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340:告别一个时代,迎接另一个新生!
    340:告别一个时代,迎接另一个新生!

    而。

    面对这些弹幕议论,苏晨并没有丝毫解释。

    他只是在屏幕之中,信手一挥。

    下一刻。

    妖风乍起!

    洪武十五年中秋刚过,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最受万民敬仰的马皇后去世了。

    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奉旨回应天(即南京)奔丧。

    这是朱棣去燕京之后第一次回到应天,在马皇后的葬礼上,朱棣经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介绍,认识了一位僧人,此人法号道衍,出家前姓姚。

    这位僧人,是朱棣以后夺取天下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人称黑衣宰相姚广孝。

    元朝末年。

    14岁的姚广孝遁入空门,从此改称道衍,他博学多识,广泛结交三教九流之人,而且胸有大志。

    洪武八年。

    朱元璋广招有学识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并没被授官,遗憾而去。

    ?且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万分背痛,让僧录司挑选全天下的高僧为皇后诵经祈福,道衍这一次被选中。

    朱棣早就听闻道衍的名号,有意结识,所以二人才有机会相见。

    当日道衍初见朱棣,朱棣扮成小厮出来相迎,道衍见到这位“小厮”后立即行佛礼,当即表示:“既然已经见到燕王,就不必进院内了,转头便走。”

    朱棣大惊,连忙赔礼,才留住道衍。

    朱棣回到燕京后,想办法将道衍请到北京,让他担任庆寿寺主持,以便二人时常相见。

    在这个过程中。

    道衍向朱棣推荐了许多能人志士。

    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登基,即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后,认为他的叔叔们都身居外地,手握重兵,是朝廷的一大隐患,因此开始削藩。

    眼看要伤及朱棣,朱棣犹豫不决,道衍力劝朱棣起兵“靖难”。《明史》记载:

    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可见。

    是道衍的话,让朱棣终于下定决心290,和侄子拼一把。

    然后,朱棣负责拉拢军官和士卒,道衍则在燕王府的后院训练兵马,加厚城墙,打造兵器。

    半年后,燕王举兵,“靖难之役”打响。

    在长达3年的战争中,道衍一直扮演着军师的角色,战争之初,朱棣并不占优势,在朝廷大将李景隆的攻击下,朱棣连吃败仗。

    道衍智计百出,帮朱棣保存实力,最后建议朱棣,不要想着取城池,而是用主力部队直捣南京,扭转战局。

    朱棣即位后。

    赐道衍改为俗名姚广孝,大臣们都以“少师”来称呼他,但姚广孝一直以僧侣自居,多次拒绝朱棣让他还俗的建议。

    朱棣认为朝廷上站着个僧人多有不便,姚广孝就上朝的时候穿朝服,戴官帽,下朝后又穿上僧衣,而且将自己的俸禄都捐献给灾民。

    作为一个僧人。

    朱棣赏赐他的美女他定然是不收的,所以他并无子女。

    但有一年,姚广孝去苏州赈灾,看到一个极其聪慧的少年,想认他做养子,这少年听闻他是当朝少师,果断答应,改姓姚,取名姚继。

    姚广孝后来预言:此子太过看重富贵,官不到四品,命不到五十。

    永乐十六年。

    姚广孝病重,朱棣多次探望,太医都派了不下百次,然而,黑衣宰相仍旧先朱棣而去,朱棣辍朝两日,以僧人的最高规格来厚葬姚广孝,并且招他的养子姚继进宫。

    朱棣问姚继:“少师去世前,可有遗言。”

    姚继不敢看朱棣,最终咬了一下嘴唇说:“家父只说了6个字:‘求上厚待姚家!’”

    朱棣听闻,脸上非常不高兴,怒斥姚继说:“你父亲生平和我相处多年,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的家事。”

    很明显。

    朱棣在告诉姚继,你说的6字遗言,是假的,老姚不会说出这种话。

    因为朱棣登基之初,朱棣要把姚广孝的家人(弟弟和侄子)接来做官,姚广孝以“僧人无家”为由坚决拒绝。

    后来。

    朱棣又要封姚继为官,姚广孝又拒绝。

    说这个儿子不是有福气的,不能收荫封。

    所以。

    在朱棣的心目中,姚广孝是个功臣,但他最重要的是位僧人,僧人是不会提这种遗言的。

    六年后,朱棣去世,明仁宗朱高炽继位。

    明仁宗念及姚广孝的功劳,把姚广孝配享太庙,封他的儿子姚继为尚宝少卿。

    这个官职是从五品,姚继42岁时病逝,果然没有逃过其父的预言。

    而此时。

    随着这画面铺开,历史之上,改变了大明国运的靖难之役,也随之站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公元1402年农历六月十三。

    这一天是改变明朝历史走向的一天。

    燕王朱棣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南京城,朱棣的侄子,明惠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到了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明孝陵祭奠其父亲明太祖朱元璋。

    随后。

    朱棣在皇宫举行登基大典,继承皇位,改年号为永乐。

    从此。

    明朝皇位从明朝开国太子朱标一系传到燕王朱棣一系,直至明朝灭亡。

    那么。

    在靖难之役过去600年后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这场内战给明朝政局带来的影响呢?

    要想提到靖难之役,我们就得提到两个关键人物——朱允炆和朱棣。

    政治手腕幼稚的朱允炆!

    朱元璋原有的皇位继承人是太子朱标。

    但朱标在3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朱标和朱允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性格宽厚,这是作为君王的最大优点。

    但朱允炆和朱标在政治手腕上可就差的很远了。

    朱标对自己的弟弟很好,在朱元璋的20多个儿子里很有威信。

    如果朱标登基,给朱棣一万个胆子,朱棣也未必敢造反。

    可朱允炆就不一样了。

    朱允炆性格宽厚,但做事非常着急,政治手腕也非常幼稚。

    不说别的。

    朱允炆一上台就想削藩,但他根本就不懂削藩的方法。

    朱允炆强硬削藩,一下子就削了5个亲王的权力。

    面对朱允炆的强硬削藩,湘王朱柏以全家**的方式抗议。

    但朱允炆仍然不为所动。

    等到5个亲王被陆续削掉权力后,朱允炆就将削藩的矛头对准了朱棣。

    这就迫使朱棣起兵和朱允炆争夺皇位。

    因此。

    朱棣的起兵是被朱允炆的强硬削藩逼出来的。

    当然。

    朱允炆本人也有优点。

    比如他(cfcg)从善如流、礼贤下士、敢于改变朱元璋过于严酷的刑法,减轻洪武时期过重的税收。

    但朱允炆的治国目标本身就有问题。

    朱允炆的重臣是方孝孺,此人乃当今大儒自居,但方孝孺和朱允炆的治国竟然以《周礼》的规定为目标,妄图把明朝的土地制度恢复到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这种行为显然是与历史相背而行的。

    而且。

    明朝的北方是蒙古。蒙古在当时很不安生。

    按照朱允炆相对幼稚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他能否顶住蒙古南下还是个未知数?

    要知道。

    作为军事家的朱棣5次北伐,也没有彻底解决蒙古问题。

    如果朱允炆无法解决蒙古问题,明朝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而。

    用“文韬武略“形容永乐大帝朱棣一点也不为过。

    在政治手腕上,朱棣可比朱允炆成熟的多。

    就拿削藩这一事情而言。

    朱棣的手腕就更成熟。

    朱允炆是强硬削藩,而朱棣削藩则采用了欲擒故纵的办法。

    具体说来,朱棣在登基帝位后先提高藩王的政治经济地位,随后将藩王从封地请到了首都南京周围。

    藩王们以为,朱棣会优待自己的兄弟。

    可令藩王们想不到的是,朱棣将他们调离自己的封地后就一个个削掉了他们的护卫和军权。

    这使得藩王再也无力和朱棣对抗。

    除了削藩,朱棣文治武功都不差。

    在政治上,朱棣加强内阁,提升行政效率。

    迁都北京,天气守国门。

    在军事上,朱棣加强对边疆和东北的控制,还远征yue南,明朝版图全面扩张。

    在外交上,朱棣让郑和多次下西洋,促进明朝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在经济上,朱棣注重农业发展,并采取措施防止农民破产,永乐时期的农业生产达到了明朝高峰。

    在文化上,朱棣的得意之作就是《永乐大典》。

    朱棣将明朝带向了盛世。

    如何评价靖难之役对明朝政局带来的影响?

    要想评价靖难之役对明朝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

    首先看正面影响——

    第一,朱棣夺取皇位加强了集权,为明朝盛世奠定了基础。

    朱允炆是一个空有理想但无法实干的皇帝,而朱棣却是一个胸有大志,但治国非常实际的皇帝。

    朱棣登基不仅非常轻松的完成了朱允炆没有完成的削藩任务,巩固了中央集权,还在文治武功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明朝国力和国际地位推向了一个高峰。

    这一点是靖难之役对明朝发展带来的最大意义。

    在朱棣去世后,经过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明朝进入了仁宣之治的伟大盛世。这一点,朱棣功不可没。

    第二,靖难之役确保了中国政治中心的北移,这一点对中国政治版图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朱棣原先是燕王,其人从北京开始发迹。

    朱棣登基后,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朱棣肯定要把首都搬迁到北京。

    1406年,大明集结百万工人开始修建北京新城。

    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迁都北京最大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在北京周边部署重兵,直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这就是后人所理解明朝皇帝的“天子守国门”。

    当然。

    除了肯定靖难之役的正面意义,我们还必须认识到靖难之役对明朝的反面影响。

    而且,这个反面影响祸及明朝日后200年的国运,也成为明朝社会的一大毒瘤,这就是宦官政治和特务政治的复活。

    宦官政治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恶性肿瘤,东汉和唐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宦官就得承担相当大的责任。

    东汉时期,十常侍祸害朝廷。

    唐朝,宦官杀害废立皇帝,朝政局势无法正常运转。

    因此,在唐朝灭亡之后,在五代十国基础上诞生的宋朝就非常提防宦官政治。

    到了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鉴于汉唐宦官的巨大危害性,就在明朝皇宫门口立了铁牌——宦官不得干政,违者斩。

    但是。

    朱棣却打破了宦官不得干政的规定。

    由于宦官在靖难之役中给朱棣提供大量的情报,因此朱棣非常信任宦官。

    朱棣登基后,为了镇压反对派巩固皇权,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就设立了直属于皇帝的东厂这一特务机构,由太监统一掌管。

    除了设置东厂,朱棣还复活了朱元璋时期就取消的明朝另一特务机构锦衣卫。

    如果说朱棣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成就都很多,那厂卫制度的建立和复活就是朱棣政治上一个最大的败笔。

    在朱棣的默许下,锦衣卫和东厂不受法律约束,为所欲为。

    他们在皇帝的默许下疯狂镇压朝中的反对派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