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刘民带着杨三宝和上官清离开了兴汉山庄,打算到冀州巨鹿的宁晋开启新的征程,刘正决定暗中跟随观察,找到依法治国的根据。
此刻的冀州人口已经超过了千万。即便是宁晋,人口规模也达到了二十万。刘正看着一望无际的良田,忍不住回想起讨伐黄巾军大起义的那个年代。
当年那座连两万人都养不活的宁晋,如今却要承担着养活十倍人口的使命。这就让那个从北山大学毕业的县令梅知节焦头烂额了。
冀州大旱,宁晋是重灾区。特别是新米粮安全标准的施行,宁晋的库存陈粮都处于封存待销毁。灾难降临,启封陈粮有违律法。倘若坚守律法,二十万百姓的生计就成了大问题。
粮食安全无小事,作为北山大学的毕业生,当然知道口子一旦打开就无法合拢了。只是宁晋粮价飞涨,不启封库存陈粮,就没有办法平抑物价。
梅知节倒是想过从周边郡县调粮救急。然后冀州大旱赤地千里,家家都没有余粮。粮食安全新标准通过得不是时候,库存未清,新粮未进。
人道是:福不双降,祸不单行!在新旧交替的节骨眼上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大旱。紧接着就是蝗灾肆虐,冀州新粮减产八成。
宁晋县内,梅知节召集两大粮商开会。
兴汉集团的主事刘巴亲临,糜氏集团的掌柜糜芳也到了。
“两位大人,宁晋粮荒如何解决,还请拿出一个章程?”梅知节问道。他把姿态放得很低。问题来得太突然了,严重的影响了两大集团的整体布局。
冀州大旱,百姓出于恐慌疯狂抢购粮食。宁晋的粮食激增数百倍之多。特别是那些经历过黄巾军大起义的人,抢购粮食的态度十分坚决。
原本一年的销量,短短的数日就清空了存量。冀州新粮减产,两大粮食集团也来不及补充符合新标准的粮源。
没有粮源,宁晋粮商就面临着无粮可卖的窘境。摆在两大集团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限售,要么提价。
粮食涨价危害太大,限售更是雪上加霜。手快有,手慢无。那些慢了一步的人家中无粮,不可避免的就要冲撞粮商。有钱买不到粮食让百姓倍受委屈。
宁晋的粮商无力应对,只得向高层请示。事关重大,刘巴和糜芳只能亲自出面。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源,人心惶惶。
“梅县令,我认为应该立即停止陈粮销毁,启封库存用于救市!至于新粮食安全标准,暂缓执行!这是目前唯一的可行性办法了。”糜芳说道。他知道宁晋急需粮源,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万万不可,新粮食安全标准已经公告施行。粮商继续贩卖不符合新标准的陈粮,不仅违反了律法,还忽视了百姓的健康!”刘巴面红耳赤的反对说:“兴汉集团和糜氏集团作为粮食行业的龙头,一旦带头贩不合格的粮食,粮食安全新标准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后果不堪设想!”
刘正隐藏在宁晋县衙会议室的某个角落,看着言之凿凿的三人。时穷节乃现,宁晋的困境,考验的是县令梅知节的担当。
缺粮问题就摆在梅知节的面前了。粮源的变更牵一发而动全身。冀州新粮减产八成,对粮食安全新标准来说是犹为致命的一击。兴汉集团和糜氏集团作为粮商的龙头,无论是提价还是限售,都会造成信誉缺失,同时酿成信任危机。
两大集团的存在,事关数千万人的生计,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必须要慎之又慎。宁晋的问题,刘巴和糜芳也不敢轻举妄动。百姓的恐慌抢购,已经让库存告急。没有粮源,大厦将倾。
梅知节很难做。知法犯法,作为梅园政务体系中的一员,倘若公然破坏粮食安全新标准,于未来的前途极其不利。固守律法倒是容易得多,宁晋百姓就得面临无粮可买的局面,后果更是灾难性的。
刘正冷眼旁观,想要看宁晋县令梅知节如何选择:是坚守律法让百姓饿死,还是以身试法启封库存提供粮源?
面对绝境,梅知节的选择会带给宁晋二十万百姓相应的命运。刘巴和糜芳的身后,承载着数千万人的命运。
两权相害取其轻,倘若不得不牺牲的话,梅知节站出来扛事是最好的选择。
“两位大人,我如果启封陈粮作为应急粮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未来又该如何面对明枪暗箭?”梅知节问道。他心里很清楚,一旦迈出这一步,生死就不能自主了。
“保你不死!”糜芳说道:“启封旧粮,是对粮食安全新标准的重大挑衅,更会对依法治国形成冲击。影响过于深远,我无法承诺太多的东西给你。”
“性命无虞,官运难料!”刘巴说道:“梅县令,何去何从,你自己决定吗?天亮之前得有结果,开市之前必须要补充粮食。否则兴汉集团就只能遗憾的放弃宁晋分店了。”
梅知节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兴汉集团为了大局,不得不对宁晋的局势做出预判。毕竟二十万人相对于数千万人来说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兴汉集团放弃宁晋不会伤筋动骨。宁晋百姓无粮可购那才是天大的事情。刘巴也是没有办法,关闭分店是损失最小的做法。
糜芳也表示会与兴汉集团共同进退。毕竟粮食涨价和限售,都会对自家集团的信誉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关闭分店只是产业布局,不会影响企业形象。即便是有轻微的利益损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梅知节已经没有退路了。刘巴和糜芳都表明了态度。兴汉集团的名誉不能受损,糜氏集团的形象也不容抹黑。关于宁晋的问题,只能由宁晋县衙出面顶雷。
至于顶雷的后果,刘巴代表的是兴汉集团,梅园不管怎么处理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糜氏集团也是根深蒂固,公然对抗律法,也承担不起那样的责任。只有梅知节,牺牲极其有限。即便是获罪入狱,或者是开刀问斩,受到影响的也只不过是一家几口。
“两位大人,你们让我如何面对如意和花儿呀?”梅知节问道。
“我答应你,兴汉集团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你女儿梅花的学籍和求学的渠道!”刘巴郑重的承诺。毕竟梅知节愿意牺牲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刘正听了梅知节的话,终于明白了宁晋县令的担当。以身试法也要维护二十万百姓的利益,德行倒是不亏,只是政治不成熟。
刘正可以清楚的预料到——即便是宁晋的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梅知节也不会受到嘉奖。不仅会遭遇问罪,还会被当成知法犯法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
陈粮一旦启封,不仅会引起百姓的思考,还会让无数的人质疑律法的合理性。这可是动摇根基的大问题。即便是有人想保梅知节,也不能免于处罚,更不用奢望什么立功受奖。
刘正看得一清二楚,陈粮启封所冲击的粮食安全新标准,是在开法制建设的倒车。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