可能减少奥赛乒乓球项目金牌数量......”

    “而我们辛辛苦苦运营了那么的乒乓球影响力,也必然会急转直下,到时候乒乓球运动员退役后就没有现在那么吃香了。”

    “没办法啊!只能走着看了。”

    听着刘导的话,龙马和许鑫也纷纷叹了口气。

    以前没有养狼计划,龙国在乒乓球项目乱杀,导致乒乓球项目的规则一改再改。

    改球,改一场的球数,甚至还改了场地大小,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限制龙国乒乓球夺冠。

    而这还是有养狼计划的前提,如果没有养狼计划,国外水平大幅下降,那后果......

    龙马和许鑫都不敢往下想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真是烦人!”许鑫重重的往自己大腿一锤!

    “大不了我们就复出,什么樱花国千年一出的天才,我就不信了!”

    刘顾良看了眼龙马,感叹一句

    “你还想复出啊,现在的你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六边形战士了。”

    “那又怎样,龙国需要我,我就在!”

    而一旁的伍临馨,两个手掌紧紧的握在一起。

    “张晨,加油啊!说好要一起进入总决赛的啊!”

    ............

    比赛还在继续。

    但是,随着张志远抽出两个漂亮的爆冲弧圈球后,张志远的气势就发生了变化。

    张晨面对着张志远,感觉到后者身上多了一股磅礴的气势。

    不妙啊!

    张志远此刻感觉到浑身开始燃烧,他现在斗志昂然,专注力达到顶峰。

    他的反应能力也变快了不少。

    此刻的他,正处于最巅峰状态。

    在这个状态之下,他非常有信心。

    我肯定能赢!

    张志远双眼迸发出火光,在他眼中,现在的他就是场上最强者!

    自信即巅峰!

    比赛还在继续。

    张志远连扳两个球后,已经来到了2:4

    但是,他的势头并没有因此而停下。

    反而变得更加凶猛!

    3:4

    5:4

    6:4

    接下来的几球,张志远凭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接连砍下了六分。

    几球下来,正常汗如雨下。

    整个人都湿了。

    他从未感受过如此大的压力。

    张晨抬起胳膊,拿着手臂的短袖擦了擦头上的汗。

    而对面的张志远同样汗如雨下,但他一点都不在乎。

    他眼睛迸发着熊熊烈火,此刻的张志远只有一个念头。

    赢!

    赢!

    赢!

    比赛继续。

    张志远发球。

    很快,张志远再次凭着抽拉拿下一分。

    此刻,比分已经来到了7:4.

    接下来的几球,张晨慢慢发现了张志远的破绽。

    很快比分继续逼近。

    8:5

    10:6

    10:7

    但是无奈张志远斗志昂热,张晨最后还是没有扳回那几球。

    最后,比分以11:8让张志远拿下第四局。

    比分来到2:2平。

    虽然输了这一场,但是也不是没有收获。

    有着千倍天赋的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他刚才就一直在观察着张志远的另外一些细小的习惯。

    比如打球的落点,伸手动作。

    更重要的是,张志远是如何强行抽拉的,什么情况下能让张志远拉不起来,如果张志远强行拉出一个低质量的弧圈球,他要怎么去接。

    这些问题全部聚集在张晨的脑海中。

    他没有第一时间得到答案。

    但是在后面几球中,他通过不断尝试,改变接球方式慢慢发现了答案。

    他逐渐知道张志远抽拉的特点,以及知道该如何去应对张志远的低质量弧圈球。

    他的脑袋中已经运算出最后的结果,已经得出了最优方案。

    再看向张志远。

    张晨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