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一章郑氏覆灭,明军高歌猛进
    至于郑氏,因为控制了黎朝朝廷,控制了黎朝最精锐的冷兵器军队,御林军,再加上经济上不如阮氏,也没有那么多西洋人的帮助,所以郑氏便大力训练精锐的冷兵器军队。

    反正交趾地形条件好,粮食产粮极高,人口稠密,足足有一千多万人,郑氏想在自己控制的交趾北部找到一些合适的精壮,编练成为精兵,简直不要太容易。

    只不过这些精兵只是相对于南边的阮氏,还有交趾其他地方的豪强来说。

    如果和明军来比较的话,哼,不客气地说,简直就像过家家一样。

    越过镇南关后,翻过一座座丘陵和大山,黄得功、堵胤锡他们就能来到交趾的核心地区,红河三角洲了。

    这里土壤肥沃,极为适合水稻的耕种,是交趾国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只一。

    不过由于交趾国内部局势陷入混乱之中,各地豪强崛起,大小家族、军阀们互相攻伐,这里的农夫们脸上看不到一丝笑意。

    甚至就连明国大军翻山越岭来到这里,他们也不过露出了一丝惊讶的表情,随后继续在水田里耕种。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看到明军后,慌忙跑到城市里通知当地的统治者,告诉他一只大军杀了过来。

    当地统治者是一个姓胡的小家族族长,因为此地农业发达,所以他颇有些资材和兵力,在听闻有大军入境后,他二话不说,便点起本地农兵数千人,拿起刀枪甚至是锄头、耙子在明军行军路线伏击。

    结果自然是不可战胜的大明天兵随便射了几箭,就把那小族长当做前锋的几十个精兵射死。

    他们身上穿的藤甲根本不能保护他们,毕竟这是一千多年前的老东西了,而明末,军事科技不知道革新了多少次。

    即便普通的弓箭也有射穿藤甲这种廉价防具的能力。

    看到打前锋的精兵都被射死,后面的农兵们一个个惊慌失措起来,可不等他们后退,明军火铳手就上来了,只间明军采用三段击的办法,三排人,一眨眼的功夫就射出了几十发铳子,打倒了一片农兵。

    那些农兵们看到明军手上的火铳,知道对方不是自己招惹的起的,于是纷纷如潮水般溃退下去。

    就连那个想要督战,组织农兵溃退的小族长都被活活踩死。

    交趾地处热带,这里的人生活懒散,向来没有敢战之心,更没有什么组织的意识,其他地方的小股割据势力也大多如这个小族长一般。

    想要螳臂当车,到最后还不等车将他们压死,就先被自己人弄死了。

    其中或有如胡姓小族长一般,被自己的溃退士兵踩死、杀死,也有被自己手下大将割了首级献给明军的。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做了一回识时务的俊杰,一发现明军到来,便立刻献上降书,说自己愿意回到大明的统治之下。

    这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心理负担,交趾脱离大明,不过一二百年的历史,读书人以及有知识的上层权贵,都清楚大明比所谓的黎朝更有资格统治这片土地。

    而交趾身为大明之前的领土,又有小中华之称,献上去的降书当然是汉字了。

    实际上,明清时的交趾、朝鲜,甚至是东瀛等国家,虽然各个国家的语言不同,但神奇的是,他们却可以利用文字交流。

    因为这个时代东亚还属于中华,这些藩属国,或在中华影响力之下的地区和国家,全都崇尚四书五经,处处学习中华。

    知识分子,甚至是权贵阶层,熟读中华典籍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人会说中原话,当然,因为距离的原因,说的不够标准。

    在接连夺占交趾北部十几个小城市后,稳坐河内的郑氏家族终于坐不住了,交趾北部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他们岂能容许别人来侵犯。

    于是当代郑氏家族族长,也就是黎朝的实际控制者,郑阳,当即决定派遣马步军三万人,并五万临时征召的农兵,还有二十门大炮,一百头战象,号称二十万大军,和明军展开决战。

    结果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在明军凶猛的火力,以及精锐的士兵面前,郑军一触即溃。

    五万布防在侧翼的农兵刚一听到炮声,便吓得心惊胆战,脚步不稳,才走出去几步队形就散了,接着明军骑兵出击,马蹄才刚跃进人群,这些农兵就开始玩命似的往后奔跑,逃命。

    郑主郑阳不甘心首战就这么输给明军,于是又命战象排成密集阵型,在马步军五千余人的伴随下,对明军的阵型发起冲锋。

    战象在中南半岛是当之无愧的重武器,重达数吨的大象一旦进入人群,动辄就能击伤打死几十人。

    因为战象碰撞、踩踏全是钝击的缘故,就算士兵穿了铠甲也没用。

    可惜黄得功此行带了大量的佛郎机、火箭、虎蹲炮等火器,一看到郑军战象冲来,他便指挥炮手疯狂射击。

    可怜那些战象,才冲了几十步,就在距离明军阵地百十米处死伤殆尽了。

    至于伴随他们作战的郑氏马步军,也被压死踩伤数百人。

    见识到明军火器的厉害后,郑氏精锐的正规军不战自溃,在明军骑兵的追逐下展开了一场长达数十里的大逃亡。

    最后只有郑主郑阳和身边我五百亲军,再加上一路上遇到的,收拢的溃军七八千人回到了河内。

    其他几万人不是当了逃兵,就是在溃逃过程中被明军骑兵杀死,或者俘虏。

    郑主郑阳意识到自己一家无力抵挡南下的明军后,当即决定往南方撤,放弃交趾北部最为富裕的红河三角洲。

    可惜阮氏并没有和郑氏配合的意思,在得知郑氏遭遇明军攻击,损兵折将十几万人后,阮氏判断郑氏已经完蛋了。

    于是阮氏当代家主阮邵武,便当机立断决定发兵马步军两万人,征召农兵六万人,战象八十头,重型火炮二十门,轻型火炮一百门,火铳三千只,北上征讨郑氏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