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0章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哎,转,再转转。”

    堂屋里,郭婶子双眼直勾勾盯着满是雪花的黑白电视,一边留意着雪花的变化,一边指挥着郭山转天线杆子。

    “停!再转一点点,哎好!能看了!”

    郭婶子的大嗓门混杂在一阵又一阵的鞭炮中,带着笑意,透着喜庆。

    郭山松开天线杆子,摘了头上的皮帽子,掸掉上面的雪花,嗬出一口白气,搓搓手。

    “嘶!大过年的,可真冷啊。”

    郭山哆哆嗦嗦着一把将小茂子捞进了怀里,冷得跟冰块似的手,恶作剧般伸进了小家伙脖子里冰他。

    郭茂被激得一个激灵,嘘嚯着转身就跟他哥打闹到了一处。

    郭婶子手里包着饺子,不耐俩皮猴子闹起的灰尘,也耽误她看电视了,一嗓子就让兄弟俩老实了下来。

    被老妈镇压,兄弟俩互瞪一眼,灰溜溜去洗手,转而坐在顾安勋身边,也加入了包饺子小群体中。

    今儿是大年三十,郭保全擀皮,郭婶子带着四个孩子上手包。

    郭茂包得最丑,被郭婶子嫌弃了。

    干脆让他把饺子摆上盖帘,再用湿屉布蒙上,避免风干。

    郭茂看着自己包出来认不出什么玩意,连站都站不住,褶子里还露陷的‘饺子’,红着脸收了手,老实的摆饺子。

    等满了两盖帘的饺子,沈易遥就停了手,接过煮饺子的活计。

    沈易遥一走,郭山就挤眉弄眼地问小伙伴“哎哎,勋子,你包饺子跟谁学的?真像样儿!”

    郭茂也一脸崇拜地看向了顾安勋,被自己那不堪入目的饺子臊得红了脸。

    顾安勋老实巴交的实话实说“刚学的,我第一次包饺子。”

    郭家兄弟俩都露出了“你就装吧,我不信”的表情来。

    顾安勋满脸无辜地回视,脸上写着“真的,我刚学会”几个大字。

    郭家兄弟俩被噎得一言难尽,顿时升起了胜负之心。

    郭茂缠上了他老妈,认认真真又学了一遍,笨手笨脚地包了十来个,才像个饺子样儿。

    郭山包了好几年饺子了,一直觉得自己‘十项全能’,什么都会,是村里出类拔萃的好青年。

    结果每次自信爆棚的他,总会在勋子这里受挫,还越挫越勇,就连包个饺子都能卷起来。

    三人莫名其妙的胜负欲一起,就一发不可收拾。

    郭婶子乐呵呵的打趣着“年轻小伙儿就是有活力,你们今天就吃自己包的饺子了,包成啥样儿就吃啥样儿的。”

    看着仨人包的饺子,郭保全也难得开口说了句“人都说包的饺子像自己的耳朵,我看呐,一点儿没错!”

    顾安勋闻言勾了勾嘴角,他包的饺子跟丫头的差不离,连捏出来的褶子大小和位置都几乎不差,想区分可不容易。

    那一会儿他俩的饺子,就可以混在一起吃了。

    他俩包的饺子很像不说,又都很好看……想的深一点儿,那就是他俩的耳朵都好看,有夫妻相!

    想着想着,顾安勋的耳根红了一片,心里也升起了隐秘地快乐。

    郭家兄弟俩跟他的状态完全相反。

    俩人看着自己包的饺子,一脸被雷劈了怀疑人生的傻样儿,逗乐了郭家夫妻俩。

    郭山斜眼打量了顾安勋两眼,重点在他的耳朵上。

    不得不承认,小伙伴的耳朵是真的好看!

    形状漂亮,耳垂厚实饱满,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

    他又斜眼向另一边看了看小茂子的耳朵……

    呃!

    也不知道是经常被揪耳朵,还是这小子耳朵就是那大片汤的模样。

    那耳朵怎么看怎么就是招风耳,还真就是个站不住的饺子样儿!

    郭山一言难尽地收回视线,忍不住瞧了瞧自己包的饺子,无声咽下了“糟心”两个字。

    为了自己的耳朵着想,郭山也重新跟亲妈学了遍包饺子,还偷眼又去看了看勋子是怎么包的。

    之后再动手,明明心里想的该怎么怎么包,可他的手就是有自己的想法。

    他弟都进步到饺子能站起来,快跟他包的饺子分不清是谁包的了。

    他却熟门熟路包出一个个小胖墩儿,胀猪一样丝毫没有变化。

    郭山……

    仨小的内卷,俩老的还时不时拿他们逗乐子,在抗战电影火光炮火声声的映衬下,又多了别样的温暖。

    沈易遥一边煮饺子,一边听着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嬉笑声,嘴角始终不曾放下。

    这样的日子,真好。

    好到让她一阵恍惚,踏实中带着美梦成真的幸福充盈满整个胸腔。

    家人,朋友,好日子,都齐了。

    伴随着大柳村脍炙人口的歌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让沈易遥怀念的新年,就在紧锣密鼓地忙碌中悄然而至了。

    看着锅中的饺子,已经忘记过年是什么滋味儿的她,就在郭家和顾大哥的帮衬下,稀里糊涂忙过了腊八,忙过了二十三起的新年准备期,又是欣喜又是‘近乡情怯’地忙到了大年三十!

    沈家新丧,按照习俗没有贴对联。

    沈易遥得了队部的奖励里有一套对联,被她借花献佛送给了郭家。

    按理说沈家也不会放鞭炮,但这一年过得太不容易了。

    在郭家的劝说下,为了去一去晦气,沈家还是意思意思放了一挂鞭。

    大中午的时候,放完鞭炮,沈易遥做了一大桌子大鱼大肉,凑了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

    郭家也做了六个硬菜,有鱼有肉。

    家家缺不了的就是鱼和猪蹄,寓意年年有余,抓财有力。

    饭后,郭家就带着菜肉来了沈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剁馅。

    白菜猪肉,韭菜鸡蛋肉,酸菜粉条儿肉,一拌就是三盆!

    沈易遥正煮的这一锅,就是酸菜粉条儿肉的。

    小茂子包的那几个遇水就成了片汤的饺子,让锅里冒出了鲜酸开胃的酸菜味道,馋人的很。

    堂屋几人闻到这味道,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白面饺子啊。

    往年队部一家发那一二斤的白面,一人捞一口吃吃也就没了,哪里够解馋的?

    也就是丫头舍得拿大米白面出来,喂了他们大半年,才让他们见了一点儿不掺杂面的纯白面饺子,才能淡定地没有一惊一乍着嘘嚯起来。

    活儿干完,饺子出锅。

    满满一桌子白胖饺子,热气腾腾如仙似雾的蒸汽,遮住了一张张幸福地笑脸。

    biu

    biu。biu