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赓芸案的内幕(下)
    “老师,我在京中和兰皋说起您的时候,他也一直感谢您呢。话说回来,学生们虽有治经有成,近年来渐有著述之人,可相比于老师督抚七省,惠及天下学人,却是相形见绌了。学生们日后无论为官治学,都一定会实心任事,绝不会辜负老师栽培的。”王引之也向阮元感激道。

    “好啦,为官任事,最后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啊。只是……”看着自己在意的学生都可以安心做官,尽心于学,阮元自也放下了心,便向王引之问起李赓芸的事情来:“伯申,我先前也收到过福建的快报,里面说生甫兄在任之时,竟有私纳下属朱履中贿赂之事。你去福州,调查的也是这件事,那这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生甫兄他……他果然变了吗?”

    “老师,李藩台他……他没有受贿啊?”王引之听着阮元之语,却也诧异,想着阮元或许不知其中内情,便对阮元解释道:“这件事也正是由于李藩台自尽,福建有许多百姓感念李藩台为人清白,不相信他会受贿,便一路入京呈控到了皇上那里。皇上听闻一省布政使竟然无故自尽,也是大为震惊,才派了学生前往福建调查此事。原来,究其根本,就是那朱履中恶意倾陷李藩台,才……才有了后面的事。”

    “学生到了福州才清楚,原来李藩台到任福建布政使的时候,正好漳州那边多有械斗之事,所以李藩台想着遣一勤于治事之人,去做漳州知府,正好当时有个同知朱履中找到李藩台,与李藩台说起治民止斗之法,说得头头是道。李藩台以为他可用,便与督抚一起保荐了朱履中,去做漳州知府。却不想两年下来,漳州犹有械斗之事,李藩台遣人详查方才清楚,那朱履中不过仗着牙尖嘴利,以一番巧妙的说辞瞒过了李藩台,其实真的遇到械斗之事,他半点办法都没有!李藩台无奈只好亲自率藩司之人前去止斗,好容易平了械斗,却也多用了府库一千四百两银子。李藩台眼看朱履中难堪大任,便即上疏请求将他改任教职,不再任事。至于府库动用的银子,李藩台也只是上言说自己和朱履中平摊,一个人出七百两,便也够了。”

    “可谁能想到,那朱履中不仅毫无实干之才,而且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就因为李藩台给他改了官职,又让他承担一半赔偿,他竟然怀恨在心,正好之前李藩台监修的一艘兵船在海上触了礁,需要赔补,李藩台那时尚对朱履中颇为信任,所以李藩台的儿子眼看家里缺少赔补的现钱,就向那朱履中借了三百两。这件事正好被那朱履中抓到把柄,结果他没过两个月,就向总督汪志伊上言,说李藩台向他索贿!后来,汪志伊和巡抚王绍兰都相信了朱履中,便即上疏将李藩台解职,不仅如此,还让福州府对他严加审问!福州那知府又想着邀功,竟反复锻炼词句,结果……最后他们逼着李藩台,竟要他认下一千二百两的索贿之数!可李藩台儿子借钱的事,先前根本就没有跟李藩台说过啊?只因他当时相信朱履中是正人君子,治郡能臣,就只说向外借了三百两,并没说起朱履中的名字。可……可就是着一念之差,最后害了李藩台啊。李藩台从来清廉,哪里受得了这所谓一千二百两的诬陷?可是汪志伊和王绍兰,他们明知李藩台清廉,却宁愿相信李藩台真的有索贿之举,还放出风声说,眼下府县滥索陋规几百上千两之人比比皆是,怎么李藩台就不能收受财货了?一时间就连福州监牢之内也是人心惶惶,李藩台更是……更是再也难以忍受这般污蔑,所以今年刚过了年的一天,李藩台就……就在牢房里悬梁自尽了。”

    “生甫兄,你又何苦如此啊?”听王引之讲到这里,阮元也已经潸然泪下。

    “老师,百姓是相信李藩台的。”王引之见阮元伤感,也对阮元继续说道:“我到了福州之后,没过两日便有数百福州百姓前来,向我诉说李藩台清名,说其中必有冤情。我也详细问过了李藩台家人,又将那朱履中、福州知府叫来一一问过,果然他们言语前后尽是破绽,他们既不能证明李藩台索贿一千二百两,也不能证明最初那三百两不是借款,而是贿银。最后他们终于承认了这是诬陷,学生也已经将实情一一录下,现在已经送到皇上那边去了。”

    “伯申,生甫兄若是果然有冤情,你能为他平反昭雪,老师要谢谢你啊。”阮元也对王引之拜谢道,只是说起福建,似乎还有一事颇为难解,又向王引之问道:“可是我方才听你之言,若是这件事只有朱履中和福州那知府合谋,生甫兄绝不至于停职入狱啊?按你的意思,这件事最后竟至不可收拾,关键在于汪总制竟然听信了他们的谣言,认定生甫兄果然是索贿之人。可是……我从来听闻汪总制督抚各省之事,汪总制是个能臣啊,他……他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

    “老师,您真的认为那汪志伊是能臣吗?”不想王引之却反问阮元道。

    “怎么不是呢?汪总制履历我也清楚,他最初为官之时,便是山西有了冤案,他一力为之平反昭雪,后来在江苏,多有裁抑漕帮陋规之事,就连我在浙江也学了不少办法。那年扬州大水,他编定《荒政辑要》,以备扬州救荒。在湖广,他兴修水利,开垦荒田,着实做了不少惠及百姓之事。怎么这闽浙总督一任,他竟然……”阮元所言也是他多年听闻实情,是以对王引之并无任何隐讳。

    “老师,或许您听闻之事也没错,毕竟老师也在湖广做过总督,这些事学生应该相信老师的。”不想王引之认可了阮元之语后,竟继续对他说道:“但这汪志伊人品如何,学生自忖看得也不差啊。几年前他来京城述职,正好我们几个经术好友在万柳堂讲论学问,汪志伊那日正好路过万柳堂,便过来和我们相谈。最初我们看他身为总督,言语行止都颇有风度,便也邀了他过来,可不想我们才聊了小半个时辰,便即发现,他所有经术之语,都不过是临时随口应对之语,全无学问根底可言!也正是他这样的人,其实见到真正清廉正直,又不刻意矫饰之人,往往便心生嫉妒,他倒是也老实,对我交待了这件事。原来李藩台上任之时,他眼看李藩台车马仆从多了些,便劝李藩台为官节俭,可李藩台却回了他一句:‘下官身为布政使,用这些车马仆从,完全是下官用度支持得起的,下官不需去学那公孙弘,作布衣脱粟之态,其行在下官看来,不过是虚伪之举罢了。’就这一句,竟让他怀恨在心,所以后来朱履中诬陷李藩台,汪志伊竟然不仅不为李藩台开解,反而坚定不移的认为李藩台确有索贿之事!正是他一再追索,福州府那边才会变本加厉,李藩台才会……老师,这也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原来是这样啊……”阮元听着王引之所言汪志伊行事,却也多了些慨叹,汪志伊原本也是督抚中声名不亚于自己之人,如今有此一案,多半以后也会身败名裂,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了。可自己呢?自己一生为官三十年,虽说问心无愧,可在外人看来,自己人品心性又是什么样子呢?

    这日王引之又在督院盘桓了半日,方才离去。阮元也为郝懿行写了信托王引之带回京城,鼓励郝懿行继续治学。不过两月,福建一案的裁决结果也送到了广州,朱履中流放齐齐哈尔,汪志伊和王绍兰都被革职,尤其是汪志伊,嘉庆严令对他永不启用。到了次年,汪志伊也在困顿中去世,嘉庆朝一位多有治绩的督抚能臣,终因心术不正、气量偏狭而身败名裂,下场凄惨,实在令人唏嘘。

    然而,由于李赓芸受到诬陷,没有自辩而是选择了自尽,嘉庆认为李赓芸仅因受辱而自尽,不仅不能自证清白,也掩盖了案件实情,不足以为后世效仿。最后只是向天下宣示李赓芸立身清白,却并无祭葬赐恤这般恩赏。

    王引之北上之时,阮元有关海防的奏折也经过快马兼程,送向京城。不过相比于海防之事,这一日嘉庆明显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日是一个难得的御门听政之日,群臣在圆明园勤政殿朝会已毕(御门听政,在京城内则为乾清门,在圆明园则为勤政殿。),嘉庆却忽然对群臣问道:“今日庶务之外,朕还有一事向听听你等意见。嘉庆十年朕曾经东巡盛京,以观先祖遗俗,如今也有十三年未能再次前去了。正好,来年朕也要六十了,如今天下亦属太平,正当东巡盛京,告慰祖宗才是。朕议定夏秋之际再次东巡,你等可有意见?”

    嘉庆原本以为,自己一生不过两度东巡,如此巡幸之事,群臣自然不会反对。却不料自己话音方落,不多时便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在嘉庆面前拜倒,对嘉庆道:“皇上,臣以为如今直隶之处,水旱之祸不能尽除,直隶藩库亦有亏空未补,如今皇上东巡,必有耗费,实无益于百姓生计,还请皇上三思,暂缓东巡之议!”仔细端详之时,这人竟是大学士松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